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náo) 疲倦 重蹈覆(zhé) 一代天矫
B: 智(ruí) 拮据 一黄土(póu) 格物致知
C: 骗(kuāng) 狡黠 持之以(héng) 歇斯底里
D: 恣(shuī) 发窘 尽职守(kè) 断章取意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3、

下列加线的数词不表示确数的一项是( )​

A: 夜而至于郢。
B: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C: 请献金。
D: 公输盘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距之。
4、《水浒传》中宋公明是( )省的人。
A: 河南
B: 山东
C: 河北
D: 山西
5、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莺酝酿着理想,婉转地唱出独特的歌谣,来烘托自己卓绝的风采,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B: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女排姑娘胜利凯旋 , 上千群众来到机场热情迎接。
C: 台上的演奏家,她出色的外表,不俗的谈吐,优雅的风度与普通来宾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 为迎接G20的召开,杭城主干道临街的门和窗都做了细节上的改造,看似简朴却别有用心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B: 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C: 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D: 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sài) 制(è) 秀(qí) 锐不可(dǎng)
B: 躇(chú) 悲(mǐn) 不(zhuì) 摩肩接(zhǒng)
C: 留(zhì) 热(chì) 劲(jìn) 络不绝(yì)
D: 唐(tuí) 记(zǎi) 首(qiáo) 滋暗长(qián)
8、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妖(ráo) 褓(qiǎnɡ) 哑(yīn) 心无旁(wù)
B: 进(pián) 渎(xìe) 落(yǔn) 强不舍(ɡuō)
C: 智(ruì) 尽职守(kè) 扶(yī) 气吞牛(dǒu)
D: 笑(chī) 睢(zì) 拮(jù) 怒不可(è)
9、

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 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 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 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 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10、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人们的担忧,主要在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

②正因此,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③应当说,个人信息既关乎个人的隐私和尊严,又天然具有社会公共属性。

④未来,当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一切皆可能被数字化。

⑤“数字化生存”需要个人让渡部分个人信息。


A: ④③⑤①②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⑤③④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诗,回答下列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 1 )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

( 2 )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答: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蚤:通“早”。②昧爽:拂晓。③直:通“值”,价值。

( 1 )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 2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一狼其中________

③有屠人货肉________

④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 4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1 )请说说第①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 2 )第②段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 3 )第④段中“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句中的“真”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拿什么奉献给你

周珂银

女儿实在是个随意的孩子,有时候真不知拿她如何是好,因为过分随意就显得不够上进,在班上三条杠、二条杠的职位自然与她无缘,一条杠的小队长标志勉强还可以挂挂。单就这一条杠杠于她也是极其不稳定的,儿女的学习成绩向来是“脚高脚低”,常常弄得我心惊肉跳,伤透脑筋。这小队长的标志也像她的成绩一般忽上忽下,跌宕起伏,忽而听她高调:做小队长啦,忽而又看见其标志悄然褪下,有一次我忍不住问道:这“上上下下”有何标准?她回答是:现在实行干部轮流制,“脚高”的时候就上,“脚低”的时候就下。一副久经沙场见多不怪的模样。

我很为女儿这种随随便便的处事态度感到忧虑,苦口婆心试图唤起她做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有一次我讲得口干舌燥,小姑娘却一脸茫然地望着我:妈,你有时不也说过做人不必强求,自己要顺其自然吗?我一时语塞,胸闷不已,不知又该如何再纠正她的“曲解”。

与朋友小A聊起孩子,我总是讪讪的,面有愧色,谁都知道小A有一个出色的女儿,那绝对是宝塔尖尖上的人才,拥有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做父母的骄傲。岂料有一次小A与我谈起她的女儿,其忧虑程度似乎与我不相上下。她说:这孩子太顶真,什么事都要争第一,考试成绩偶尔落后一丁点,神经便会紧张得不得了,惟恐别人超过她,她累我们也跟着累。我真担心“弦”上得太紧,孩子的心力难以承受,还不如像你这孩子那样轻松随意些好。此言一出,我疑心小A是否故意在我面前做作,但从她忧虑的眼神中,我能感应到一个母亲对孩子那种既心疼又无奈的心情。

朋友小B带着女儿从加拿大回沪探亲,那是一个皮肤黝黑,野味十足的女孩,与我那白皙纤弱的女儿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许是我女儿的欠缺正是她女儿的优点,因此,我尤其欣赏那女孩健康明朗的形象,但小B却总在我面前抱怨女儿没有女孩味,太男儿气,她一直希望女儿能再“淑女”一点。凑巧两个女孩年龄一般大,兴趣爱好又颇投缘,这边厢我们还有家长里短,那边厢她们已相约一起逛街。于是小B就横竖关照女儿:上海马路太乱,不要冲头冲脑云云,近乎于唠叨。我也在喋喋不休地叮咛着女儿,两个女孩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尔后相视一笑,挂着一副不屑的神情,“抛”下她们的母亲,自顾走了。据说:“十三岁是一个最敏感最具叛逆的年龄段。确实,从她们嘲笑的眼神和敷衍我们的态度都足以说明。

孩提的时候是啥滋味,成人已经朦胧。为什么满腔热情总会被他(她)们化为一缕清烟?伤心之余,不得不平心而思,毕竟孩子不是大人手中的橡皮泥,或方或圆任由你来拿捏,如果是一株树苗,那么在培育过程中浇水施肥、修枝剪叶,也是极有讲究的。过了,会烂芽儿,疏忽了,又会枯萎,更不消说是一个孩子,如何恰如其分,没有育儿宝典。于是父母的只是一味地给予,无私地奉献。偏偏孩儿们还不领情,哪来那么多的东东,消受不了,爷娘也糊涂了,想想苏芮在《奉献》一曲中唱道:“蓝天奉献给大地,白云奉献给操场。”唱得明明白白,但末了一句,女歌手也得摊开双手,仰天发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亦是茫然。

啊哟哟,还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摘自《文汇报》)

( 1 )引号的作用有:(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突出强调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D)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反语)。请根据这些作用,写出引号在下列这些句子中的作用。

①不知又该如何再纠正她的“曲解”

作用:________

②“抛”下她们的母亲,自顾走了

作用:________

③“蓝天奉献给大地,白云奉献给操场。”

作用:________

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

作用:________


( 2 )对于孩子,“我”忧虑的是________;小A忧虑的是________;“我”的朋友小B忧虑的是________。从这三位母亲的忧虑中,你读懂了________。

( 3 )文中画线句“我能感应到一个母亲对孩子那种既心疼又无奈的心情”中“心疼”的是________;“无奈”的是________。

( 4 )文末,“还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这个“伤脑筋的问题”指的是什么呢?

( 5 )文中画线句“十三岁是一个最敏感最具叛逆的年龄段”,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根据你的切身体会、亲身经历,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隐隐作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