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羞(què) 余(huī) 骂(zhòu) 神彩奕(yì)
B: 香(shè) 翅(liǎn) 匍匐(pú fú) 大相庭(jìnɡ)
C: 温(xùn) 小(fú) 待(nüè) 乳动物(pǔ)
D: 怪(zhēn) 跚(pán) 样(mú) 脸色白(sh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嚷 劫难 原弛蜡象 安居乐业
B: 枘凿 扶掖 黎名百姓 红装素裹
C: 隐晦 仓惶 怒不可遏 心无旁骛
D: 糟蹋 亵渎 断章取义 鞠躬尽瘁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羸弱 共震 轮廓 海市蜃楼
B: 蹒跚 幅度 鉴于 珊珊来迟
C: 瞬间 稠密 吞噬 惊心动魄
D: 踉跄 熬游 点缀 语无伦次
4、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生会组织学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保险柜、房屋构成的物理空间就能守护我们的秘密,那么现代意义上的隐私,可以转化为数据,借助一根网线、一个路由器传遍各个角落。
C: 乐山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博大厚重的历史人文,既各显其美,又相得益彰
D: 现在的电信诈骗手段如雨后春笋 , 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行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5、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只担心它抽不出叶来。_____________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①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②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③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④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A: ③①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6、

《昆虫记》是____国昆虫学家____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

A: 法国 法布尔
B: 法国 儒勒.凡尔纳
C: 英国 笛福
D: 丹麦 安徒生
7、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油光可鉴 胭脂褪尽 险象叠生 水波鳞鳞
B: 引经据典 人迹罕至 天翻地覆 相形见绌
C: 英雄气慨 鸡毛掸子 原弛蜡象 锲而不舍
D: 津津有味 仙露琼浆 眼花缭乱 怨天忧人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退(kuì) 月(xī) 像xiāo 锐不可(dānɡ)
B: 要(sài) 沿(shù) 藻(xìng) 屏息声(liǎn)
C: 驱(dú) 然(qiāo) 素(tuān) 摧枯拉(xiǔ)
D: 首(qiáo) 灭(jiān) 天(lì) 一丝不(ɡǒu)
9、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祲降于天
B: 以有先生也
C: 万于我何加焉
D: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10、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杀之(子:相当于您。)
B: 而去之(委:委派。)
C: 万钟于我何焉(加:增加。)
D: 王之甚矣(蔽:隐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水生

杜甫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满鹩莫漫喜:吾与汝曹眼俱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汝曹:你们,指水鸟。③禁当:阻挡、拦挡。

( 1 )诗题为“春水生”,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
( 2 )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别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固:本来)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顾:理睬)。及寇兵侵其境,越人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 1 )解释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的意义。
①有游者得车于晋楚 ②以为车固若 ③晋楚之人见笑其拙 寇兵侵其境

( 2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两处)
观 者 闻 其 夸 而 信 之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 4 )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的花朵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就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金黄在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水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台阶缝隙里或残墙败垣上。

②蒲公英是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筛里,在乡村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③蒲公英开了,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镀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④它们是到城市里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⑥它们和许多的人一样,从乡村来却再也回不到那弥漫着泥土腥香气息的乡间了。

⑦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汽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⑧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打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润湿的泥土,其中许多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颗竟又开花了,那金黄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⑨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白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缕的风飞走了。

⑩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⑪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树或一棵草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将燃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⑫灵魂或许是不会流浪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 1 )文中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

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

( 3 )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4 )简要分析标题“回家的花朵”的含义,并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 1 )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ABC处内容填写完整。

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

A:

B:

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

C:


(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桂树飘香,绿叶轻摆,“不知人间忧欢”,是为了引出下文,衬托“我”忽视至亲痛失亲人的悲情。
B: “我”上门看望外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一方面是说外婆已经老迈,另一方面说明“我”太久没有看望外婆了。
C: “我”成年后,仍然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太过冷漠,不知感恩。
D: “我”因为内疚和不安,所以决定于国庆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
( 3 )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
( 4 )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

( 5 )请写出文章最后画线句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上学期我们共读了《西游记》,也许你对八戒如猪般食吃做的性格记忆北新;本学期读完《骆驼祥子》,也许你对科子如駝般吃苦对劳的品质感慨良多……文学作品塑遠的请多人物形象,由于其性格、品质等方面可能和業种动物的特性近,作家以艺术手法持二者相互联系,让人物形象明突出。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想象成某种动物?为什么?如“像老虎一样的妈妈”“像老虎一样的爸爸”“像老虎一样的我”。

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像 一样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③不得涉及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如不可避免,则以××代替:④不得抄袭、套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白梦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