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 C: 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阴晦(huì) 拮据(jié) 恣睢(suī) 媚上欺下(mèi) B: 陨落(yǔn) 嗤笑(chī) 栈桥(jiàn) 根深蒂固(dì) C: 汲取(jí) 诓骗(kuāng) 瑟缩(shè) 咬文嚼字(jiáo) D: 诘难(jié) 惘然(wǎng) 狡黠(jí) 歇斯底里(xiē) |
3、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解剖(pāo) 深邃(suì) 浩瀚无际(hàn)B: 风骚(sāo) 亵渎(xiè) 睿智(ruì) 不屈不挠(ráo) C: 单于(dān) 陨(yǔn)落 谀辞(yú) 恪尽职守(kè) D: 蓑(suō)衣 凌驾(líng) 颓废(tuí) 万恶不赦(shè) |
4、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 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 ,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 且历久弥新。 A: 呈现 启迪 熏陶 传承B: 出现 启发 陶冶 传播 C: 出现 启迪 陶冶 传承 D: 呈现 启发 熏陶 传播 |
5、 |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D: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6、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教诲(huì) 徜徉(yáng) 三缄其口(jiān) C: 狂澜(lán) 狡黠(xiá) 如履平地(lǐ) D: 群葩(pā) 腼腆(tiǎn) 觥筹交错(gōng) |
7、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的卓越领导、卓著功勋; △ ; △ ; △ ; △ 。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 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 ③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④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 A: ③②④①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
8、 | 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 , 应付了事。 C: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B: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福州的春天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D: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
10、 | 下列横线处,可以使用问号的是( ) B: 真不明白他今天为什么不赴约 C: 我不管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一定要参加 D: 哪架飞机几点起飞停在哪条跑道上都得一清二楚 |
品读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按要求回答问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点苍山记 自余为僇人,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之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已。及至楪榆之境,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比入龙尾关,且行且玩。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北行二里,至点苍神祠。庙后有问俗亭,俯瞰城郭楼观,海波万顷,涧松萦云,岩雪映日,酤酒更酌,村人荐米缆,食而甘之,既醉既饱。下山,抵三塔寺,中溪有书楼在焉,因留连累日。芒鞋藜杖,相与入瀑布溪,悬流百尺,其承流处有石如盘。盘中有一石,为瀑流所激,跳跃如马,声如雷鍧。石壁上有朱字诗,为液沫所涂,远不可辨。 己亥,由上关水月楼,放舟遵岛屿而南。则见削壁卷阿正向,点苍十九溪峰尽在几席右。山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呈其技。予曰:“此非点苍真面目乎?微公几失此奇观矣!”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榜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深有浅,皆渔家妇子居之。生事萧条,身无完衣,指予舟中几案食器,互相问诘,盖素所未见也。予二人不忍其穷,各解衣投米。问其男子何在?曰:欠课为官家所系。”其情可悲也。 自念放逐以来,得此佳游,真如隔生事矣。中溪与予赓和若干首,汇为一帙,名曰《点苍杂咏》云。 (有删改) ( 1 )下列句子中“之”与“及至楪榆之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多助之至 B: 处处志之 C: 太医以王命聚之 D: 前人之述备矣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总写点苍山胜景,作者从自己遍游名山胜水的经历写起,意在衬托点苍山独特之美。 B: 第二段开始记述我游点苍山的经历,一天之间游历了“问俗亭”“三塔寺”“瀑布溪”三景。 C: 第三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了对点苍山胜景的喜爱与不舍之情,以及对石窟中渔家妇子的悲悯之情。 D: 作者在被贬流放期间畅游点苍山,用简洁秀雅的文笔、优美的描绘,再现了点苍山的奇特而幽美的胜景,读之令人神往。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比入龙尾关________ ②为瀑流所激________ ③盖素所未见也________ ④名曰《点苍杂咏》云________ ①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②此非点苍真面目乎?微公几失此奇观矣! |
小酒桶
莫泊桑
埃佩维尔镇上开客店的希科老板,终于与72岁的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合约:他每个月给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岁之后,她那价值6万法郎的农庄归希科所有。
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太太非常健壮,她好像一天也没见老。希科可就悲观失望极了,他觉着这笔钱好像已经付了半个世纪了,他觉得自己受了骗,上了当,破产了。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她用狡猾的眼光接待他。简直可以说她因为自己能够这样捉弄他而在那里沾沾自喜;而他呢,总是立刻就回到他的马车上走了,一面嘟嘟囔囔地说:
“你这个瘦猴,就永远不死啦?”
他束手无策,一看见她,就恨不得把她掐死。他对她怀有一种凶狠、阴险的恨,是乡下人挨了偷以后的那种恨。
他于是琢磨起办法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又来看她,像第一次来商议买卖的时候那样,兴高采烈地搓着手。闲聊了几分钟以后,他说:
“我说,老婆婆,您到埃佩维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吃饭呢?外边有人说闲话,说咱们的交情破裂了,我听着心里很难受。您知道,亲爱的老婆婆,上我那儿吃饭,一个钱也不用花。吃顿把饭,我是不会计较的。您只要想着来,就别客气,尽管来好啦,这反令我开心。”
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用不着第二次邀请。第三天,她坐着她的马车,让长工塞勒斯坦赶着,上市场买东西,毫无顾忌地把马放在希科老板的马棚里,叫他们喂着,自己就理所当然地要求那份店主人许下的午饭。
客店老板心花怒放,像招待贵妇人似地招待了她,又是仔鸡,又是灌肠,还有鳗鱼、羊腿和肥肉片儿白菜。可是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因为她从小过的是俭朴生活,一向只吃点汤和一块抹黄油的面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个劲儿地劝她喝。可是她什么也不喝,就连咖啡也不肯喝。
他问道:“您总可以喝一小杯吧?”
“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绝。”
他于是大声朝客店的那一头喊道:“罗萨丽,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
女侍出现了,手里拿着一个长瓶子,瓶子上贴着一张葡萄叶形的商标。他斟了两小杯:“尝尝这个吧,老婆婆,这可是好东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点点滴滴也倒在嘴里,然后表示:“您说得没错,这真是好酒。”
她的话还没说完,希科已经给她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她像喝第一杯那样品了好久。
他于是邀请她喝第三巡,她拒绝了。他一再地劝说:“您看,这简直是牛奶嘛。我喝10杯、12杯,都不费劲,跟糖水似的就下去了,既不胀肚,也不上头,简直可以说在舌尖儿上就化成汽了。没有比这对健康更有益处的了。”
她原来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她只喝了半杯。
这时候,希科忽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慷慨,大声说:“好吧。您既然喜欢这个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为别的,就为让人看着,咱们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那位老太太也没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多少已经有了一点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板进入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的院子,然后从车子里拉出一个箍着铁圈的小木桶。他要求她立刻尝尝,为的是证明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好白兰地。等他们每人喝了3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
“您也知道,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我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你喝得越快,我越高兴。”
他又爬上了他的轻便马车。
四天以后他又来了,老婆婆正在门前切放在汤里的面包。
他走到跟前,问了好,几乎挨着她的鼻子跟她说闲话,为的是闻闻她哈气的味道。
他闻出了酒香,于是他眉开眼笑了。
“您就不请我喝一杯?”他说。
他们于是一起碰了杯,喝了两三杯。
没隔多久,当地就传说开了,说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常常独自一个喝得烂醉如泥。有时候躺在她的厨房里,有时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时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动不动地跟死尸一样,别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谈到这个乡下女人,他总要愁容满面地嘟囔着说:“她这把年纪,竟沾上这种嗜好,这真是太不幸了。您瞧,一个人上了年纪,就无法可想了。早晚她得上个大当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个大当。
第二年冬天,快到圣诞节了,她喝得烂醉,跌在雪地里死了。
希科老板继承了农庄,他对人说:“这个乡下佬,她要是不贪杯,还能活上个十年。”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减
( 1 )请按照“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梳理小说故事情节。占有老婆婆的农庄遥遥无期,希科老板悲观失望→________,希科老板兴高采烈→老婆婆接受邀请,希科老板心花怒放→老婆婆完全中计,希科老板________→掩饰自己的卑劣行径,希科老板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按序号里的要求作答。①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为什么把希科老板的行为比作“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
②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能否改为“一口一口地喝着”?请简述理由。)
( 3 )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追求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
落叶(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韵绰约的,做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天,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又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 1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匆匆前行的脚步,却让我们忽略了原来就在身边的美好:幸福、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春天……
请以“原来……………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