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平煤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简爱》和《呼啸山庄》的作者是什么关系?( )
A: 姐妹
B: 兄弟
C: 兄妹
D: 姐弟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上下一/余强饮三大而别
B: 然则北通巫峡,南潇湘/此乐何
C: 前人述备矣/或异二者
D: 云而岩穴暝/太守而宾客从也
3、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 公路上煤渣满天飞,遇到雨水天更是泥泞不堪,让人深恶痛疾
B: 2014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代步车粗制滥造 , 无人监管,不用上牌,导致事故频发。
C: 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
D: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 , 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看的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②汹涌的热浪不断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在广漠的宇宙空间。

③无数颗星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运动着。

④看上去它们好象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⑤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A: ①③⑤④②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⑤④②①
D: ①⑤④②③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 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 雾霭 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
D: 番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潺潺成溪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娆。
B: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暮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C: 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从中歌唱……
D: 也是无意识的,在闲暇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
7、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
A: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境况)
B: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新鲜,肥美)
C: 树令我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无精打采)
D: 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向远处看)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9、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样/具 翻/络不绝 鬼使神/参不齐
B: 躇/田/歌载舞 摩肩接/无动于
C: 悬/颠/丈夫之俱全/随机
D: 遒/像/惟妙惟 恹欲睡/不其烦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蒹葭》完成后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1 )发挥想象,用亮丽的语言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展现的画面。
( 2 )重章叠唱是诗经的经典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艺术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 1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变________ ②害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

( 3 )于成龙素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选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能体现其“廉”(用原文回答)作者详细描写了于成龙卒后百姓哭祭以及康熙皇帝的评语,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纪秀生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时期,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20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我”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有删改)

( 1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括。
( 2 )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 3 )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国学大师钱穆说,汉语之美在于“精”。“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材料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 国 铁
周海亮
①炉火熊熊,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
②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
③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④小铁匠没有搭话。
⑤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⑥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
⑦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⑧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
⑨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⑩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⑪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⑫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他盯着刀,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⑬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⑭刻字?
⑮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⑯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
⑰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
⑱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⑲别耍花样啊!
⑳放心。
(21)后天我来取刀!
(22)请!
(23)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们正在村后山上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24)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嗒嗒”扫个不停,

(25)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
(26)再后来,日本人投降了。
(27)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
(28)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
(29)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
(30)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一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
(31)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
(32)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
(33)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
(有删节)

( 1 )阅读1~23段,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 2 )阅读27~33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以描写断墙里的白色骨架作为故事的结尾?

( 3 )小野试刀的当天夜里,在老铁匠和小铁匠之间一定会有一个故事,或者精彩的对话,作者省略了。请你展开想象,补述出来。(不超过15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 时,我想起了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上“成功”“失败”“快乐”“孤独”……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要求:①立意、内容自定;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得抄袭、套用;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令人窒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