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是指( ) A: 文章书画的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C: 为人作序 |
2、 |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 酷热(kù) 殉职(xùn) 暮色(mù) 战战兢兢(jīng) C: 少时(shǎo) 苫蔽(shàn) 假寐(mèi) 煞白(shà) D: 忏悔(qiān) 怂恿(sǒng yǒng) 娱乐(yú) 缀行(zhuì) |
3、 |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辛弃疾的词何以以豪放著称?②它不是用墨写就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③辛弃疾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④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⑤有人说他的豪放继承了苏东坡。⑥但苏东坡正当盛世,其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辛弃疾呢,胡尘飞、金戈鸣壮就了其词威,民族仇、复国志炼就了其词魂。⑦辛词的豪放,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飞翔,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燃烧,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炸响! A: 文段①②句运用设问手法,对辛弃疾词以豪放著称的原因发问,并自问自答,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引发共鸣。B: 文段④句“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辛弃疾政治命运的跌宕起伏及其倍受煎熬的境况。 C: 文段⑥句中“胡尘飞、金戈鸣壮就了其词威,民族仇、复国志炼就了其词魂”,运用对偶,集中表现了辛词的内容和精神,体现了辛词有别于苏词的豪放。 D: 文段⑦句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辛弃疾的得意与自满,也突出政治经历对辛弃疾创作的重大影响。 |
4、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 , 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B: 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北山湾海滩,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C: 放眼望去,湛江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D: 海湾大桥的交通优势毋庸置疑 , 它是连接海湾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
5、 | 下列对各句中划线的“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B: 一狼洞其中(柴草堆)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 屠自后断其股(狼) |
6、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B: 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至少看到三、四次。 C: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等。 D: “你是我的榜样。”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 |
7、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 ) A: 岳飞 B: 辛弃疾 C: 王维 D: 苏轼 |
8、 | 有一位顾客买菜时,把白菜外层还不太老的叶给摘了,售货员要劝阻他,该怎么说?请选出语气委婉又能起到劝阻作用的一项( ) A: 同志,请小心,别把菜叶碰掉啦。B: 同志,请不要摘菜叶! C: 同志,请别那么自私! D: 同志,您不喜欢这菜吗? |
9、 | 下列关于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人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 《骆驼祥子》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他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反对殖民压迫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
10、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因引发严重精神病解释了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及各种癖好为什么经常会成为家族疾病,以及双胞胎患同类精神病比例偏高。(句末加“的原因”)B: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建起了一个我国科学观测研究中心。(将“我国”调到“建立”前) C: 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己任。(删去“能否”) D: 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删去“厚厚的”) |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赠从弟 B: 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一个“一何”突出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 的雄健挺拔。 C: 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歌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谷中风”的迅疾。 D: 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歌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 到,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①会天大雨 会: ②为天下唱 唱: ( 2 )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怅恨久之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先天下之忧而忧 ( 3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 C: 扶苏以数谏故 , 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D: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4 )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 )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加以概括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小巷深处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A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B“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美妙的看见
①某日,公司董事长派给我一个任务:傍晚陪两位外国客户观看演出并用餐。我瞪眼看着乱七八糟的办公桌,怎么都提不起兴致——这表演我已看过许多次,而且我还有大量积压的工作等着完成。
②演出前,所有观众在大厅等候,两位客户用自己的母语闲聊,我既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就和坐在我前面的男人礼貌地交谈起来。他是比利时人,能说流利的英语。我心里纳闷,为什么他的头总奇怪地侧着,而且一动不动,好像正在沉思。后来我看到身旁那根灰色的手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个盲人。
③他转过脸来对着我,于是我看到了:他有一头浓密的银发,面容清癯,眼睛深陷,神情坚毅。这个人告诉我,他十多岁时因意外事件,眼睛瞎了,不过并没有因此放弃单独旅行。他已经掌握了无视觉旅游的技巧,懂得利用健全的另外四种感官助他在心里勾画景象。
④“晚餐时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他问,“假如你肯为我细致描述你看到的东西,我会很感激。”
⑤“很乐意效劳。”这演出我看过许多次,我有信心会是个很好的解说员。
⑥表演即将开始,大家迈步走向餐厅,那盲人和我跟随在一长串游客中间。我试图抓住他的手肘引导他,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跨出脚步,昂首挺胸,倒好像是他在为我带路。
⑦我们找到一个靠近舞台的位子。等候饮料时,盲人说:“这音乐听起来很迷人,麻烦你形容一下乐师。”
⑧乐师?舞台一侧有5个男人在为这场表演作暖场演奏,之前我一直没注意他们。“他们盘腿坐在那里,穿宽松的白棉布衬衫和宽松的黑裤,扎鲜红色腰带。在用弓拉奏一种提琴形的乐器。”
⑨他微笑:“这些乐器是用什么造的?”
⑩我不由细看了一下,“木头……不过球形的共鸣箱是用整个椰子壳做的。”我说,同时竭力压制自己的惊奇。
⑪灯光逐渐暗了,他又问:“其他游客是什么样子的?”
⑫“什么肤色和体形的都有,穿得讲究的没几个人。”我低声说。
⑬我进一步放低声音并靠近他的耳朵说话,他立刻热切地把头朝我靠过来。
⑭舞台后方的帷幕拉开了。六名十三四岁的女孩出场,我为盲人朋友描述着,她们穿纱笼般的丝裙,头上有金色头饰。以前从未发现,头饰的尖角是软的,随着舞蹈动作,头饰也有节奏地晃动,在灯光下一闪一闪。“她们的指尖套着金色的假指甲,也许有10厘米长,”我不由赞叹,“这些指甲配合着她们双手每一个优雅的动作,有jǐn上添花的效果。”
⑮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多么美妙——我真想摸一摸这些指甲。”
⑯夜渐深,我描述得越多,他越兴奋地频繁点头,我以前未曾注意过的发现也越来越多:舞台服装的颜色、式样和设计;乐师全神贯注演奏时的表情;甚至女侍应生在半昏暗中绽放的纯洁笑容……
⑰演出结束回到大厅,两位客户面带笑容,似乎对这场表演很满意。我的新朋友紧紧抱住我。“你为我看到了每一样东西,实在太美妙了,”他低声对我说,“我感激不尽。”
⑱一抬头,大厅的灯光无比明亮,我才领悟:说感谢的应该是我,瞎眼的其实是我。他帮助我掀开了这个喧闹红尘中遮住我们眼睛并迅速扩大的帷幔,让我看到以前我视而不见、未曾击节赞赏的所有那些美好事物。
⑲第二天回到公司,一眼便看到我办公桌上的那盆绿萝,枝繁叶茂。一枝藤蔓顺着隔板垂落下来,交错的叶片像一串绿色的小耳朵,活泼而有生气。
(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ǐn________上添花作文
请以“ 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书写工整;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