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 《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C: 影片《刺客聂隐娘》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该片曾在随州、洛阳取景,“银杏画面充满诗意与仙风,实在太惊艳了!”观众们这样吹毛求疵地评价道。 D: 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 , 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蕴(yùn) 冗(rǒng)杂 缥缈(miǎo) 鲜(xiǎn)为人知 B: 寂寥(liáo) 流露(lù) 筹(cóu)划 叱咤(zhà)风云 C: 譬(bì)如 羁绊(bàn) 嗔(chēn)视 粲(càn)然 D: 尽致(zhì) 笔墨(mò) 颦(pín)蹙 锲(qì)而不舍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 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 的梦想﹣﹣这些卑中至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 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 A: 匮乏 深远 而且 B: 匮乏 远大 乃至 C: 贫困 远大 何况 D: 缺憾 长远 乃至 |
4、 | 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B: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 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D: 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5、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 B: 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 C: 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 D: 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她在信中又提及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B: 调查显示,广西一所小学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到25%,这真是危言耸听。 C: 遇到复杂的问题,他总是泰然处之 , 沉着应付。 D: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出门在外,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我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阜新是‘玛瑙之都’啊!” B: 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懂得,读两三遍就懂得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面对公共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D: 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小明的作文居然得了满分,连老师都对他顶礼膜拜。 |
8、 | 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朝夕相伴。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当勃勃生机迎面扑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感受造化神奇。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支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 B: 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 C: 让人们传达在不经意中天地“活”意 D: 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
9、 | 下面对《西游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B: 八戒好吃懒做但憨厚单纯,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被封为“净坛使者“ C: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讲述的是孙悟空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他早已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D: 沙和尚原是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流沙河,后被唐僧收为徒弟,他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 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 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童趣 ①项为之强( )②徐( )喷以烟 ③方( )出神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 )出自本篇的成语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5 )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横线上。( 6 )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 |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①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骆驼祥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可是我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儿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他的幽默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幽默不同。总之,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ー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儿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和蔼然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以后是激烈动荡的几十年。又见了老舍先生,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20多年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50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 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有删改)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我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 , 巍如山斗。
(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它跑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么好东西?”
②“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③“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
④“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会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请以“ ▲ 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自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班级、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