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盘锦市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下列对课外文学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西游记》中“大闹天官”这一情节最能表现孙悟空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B: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C: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作品讲述了鲁滨孙因海难流落荒岛,坚强地度过28年孤独时光的故事。
D: 《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但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2、找出对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原为《国风》和《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B: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素裹”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的大地。
C: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属国”原指古代官名典属国,这里指作者自己。
D: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金涛”金色的波涛,黄河水含沙较多,呈金黄色。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网民规模的增加。修改:“增加”改为“扩大”。
B: 中科院研究员邓李才在10亿年星团中观测到首次不同寻常的蓝离散星。修改:“首次”调到“在10亿年星团”之前。
C: 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再利用资源,成本高、检测难,制约市场良性发展。修改:“良性发展”改为“良性循环”。
D: 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的象征,体现了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修改:“在国际社会”前加上“国家”。
4、

下列有关名著《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 《格列-佛游记》中,英国人格列佛出海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国。
C: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
D: 格列佛在“慧骃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其统治者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对象叫耶胡。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抑扬顿挫 孤陋寡闻 迥乎不同 语无伦次 油光可鉴
B: 义愤填膺 小心翼翼 冥思暇想 不屑置辩 为富不人
C: 根深蒂固 共商国事 闲情逸致 中流砥柱 深恶痛疾
D: 望眼欲穿 心旷神怡 如法泡制 轻飞曼舞 正襟危座
6、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 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 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以固执己见 , 只要言之成理,有何不可呢?
C: 蠢蠢欲动的读者朋友,票随心动,投我所好,爱家总动员,参与就有奖,你心动了吗?
D: 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 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 ④③②①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③①④⑤②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
B: 张老师又获奖了,其实,谁也不会否认张老师的讲课水平不是出类拔萃的。
C: 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足球比赛的人数比上一次几乎差不多少了一倍。
D: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一诗,完成小题。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②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③兹:现在。④班:分别。班马,是离别的马。

( 1 )请将首联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 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

( 3 )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喷以烟 : 数十 : 出神: ④ 项为之

( 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故时有物外
B: 昂首观之,项为
C: 见二虫斗草间,观 , 兴正浓
D: 鞭数十,驱别院
( 3 )翻译下面语句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 4 )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至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

信仰之光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④因此,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有删改)

(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古今中外像苏格拉底一样坚守自己信仰的人有很多,请你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 3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父亲的墨水

步明

①我老家在苏北,一个叫“东湾子”的村庄,地处偏僻,常被人说成是“鸟不生蛋的地方”。

②穷,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在穷得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能喝上“墨水”是了不得的大事。父亲是家中老大,老实巴交的爷爷竟然送父亲去私塾。父亲肚子里的“墨水”,是少年时打的底子。

③父亲在私塾读书,同桌的她便成了我的母亲,听母亲后来讲,父亲当年因背书写字没少挨先生的戒尺,现在看来,父亲一手好字,多亏了严苛的塾师。

④我上学之后,每到过年前,父亲总会为村里乡邻写春联。对于父亲来说,写春联是十分考究的。即便是写传统的对联诗词歌赋,每副对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与当下政治呼应的,有跟农村生产契合的,有为求字者私人定制的。

⑤父亲给人家写春联时,我正赶.上放寒假,于是经常去帮着拿笔添墨、牵纸裁纸,也就学会了用手裁纸的功夫,算是当了许多年的小书童。有时牵纸慢了、牵得不正他就会训我几句;书写时若有旁人说笑,他会咳嗽两声,暗示你严肃点;偶尔写错写漏了字,他会自责一番,再来一遍;为安妥一字,他久久沉思不语,这时谁都不敢出声,待他捉笔落纸、一挥而就,围观者才敢高声喝彩。小小的一副对联里,写的不止是喜庆,更有父亲对古老文字的敬畏,对复杂时局的审慎,对人情冷暖的关怀

⑥古人讲心正则笔正。父亲的一生正应了“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文革中,父亲为自己写下了几大捆辩词,反复申辩自己并非“三青团”成员,也从未“瞒产”。他恨不得把仅剩的一把米、一碗粥都送给饿得嗷嗷叫的苦人家,在当村支书的父亲眼里,广大生产队员的冷暖就是他的命。但莫须有的“罪名”接二连三落到父亲头上,抄家批斗,他戴“大高帽”游斗的情景我现在还记得。父亲是个性急的人,受不了一点冤,在那段不堪的日子里,他在无助、焦灼、痛苦中完成了这些文字,字字咽着泪、和着血,那些用淋漓墨水与黑色时光抗争的日日夜夜,只有他自己知道是怎么过的。运动结束后,父亲平了反,他老人家眼眶湿润地说,相信共产党,享到福了。

⑦父亲这一生,有党恩守心,有风雨沉浮,有人间情暖,有幸福晚年。父亲一生执笔,但还没有写够,因为他老人家的笔太直太硬,太真太切,太有生命张力,正如他肚子里的墨水,从未干涸。

⑧年轻时,父亲没功夫专门练字,八十岁后才开始每天抄《古文观止》。终于轮回到他童年握笔的追梦时光,他想写就写,无拘无束,笔笔中锋,干净利落,尤以核桃大小的中楷最为精彩,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以骨力劲健见长,深得柳公权书法三昧。

⑨父亲对我书写的忠告,只有一句话“书贵瘦硬始通神”。这与他一生行事风格一模一样。现在想来,我的笔墨志意,也是从小在父亲跟前的耳濡目染。

⑩父亲辞世后,我取了一支他老人家生前用过的毛笔,带回放在案头。今晚笔影飘逸、墨香幽然,取笔,捻管,觉得还有温度。父亲,儿想您了!

(选自《读者》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链接材料]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有删改)

( 1 )围绕“父亲的墨水”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概括在横线上。

少年时________,他虽拙却勤;

中年时________,他审慎敬畏;

文革时________,他以笔抗争;

八十岁________,他握笔追梦。

( 2 )结合上下文,批注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 3 )如果朗读第⑦段画线句子,你会重读哪些字或词?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 4 )如何理解第⑨段父亲对‘我”的忠告——“书贵瘦硬始通神”这句话?
( 5 )阅读链接材料,说说朱德笔下的母亲与选文中的父亲分别给后代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这些优良品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毕业在即,学校开展了“给母校的赠言”毕业纪念活动。请你给母校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心声。(要求:展示个性,富于感情,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字数150字左右)

题目二: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出一期“走近传统节日,了解历史文化”的专刊。请你从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结合节日习俗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名人,写一段文字,让大家了解这个传统节日。(要求:内容正确,语言通顺,字数15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迷惑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