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屈原是战国末期_______人。( )
A: 齐国
B: 魏国
C: 楚国
D: 赵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疫情期间,家成为同学们学习的主要场面。
B: 全国各地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农机具总量预计超过2000万台套以上。
C: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的有力武器。
D: 各地妥善、合理地对待外籍病患,不是展现了大国热忱,而是体现了大国责任。
3、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御(pìn) 差(qīn) 下(bì)
B: 职(chènɡ) 位(jué) 滑(jī)
C: 附(hè) 耀(xuàn) 赞(chēnɡ)
D: 阿(yú) 愚(chǔn) 报(chénɡ)
4、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关头,起兵抗元。
B: 第二联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历经艰辛危苦,动荡不安。
C: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D: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5、下面是张明同学在“校园环境保护月”活动中所写的倡议书的一部分,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①环境优美的校园是同学们快乐成长的地方。我们是学校的主人,保护校园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当然,②校园环境是否优美,主要取决于全体同学齐心协力的付出。为了让我们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③学校学生会经过实地观察、民意调查、讨论研究后,决定开展“校园环境保护月”活动④这次活动,目的是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美化学校的校园环境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B: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
C: 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 , 与世无争
D: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宜彰
7、引发木兰代父从军念头的一项是( )
A: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8、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B: 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
C: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长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
D: 《水浒传》是一部以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是明末清初小说家。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B: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C: “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是一位追梦人,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具有了新的美学意义。
D: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
10、下列词语加下划线字的字形和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宁(wú) 子(jūn) 溅(bènɡ) 天海角(yá)
B: 琐(wéi) 赘(léi) 闲(xiá) 甘之如(yí)
C: 鸣(háo) 木(fèi) 头(chàn) 盘卧龙(qiú)
D: 热(chì) 流(sù) 走(niǎn) 悲天人(mǐ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1 )诗中描绘了白梅的形象,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
(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陆游的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乙】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才锐:才思敏捷,锋芒毕露。②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③淫漫:荒淫,怠惰④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不 可 以 为 喜 也
②吾 此 言 后 人 之 药 石 也

(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夫君子之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性________
③不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________ ④毋后悔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①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②非学无以广才

( 4 )陆游和诸葛亮在家训中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选用原文回答)

( 5 )他们都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把我雕刻成了你

淡淡淡蓝

①看到一则脆腌三杯小酱瓜的菜谱,趁周末有闲暇试做一番。去菜市场买来新鲜黄瓜,仔细地把黄瓜洗净,切头去尾,再分成小段。拿出厨房小秤,按照菜谱指导的米醋、生抽、盐、糖的量调配了酱汁,尝了尝,觉得不够酸,叉自作主张地添几勺醋。把酱汁倒入锅中煮沸,再把黄瓜浸入酱汁继续煮沸捞出,如是三次,是谓三杯小酱瓜。

②把拍好的照片发给妈妈看,还用语音和她聊了做法,说下次等她来,我就可以露一手,做一次让她尝尝。放下手机,不禁挠头。是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不知不觉变得和她越来越像了呢?

③清明时,妈妈和我说她要做青团子,找个天气好的日子约几个老伙伴一起去挑青。做青团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去田野挑一种叫“青”的植物。满满一篮子的“青”挑回家后清理干净,再放在开水里汆烫过后,就变成了只有小碗口大的那么一团。妈妈动完手术才3个月,一个70多岁的老人要在太阳下寻找野菜,这简直是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④我企图侧面打消妈妈的心思,轻描淡写地劝她不要做,现在青团子是一种网红美食,各种名堂、花样百出的馅料应有尽有,想吃什么买几个尝尝就是了。妈妈不屑一顾,说网上买的哪有自己做的好吃,他们的“青’狠本不是正宗的“青”,他们的馅儿就是瞎糊弄,是过家家。软的不行,我就来硬的,凶她:“医生说过要你好好休息,你都白发苍苍一老太婆了,还到田间挑青,把身体累坏了怎么办?”妈妈说:“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适当活动对身体有好处,我可是一个有知识的老太婆。”

⑤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我快要恼羞成怒,妈妈还不罢休,继续说:“想想我还能给你们做几年青团子吃呢?接下去的日子都是做一年少一年啦。”我心一滦,默然无语。

⑥最终当然是我妥协,妈妈开开心心地去挑了青,做了100多个青团子。这百来个青团子又依次分到了我们兄妹仨和亲朋好友邻居手中。考究的春笋咸肉菜馅,是真正的乡野味道,咬一口,唇齿之间的清香软糯,无与伦比。

⑦小长假回来待了几天的儿子买了中午11点的高铁票返校。晚上临睡前和他商量,想让他吃了早午餐去坐车,问他:“想不想吃糯米烧卖?”儿子说:“是在门口早餐店买的吗?可以呀!”我说当然不是,是我自己做。儿子的态度和我对妈妈的态度一样,说何必那么费事,直接下楼吃了就走不是更好?

⑧我不置可否,当晚就开始准备食材,起个大早,在厨房叮叮当当忙碌了一整个早上,蒸出了20来个烧卖。做这些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条理清晰,井井有条,不急不躁,真是奇妙。若是放在几年前,我是断然没有耐心去做这些烦琐复杂的厨房事的,光是看看步骤就觉得头大,现在却是心甘情愿地安然享受这个过程。山川湖海,囿于厨房和爱。想起庆山的一句话,“命运不动声色地用他的雕刻刀塑造我”,最终把我塑造成了和妈妈一样的人。

⑨和妈妈一样的人,又有什么不好呢?她一心一意地爱着家人,喜欢用食物喂养我们的身体和情感;她经历过曲折动荡,被生活欺负过,委屈过,痛哭过,却早已和生活和解;她曾经严厉而挑剔地要求我们,现在却只有平静和温柔的抚慰;她用近乎一生的时间让我们领悟,热气腾腾的烟火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她平静有乐趣,宽容豁达,懂得享受生活,也不再苛求他人;她越来越絮叨,也越来越单纯快乐。

⑩岁月无声,我们都曾年轻,我们也终将老去,不再惧怕,有一天我会成为她。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第8期)

( 1 )本文主要讲述了娜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第⑤段“我心一凛,默然无语”,请揣摩分析“我”此刻的复杂心情。
( 3 )“做这些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条理清晰,井井有条,不急不躁,真是奇妙。”“我”为什么能做到不急不躁,如此有耐心?
( 4 )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我”和妈妈一样成了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 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 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 2 )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 3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你用………_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请补全题目。(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ゝ1颗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