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huáng) 清(liè)
B: 为(chí) 为(kān)
C: 参差(cēn cī) 然(yǐ)
D: 尔(shū) 忽(xī)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美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D: 我国古代从纪年方式有很多,如“崇祯五年”是年号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膜(nián) 临(bīng) 枯(hé) 子手(guì)
B: 逻(jí) 样(mú) 白(shà) 污(zhān)
C: 腥(sāo) 刻(qǐng) 挑(tī) 狡(xiá)
D: 脚(huái) 抽(yē) 恐(hè) 强(juè)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B: 江苏省沭阳县一位因工作失误而被降级的原正科职干部,几年来在副职岗位上干出实绩,近日再次被提拔为一把手。
C: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火力发电的效率等,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D: 有一些中小学,从批改作业到值日保洁,从打印教辅材料到监督学生考试……只要老师一声令下,这似乎都成了家长的“分内事”。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争相盛放,随风摇曳,缤纷浪漫,路人忍俊不禁地驻足欣赏。
B: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朗朗上口,就连我四岁的表妹听了,也不由得手舞足蹈,随声附和起来。
C: 年少的他初入职场,难免表现得锋芒毕露;直至后来,年岁逐增,才变得内敛深沉。是经历磨圆了棱角。
D: 他因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防止不再发生水漫洪溢而造成严重的灾害,丹江口水库开闸向下游泄洪区排水。
B: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受水区各城市的补充水源,正在发挥重要的战略性。
C: 7月4日,丹江口水库水位141.31米高程,通过向中线渠道充水,使得渠道充水近一米深。
D: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四省市的群众喝上了源自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水。
7、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shù)   广漠(mè)   眼病(yì)
B: 罚(zé) 厌(wù) 轻话(bó)
C: 戏(xī) 号(chuò) 祖母(zhé)
D: 牢(sāo) 宽(shù) 文绉(zōu)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茏罩 取决 花枝召展 不求甚解
B: 粗犷 分岐 迫不及待 暴恕无常
C: 诀别 荫敝 由然而生 美不胜收
D: 烂漫 菡萏 小心翼翼 呼朋引伴
9、选出加下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不知有汉 见渔人,大惊
B: 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远无所至极邪
C: 黄发垂髫,并怡自乐 若听茶声
D: 既已知吾知而问我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B: 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C: 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人脑就会视听混淆。
D: 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 1 )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2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阡陌交通________

不知有汉________

③处处之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3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的感慨。
C: 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D: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祥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 1 )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敬业乐群:________

②断章取义:________

( 2 )选文第②段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 3 )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 4 )说说第②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 5 )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

①曾几时,徐迟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吹暖了中国知识分子再一次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而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春风吹拂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腑。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更加心潮澎湃。毫无疑问,文学应当为我们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讴歌与助力。

②文学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与经济、科技、民主、法治等一样,很直接。文学能够繁荣文化,它的健康发展,必将不断丰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文化、人学文化等。文学能够提升国民的素养,正如同志所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文学能够激发国民干工作、干事业的热情。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学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更多地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体现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以文学的力量为13亿人民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③因此,文学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评判价值。无论是表现社会和国家的题材,还是反映个体情感和生活的题材,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散文,只要能给读者以共鸣、激励向上,就是发挥了作品的应有能量。文学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社会影响力。只有全方位、综合性地运用文学形式,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应有的功效。

④文学还需要增强主流意识,发挥独特社会功能。主流意识并不是一种脱离群众、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与时俱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所在、意志所向,对于文学来说,就需要作家的创造有主流意识,反映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进行伟大创造的精神。文学有其独特社会功能,一部好的书能够影响一代人,而一部坏的或不健康的作品,也能抵消许多正能量。因此,凡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中国作家,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惜我们的真情与真力。

⑤文学也需要发扬新学风、新精神,提升作家自身素养。时下,相当多的作品浅薄、粗俗、水分多,这与作家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不够有直接关系。文学创作不是一般性的简单劳动,而是一种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行为,作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水平和对社会的感悟能力。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作家们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大的清理和更新,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土壤中挖掘和吸取营养,认认真真写作,而非随心所欲地码字。文学要出精品,出人民满意的作品,就需要作家动真情出真力,方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文章围绕论点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的?________。
( 2 )阅读选文第②段,简要分析文学能助力“中国梦”的原因。
( 3 )结合第②段画线句,请从所说“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古诗词对你的影响。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现在你正坐在试场里进行着语文学科的考试,相信你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我们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无不经历着一次次的“考试”,倘若能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在行进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欢畅,更坚实。

请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调情而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