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兰州市兰炼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是写给“战疫”英雄的一副对联,请你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病毒,天使逆行,驱妖无畏;

下联:江城,精兵前赴,担当护民


A: ①逞威 ②负重 ③蒙难 ④有情
B: ①突降 ②全心 ③蒙难 ④有情
C: ①逞威 ②全心 ③险情 ④无悔
D: ①突降 ②负重 ③险情 ④无悔
2、

对《木兰诗》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用对偶夸张的手法,从侧面写出木兰英勇善战,战功赫赫。
B: 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方民歌。
C: 诗中东、西、南、北四句排比,把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他们操办急切而又井然有序。
D: 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而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却写得比较简略。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下面文学文化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吉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 《天净秋思》这首元曲采取寓情于景的写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愁思。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和杜甫称为“李杜”。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言辞,用于自称,例如称呼自己为“鄙人”。尊称是指含尊敬口吻的用语,表示尊敬,一般对人,例如称呼别人的父亲为“家君”。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qí) 轻(jié) 惭(kuì) 酝(nàng)
B: 云(xiāo) 取(jüé) 赏(jiàn) 喜出外(wàng)
C: 秘(ào) 倜(tǎng) 粗(guǎng) 翻来去(fù)
D: 盼(qǐ) 静(mì) 镜(líng) 呼朋伴(yǐn)
6、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B: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 在斯诺眼中周恩来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
D: 斯诺眼中的朱德愉快爱笑,率直爽朗,才智过人,爱惜部下,大公无私,乐观豁达。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7、下列各句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这人(渔人)一件一件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外界事情。(大家)都感叹不已。
B: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译文:但是突然听到帷幕里醒木一拍。
C: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D: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吕蒙说:“离别三天后,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我,您怎么发现得这么晚呢!”
8、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侏/妇 然/万恶不
B: 藏/立 惊/张失措
C: 首/滑 鸟/袅云烟
D: 真/取/忍俊不
9、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àn)害 扶掖 强(guō)不舍 好高鹜远
B: 田(pǔ) 襁褓 味同(jiáo)蜡 鞠躬尽瘁
C: 腼(diǎn) 诓骗 面面相(qù) 尽态极妍
D: 恣(suī) 抽噎 (qì)而不舍 险象叠生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 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里,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 神州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约3点半左右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D: 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 1 )诗的第一、二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 2 )诗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 1 )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________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王命急宣(________ ) (2)虽乘御风(________ )

(3)既渐近(________ ) (4)则玉雪岭际天而来(________ )

( 3 )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沿溯阻 往来而不
B: 其千二百里 又何
C: 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千里
D: 湍绿潭 吴广爱人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________

( 5 )填空。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 ________ 、________ 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 ________ 的特点,以“素湍”、“回清”、 “ ________ ”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________ 、色、________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以下小题。

角落里的阳光

威廉·斯托

①1980年7月1日,我驱车前往我的超市召开员工会议。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我惊讶地发现是个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穿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是贫民窟的孩子。

②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声转过来,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特尔斯。”他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莱特。”我从口袋里抽出一百美元给他,可他慌忙摇头,轻轻地说:“我在广场上等您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发诧异了。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吗?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他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对我说:“请您务必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就出来了,他的神态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的轿车一样骄傲。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缩了。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后告诉我:“其实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岁,是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见比尔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钱了一定买给你。”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为我擦车,在太阳下等我四个小时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让他姐姐亲眼见识一下他将来要送给她的礼物的样子。我被他那种相信能够给予别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满足的样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后来我又去了比尔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比尔的母亲做清洁工。姐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比尔除了照顾姐姐外,每天还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时的护理工作,他刚刚十六岁。

⑤离开时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尔残疾的姐姐手上,可比尔还是硬塞给了我:“我们自己行。”我给超市的人事经理打电话,告诉他明天将有个很棒的小伙子到理货部报到。这次比尔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况且它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

⑥等我三个月后再去超市时,差不多每个员工都向我提起比尔。理货部说他能吃苦耐劳,活儿也干得漂亮;服装部则称赞比尔理的货比任何人都整齐而有条理;甚至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有一张自信乐观的脸庞。

⑦比尔说,他一看见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在最阴暗的角落走路,人们也会发现他身上温暖、灿烂的灿烂。

⑧他会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 1 )第②段说:“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 2 )请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

( 3 )小说的主人公是比尔,作者为什么在第⑥段写超市员工对比尔的印象?

( 4 )小说题为“角落里的阳光”,这里的“阳光”喻指比尔的哪些良好品质?请分条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坐在老槐树的怀里》 艾晓雨

①槐树是从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我出生时,它已经在那里。

②低矮的小草房前面,小院一边,一棵老槐树,枝虬叶茂,树冠几乎盖住了小院的半边。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伸出双臂,抱住槐树粗糙皲裂的树干。但我抱不过老槐树,老槐树却以它宽敞的怀抱将我拥入怀里,在我的整个幼年,甚至童年里。

③最初发现老槐树可以做保姆的,是母亲。一岁多的孩子,正缠人,会撒着两只小手到处摇摇晃晃地逛荡了。不知凉热,也不知高低。为此,母亲找了根软布绳,哄我乖巧地伸出一条胖乎乎的小腿儿。绳子的一端拴住了我的脚脖儿,另一端就交给了老槐树。那时年纪尚小,自是无法记得当时的情境,只能根据母亲的讲述加上自己的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

④一棵绿荫如盖的老槐树底下,一个被拴了一只脚脖儿的小女孩儿,新鲜又好奇地打量着脚上忽然多岀来的那圈儿东西,软软的布绳儿拴得脚脖肉痒酥酥的,小女孩儿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⑤也有来看稀奇的孩子,看过将小牛、小羊拴在树上的,却头一次看到那样子拴小孩。他们站在离槐树不远的地方,逗弄小女孩儿,或扔一块小瓦片,或扔一朵鲜亮的月季花,让小女孩儿去拿。

⑥我真的就蹒跚着走过去,却在离那些东西不到一尺远的地方被老槐树牵住了。我才知道,自己的自由天地,已被绳子限制。我抱住脚,拼命去解绳子,小脸憋得通红,眼泪也急得掉下来,那个结实的扣儿却纹丝不动。我遂坐在地上,两脚蹬地,大哭起来。

⑦哭了几天,我终于明白,再怎么哭也拉不回大人远去的背影,索性不再哭,开始慢慢将槐树下的日子当成一种享受,每天早晨,吃饱喝足,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拴,拴……”母亲三下两下,将我交给老槐树,就走了。她已经很放心地把我交给这个稳重又沉默的老保姆。

⑧的确,老槐树是一个称职的老保姆。她知道如何逗弄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让我不哭也不闹。夏日毒辣的阳光,伤害不到我,老槐树替我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树上偶尔会有鸟雀降临,叽叽喳喳地躲在浓密的叶底说个不停。我抬起头,支着小嘴儿跟它们说话。树下有蚂蚁,其中一只发现了我弄碎的饼渣儿,赶紧回头去呼朋引伴。一会儿工夫,大队人马驾到,肩推头扛,齐心协力把一块小饼渣儿运走了。

⑨一队蚂蚁,可以让我兴致勃勃地看上半天,看着看着,我就在树下睡着了……

⑩“姐弟三个,就数你跟老槐树投缘。”母亲如是说。

⑪是吗,老槐树独独青睐于我吗?

⑫我自己尝试着做玩具,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槐果,一串串,黄绿,晶莹,拿石头把那一串串的果实捣碎,挤掉绿色的汁液,把果肉团成一个黏黏的团,放到阳光下晒干,一个黑黑的小球儿就做成了,外面缠上白色的棉线,一层一层,想要多大缠多大,最后拿线绷住,一个漂亮的小球就做成了。那时,乡下孩子买不起皮球,多用这个代替,一个小球,有多种玩法,单打、双打、混合打,可以玩上一两年。

⑬后来,上学了,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槐树下写作业。一块青石方桌,放在那里好多年,表面都已被磨得光滑如镜了。我就是在那张小小的青石方桌上学会了写“人、口、手”,学会了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⑭春看老槐树抽枝发新芽,夏听老槐树在风雨里唠叨,秋从老槐树的身上摘下一串串晶莹的槐果,冬在老槐树下的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支起一只筛子,静等贪食的小麻雀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拴在老槐树下的小女孩儿就长大了。

⑮老槐树依然,苍老、劲绿。

⑯家里生活好了,旧房子要拆,新房子要建。新房子的地基就挖在老槐树站着的地方,老槐树在劫难逃。

⑰没有人会为一棵树伤心哭泣,除了当年曾无数次坐在老槐树怀里的我。砍树的那天,我站在树下,轻轻抚摸老槐树的寸寸树干,仰头,看茂密的枝叶仍然旁若无人地绿着,它似乎丝毫也没有嗅到空气中的危险气息。

⑱父亲下电锯时,我没敢待在家。等我回到家,老槐树已经躺倒在地上了,一院子的残枝碎叶,一院子涩涩的苦香。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与老槐树有关的哪几件事。
( 2 )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本文的结构安排详略得当,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 4 )作者眼中的老槐树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5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

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是生命中美好的一段时光,青春代表着一团朝气和一份激情,无畏无惧,没有困难,没有探险,只有奋斗和热血。

请你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要有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