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景象。B: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理解: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天气非常炎热的特点。 C: 田野间传来各种虫鸣,有的若大提琴,有的像竖琴,有的似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声音的多样以及感觉的美妙。 D: 面对“小悦悦”事件,难道我们不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好好拷问自己吗?理解: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反省自己。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道理很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和但丁未能获得自己的心上人,才创造出动人心魄的《歌集》与《神曲》;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有了伟大的《离骚》诗篇。 ①文学创作正是填充人生缺陷、照亮人生黑暗的理想化表现 ②就得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光源 ③如果人不想忍受黑暗 ④用自身发出的光来照亮世界 ⑤没有照明的光源时 ⑥当世界一片黑暗 A: ⑥⑤③②④① B: ③②④⑥⑤① C: ①⑥⑤③②④ D: ⑥⑤④③①②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戒之曰 必敬必戒 B: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 C: 居天下之广居 妾妇之道也 D: 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
4、 |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从成都创建“最适合新生活的宜居城市”以来,市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B: 流沙河老先生经过孜孜不倦地研究,创作出了《白鱼解字》等训诂学专著。 C: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的现状,我们对环境污染问题决不能置之不理。 D: 蜀锦博物馆里,师傅们为了织出精美的蜀锦正在织机上忙碌地抽丝剥茧。 |
5、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八卖炭翁 自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作者通过精炼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出一个苍老、生活艰辛的卖炭老翁形象。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老翁的悲惨境遇,突显其内心的忧伤、痛苦。 C: 第二节前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D: 第二节后四句写被掠夺的结果。“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一切依凭,却只因为是“宫使驱将”,所以“惜不得”。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B: 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 C: 睡姿不当有损眼睛健康,特别是趴着睡觉会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 D: “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促进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完善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 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风平浪静的。 C: 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坚定不移,采取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
8、 | 下列各组加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 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
9、 |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的内容。B: 《水浒》中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直安分守己,但经历了“误入白虎堂”“血溅鸳鸯楼”“风雪山神庙”等事件后,万般无奈,被逼上梁山。 C: 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曾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领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 D: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的《五猖会》一文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
10、 |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 A: 王安石 B: 司马光 C: 欧阳修 D: 苏轼 |
阅读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1 )请说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划线字的妙处。( 2 )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A: 不日进则日退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B: 虽子羔,原宪之贤 贤于材人远矣 C: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诚如是 , 则霸业可成 D: 无车马之资 此迨天所以资将军 ( 2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习染而不自觉长跪而谢之曰 可计日而待也 B: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虽子羔、原宪之贤 时人莫之许也 C: 终无济于天下休祲降于天 曹操比于袁绍 D: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以彰其咎 杀之以应陈渋 |
寻找薄荷的小孩
简媜(中国台湾)
①我不知道她到哪里去了,至少,我确定在茫茫人海之中,我和当初的那一群小孩,都像被撒入海中的一把粗糠,随着潮汐而漂浮。如今,我停泊在狭小的港湾,而她,是否仍在海上的风暴里沉浮,抑或早被鱼群吞食?我真的不知道,也无从知道了。
②她是我的启蒙师,其实只比我大一岁,留着西瓜皮头发,同样又干又瘦又小。但她对于树木花草的常识却比我丰富,在平原的农村里,第一个教我辨识海边林投果与凤梨的差别的就是她,至于防风的木麻黄与高山松针也是她告诉我的。可笑的是,我用她教我的常识在野外辨认植物的比赛得了奖状,而她却遥遥挂尾,因为许多生字不会写,在“木麻黄”那题格里,她说她只会写一个“木”字。
③她与我坐在一起——小学老师为了提高整体学习成绩,刻意把功课好与功课差的编在一块儿。我们一起写字,一起打扫户外,一起种菜,一起上厕所。但她的成绩并没有进步,每天早上我盯:“生字写了没?”她溜着大眼睛盯着百褶裙,随即又高兴地问我:“你今天便当带的什么菜?”就这样养成每天早上交换看便当菜的习惯,而且非常神秘,掀一道小缝快速瞄一下,马上盖紧交回对方,这些动作都在桌底下进行,好像两个匪谍交换情报。其实都是萝卜干主题,但我因为父亲卖鱼,天天塞鱼,她家卖菜,天天塞菜。我们偷看之后,总是下一致的结论:“又是鱼!”“哼!又是菜!”她老是不能控制口腹之欲,顺道把便当吃完。我们原本说好中午吃便当时交换菜,一直没换成。
④中午吃便当的时间,她就溜到操场荡秋千,百褶裙张得像伞,快碰到大榕树的头顶了。我坐在教室里可以看到她荡来荡去,偌大的操场就她一个人。我吃饭一向慢,别的同学开始往操场跑,她就改坐在秋千板上闲晃,一手抓着另一台秋千绳,不给别人玩,待我解决掉便当,跑去找她,没荡两下,又得进教室午睡了。
⑤她还教我怎么逃过男生们的欺负,通常玩躲避球时,敌国的男生都十分默契,一定先打死其他人,把场子空出来,最后才全力攻击我。她虽为敌军,却很护我,大叫往左、往右、趴下,但我仍然被球砸到,衣服上一团大球印。她看我这么不成材,打定主意叫我下回跑出场外“自动求死”。有时,被欺负得心头很酸,不免吸鼻子掉眼泪,她就说:“我替你报仇!”她的报仇方式很简单,回头狠狠地瞪男生一眼。
⑥不过,我也替她得了一面奖状。我教她这次月考交白卷,下次月考再答题,终于得了“进步奖”,赏铅笔一支。严格说,不能算我的功劳,因为交白卷那回,她的手心被打得发红。
⑦我与她只合坐一学期,编班之后少有来往。但我永远记得,编班前有天中午,她不知道从哪里摘来几片茸茸的叶子,告诉我那是薄荷。那天的中午,我完全睡不着,嘴里含的薄荷叶凉得让我拼命吞口水。现在的我对薄荷茶特别喜欢,应该是拜她所赐。
⑧“我替你报仇!”曾经有位寻找薄荷的小女孩这样对我说,也是唯一对我说这话的人。但我不知道她漂浮在哪一处海面,如果她像我当初一般哭泣,我希望换我对她说:“我替你报仇!”
( 1 )文章依次回顾了小女孩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不超过8个字)。中午吃便当的时间,她就溜到操场荡秋千,百褶裙张得像伞,快碰到大榕树的头顶了。
( 4 )简媜曾在《野蔓之誓》提到“我一直认为叶子是树的语言”,请细读全文,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通过薄荷这片叶子想表达什么?浇花
张丽钧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茁壮的杂草。她笑了,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地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拣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⑪“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它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⑫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选文有改动)
( 1 )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填空。称谓:杂草→________→花儿
态度:________→认可→________
( 2 )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 , 开得好好的。
( 3 )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一)提示:作者在《白桦林的低语》中,记录自己印象最深的所见所闻,结合表达的所思所感,使“看林人”的美好形象跃然纸上。请写你生活中见到的一位印象深刻的人物,运用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将自己的感受或思考写下来。题目自拟。
(二)提示:我们告别了小学课堂,期间一定有不少课给你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请你选择某学科一堂有特点的课,把课堂的过程和情形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