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会迎合别人的心意
B: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徘徊
C: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 , 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D: 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 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选拔官职叫“擢”,罢免官职叫“黜”,调动官职叫“迁”(降职曰“左迁”),贬官或流放叫“谪”。
B: 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
C: 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范仲淹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D: 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今团购市场方兴未艾 , 各家团购网站之间竞争激烈。
B: 听到总理这样风趣幽默的回答,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C: 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 因材施教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被扭曲成“三色作业本”。
4、请给对联中的划线字找出意义相同的一项。
( 1 )对联一:主多番
A: 移风
B: 愿终守之,弗敢
( 2 )对联二:人纵
A: 见知著
B: 斯人,吾谁与归?
( 3 )对联三:达源六祖
A: 追本
B: 沿阻绝
5、

选择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juán) 留(zhì) 禁(gù) 尬(gān)
B: 消(shì) 升(téng) 雷(tíng) 酷(xiāo)
C: 污(suì) 念(juàn) 蜿(yán) 胆(qiè)
D: 冽(lǐn) 悴(qiáo) 璨(cuǐ) 真(dì)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屈原》是剧作家郭沫若先生创作的一部五幕话剧,我们还学过他的新诗《天上的街市》。
B: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书中周进是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普通士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世界。
C: 《枣儿》关注的是社会上出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
D: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雎》《蒹葭》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属于儒家的经典著作。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B: 《叔向贺贫》选自《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一部以记录春秋到北宋时期国君言论为主的编年体史书。
C: 《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他擅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称为“吴均体”。
D: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一”的龙川广场,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济济一堂 , 好不热闹。
B: 复出之后的刘翔在上海站钻石联赛110米栏比赛中,首次运用“七步上栏”跑出了13秒07的好成绩,这真是白驹过隙呀。
C: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9岁中国金花李娜击败斯齐亚沃尼成功夺冠后,得意忘形地躺在球场上,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D: “瓦格良”号航母下水是日本不愿看到的,因为日本目前在钓鱼岛问题上占优势的局面将随着“瓦格良”的下水而烟消云散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水/彩 胆/力而行 一声不/引高歌
B: 关/花/枪实弹 厚此彼/日西山
C: 赘/计 宿/退避三 逸恶劳/君子
D: 复/弃/气凝神 瑕不掩/不言而
10、为划线字选择正确解释:
( 1 )三臣于草庐之中( )
A: 照顾
B: 亲自
C: 拜访
D: 看望
( 2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
A: 感恩
B: 感谢
C: 感到高兴
D: 感动奋发
( 3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
A: 留给
B: 赋予
C: 具备
D: 给予
( 4 )则久已矣( )
A: 疾病
B: 困苦不堪
C: 狼狈不堪
D: 心情沮丧
( 5 )乡邻之生日蹙( )
A: 生活一天天地
B: 生活日子
C: 出生的日子或每年同岁那天
D: 生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①范蠢: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②忘机:忘却俗念。

( 1 )本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尾联中“寻范蠡”三字有何深意?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令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a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2 )邹忌是怎样讽谏齐王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坐在老槐树的怀里》 艾晓雨

①槐树是从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我出生时,它已经在那里。

②低矮的小草房前面,小院一边,一棵老槐树,枝虬叶茂,树冠几乎盖住了小院的半边。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伸出双臂,抱住槐树粗糙皲裂的树干。但我抱不过老槐树,老槐树却以它宽敞的怀抱将我拥入怀里,在我的整个幼年,甚至童年里。

③最初发现老槐树可以做保姆的,是母亲。一岁多的孩子,正缠人,会撒着两只小手到处摇摇晃晃地逛荡了。不知凉热,也不知高低。为此,母亲找了根软布绳,哄我乖巧地伸出一条胖乎乎的小腿儿。绳子的一端拴住了我的脚脖儿,另一端就交给了老槐树。那时年纪尚小,自是无法记得当时的情境,只能根据母亲的讲述加上自己的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

④一棵绿荫如盖的老槐树底下,一个被拴了一只脚脖儿的小女孩儿,新鲜又好奇地打量着脚上忽然多岀来的那圈儿东西,软软的布绳儿拴得脚脖肉痒酥酥的,小女孩儿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⑤也有来看稀奇的孩子,看过将小牛、小羊拴在树上的,却头一次看到那样子拴小孩。他们站在离槐树不远的地方,逗弄小女孩儿,或扔一块小瓦片,或扔一朵鲜亮的月季花,让小女孩儿去拿。

⑥我真的就蹒跚着走过去,却在离那些东西不到一尺远的地方被老槐树牵住了。我才知道,自己的自由天地,已被绳子限制。我抱住脚,拼命去解绳子,小脸憋得通红,眼泪也急得掉下来,那个结实的扣儿却纹丝不动。我遂坐在地上,两脚蹬地,大哭起来。

⑦哭了几天,我终于明白,再怎么哭也拉不回大人远去的背影,索性不再哭,开始慢慢将槐树下的日子当成一种享受,每天早晨,吃饱喝足,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拴,拴……”母亲三下两下,将我交给老槐树,就走了。她已经很放心地把我交给这个稳重又沉默的老保姆。

⑧的确,老槐树是一个称职的老保姆。她知道如何逗弄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让我不哭也不闹。夏日毒辣的阳光,伤害不到我,老槐树替我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树上偶尔会有鸟雀降临,叽叽喳喳地躲在浓密的叶底说个不停。我抬起头,支着小嘴儿跟它们说话。树下有蚂蚁,其中一只发现了我弄碎的饼渣儿,赶紧回头去呼朋引伴。一会儿工夫,大队人马驾到,肩推头扛,齐心协力把一块小饼渣儿运走了。

⑨一队蚂蚁,可以让我兴致勃勃地看上半天,看着看着,我就在树下睡着了……

⑩“姐弟三个,就数你跟老槐树投缘。”母亲如是说。

⑪是吗,老槐树独独青睐于我吗?

⑫我自己尝试着做玩具,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槐果,一串串,黄绿,晶莹,拿石头把那一串串的果实捣碎,挤掉绿色的汁液,把果肉团成一个黏黏的团,放到阳光下晒干,一个黑黑的小球儿就做成了,外面缠上白色的棉线,一层一层,想要多大缠多大,最后拿线绷住,一个漂亮的小球就做成了。那时,乡下孩子买不起皮球,多用这个代替,一个小球,有多种玩法,单打、双打、混合打,可以玩上一两年。

⑬后来,上学了,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槐树下写作业。一块青石方桌,放在那里好多年,表面都已被磨得光滑如镜了。我就是在那张小小的青石方桌上学会了写“人、口、手”,学会了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⑭春看老槐树抽枝发新芽,夏听老槐树在风雨里唠叨,秋从老槐树的身上摘下一串串晶莹的槐果,冬在老槐树下的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支起一只筛子,静等贪食的小麻雀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拴在老槐树下的小女孩儿就长大了。

⑮老槐树依然,苍老、劲绿。

⑯家里生活好了,旧房子要拆,新房子要建。新房子的地基就挖在老槐树站着的地方,老槐树在劫难逃。

⑰没有人会为一棵树伤心哭泣,除了当年曾无数次坐在老槐树怀里的我。砍树的那天,我站在树下,轻轻抚摸老槐树的寸寸树干,仰头,看茂密的枝叶仍然旁若无人地绿着,它似乎丝毫也没有嗅到空气中的危险气息。

⑱父亲下电锯时,我没敢待在家。等我回到家,老槐树已经躺倒在地上了,一院子的残枝碎叶,一院子涩涩的苦香。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与老槐树有关的哪几件事。
( 2 )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本文的结构安排详略得当,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 4 )作者眼中的老槐树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5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

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验,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 1 )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 2 )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 3 )品读第⑥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 4 )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
( 5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3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没错,我很喜欢___________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铭记”“考验”“诚信”“坚守”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