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髻(jì) 瞥见(piē) 黝黑(yòu) 意趣盎然(àng) B: 匿名(nì) 顿挫(cuò) 滞留(zhì) 藏污纳垢(hòu) C: 炽热(chì) 诘责(jié) 骤雨(zhòu) 筋疲力尽(jīn) D: 吹嘘(xū) 佃农(diàn) 窒息(zhì) 丑陋可憎(zèng)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在外表上塑造初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和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
3、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书法家张旭的话。 B: 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C: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D: 他打扫卫生不认真,学习不努力,不团结同学,不尊重老师等等……真应该好好教育。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8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近2.8万余人,比去年略有增加。 B: 今年10月,热水器爆炸事件频发,主要原因是由于热水器烟道存在异物导致的。 C: 近日,英国BBC的神片《荒野间谍》让人脑洞大开,再次刷新了大众对自然的认知。 D: 十九大期间,“我爱你中国”主题列车在北京地铁一号线上运行并启动,乘客们被这浓浓的爱国情感召着。 |
5、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家书,通过古代文人的装点状绘,从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专属中,逐步递升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成为瑰丽的文化遗产。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成为垂范后人的政论经典;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_______,成为自唐以来的散文名篇;怀素的《苦笋帖》,________,成为万世学书的重要摹本。 ①以信函形式,酣畅淋漓地倾诉对友人的信任和欣赏 ②以书信文体,旗帜鲜明地表达政治主张和变法态度 ③以信礼体裁,彰显了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的线条美感 A: ②③①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
6、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国千万用户响应摩拜单车“让单车回归城市”的倡导,用行动共同构筑城市绿色交通新生态。 B: 《朗读者》深受观众喜爱,是因为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C: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能为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引擎;而且能疏解首都的非核心功能,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 D: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市民爱鸟护鸟意识不断提高,我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
7、 |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受检的十余种带“学习型”“专为中学生”等字样的辞书,合格率不足10%左右。 B: 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 学生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D: 假如我们幸运的读到鲁迅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
8、 |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代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记述了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表达了复杂而微妙的心境。 B: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篇传记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 与通讯比较而言,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D: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的主干是“这是树”,“这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的主干是“这不是记录”。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使复工复产的节奏越来越快,让中国经济加速“满血复活”的脚步也将越走越快。 B: 为防止疫情在监狱传播,全国监狱系统坚决杜绝监狱管理的漏洞,坚决遏制监狱疫情不再蔓延扩散。 C: 为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连日来,湖南、广东、安徽、河北等多地的市场监管、林业等部门开展了广泛行动。 D: 2月24日,连源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都扩大会议在市卫健局五楼会议室召开,安排部署了疫情防控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B: 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C: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D: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
阅读下词 ,回答相关问题。 (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读书辄成诵 ②晚更号六一居士 ③虽机阱②在前 ④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4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5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
熬夜为何伤身
庄荣生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传统的作息习惯,但随着生活多元化,“夜猫子”一族却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生命时报》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有晚睡的习惯,近七成的人因此出现健康问题。
②熬夜为何伤身?人体内好像有一个钟表,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理节律”的现象。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揭开了其中的人体生命节律的奥秘。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③所有生命都受到生物钟的影响。日夜交替周期影响着你的唤醒水平、新陈代谢、心率、体温、激素水平等身体指标。各项生理活动大部分是在白天,通常是下午达到顶点,而在夜晚睡觉的时候降至谷底。夜晚是我们的身体进行自我修复的时间,各种生理指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适宜安睡。
④因而,长期熬夜就倒了时差,破坏了人体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如果环境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理节律。比如,长途旅行会让我们感觉疲劳、嗜睡。而坐飞机跨时区旅行则会让我们感受到时差的痛苦反应。当你的身体告诉你现在是凌晨5点,但是当地时间却是上午10点的工作时间,身体就很容易出现不适的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时差。
⑤其实,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稳定的生物钟则具有各种作用。比如你每天都是早上六点起床,有一天你忘记了定闹钟,但是到了六点你还是会自动醒来。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自动会想起这件事来,这就是生物钟的作用。此外,生物钟还可有助于你在某一时间段维持某种工作或休息的状态,以及禁止你做某些事情等。因此,作息时间规律有助于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⑥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比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但相差在1℃以内。体温的异常升高或降低,以及长期失眠是身体出现某些疾病的征兆。
⑦生物钟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人们需要反省自身具有怎样的生物钟现象,顺应自己的生理节律,发挥生物钟的有力作用。
( 1 )第①段写《生命时报》联合调查的数据有什么作用?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加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600至800字的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