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四川省江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B: 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
C: 滴水穿石,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D: 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众忍俊不禁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_______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②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________!

③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________着血液一样。

④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_______,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 气概 懊恼 喷涌 吵闹
B: 气概 懊恼 喷发 喧闹
C: 气魄 懊悔 喷涌 喧闹
D: 气魄 懊悔 喷发 吵闹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哥的毛笔书法在班上算是最好的,但与书法家的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 《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来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 没有深意。
C: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 , 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hàn) (qiǎo)首 为富不(rén) 深(wù)痛疾
B: 不(chuò) 教(huǐ) 油光可(jiàn) (bǐng)息敛声
C: (qiǎo)然 (kuì)退 抑扬顿(cuò) (yǎo)无消息
D: 咆(xiào) 胆(qiè) 眼花乱(liáo) 锐不可(dāng)
5、下面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襁(bǎo) 忑(tǎn) 扶(yè) 重蹈覆(zhé)
B: 灵(jiù) 旁(wù) 词(yú) 强不舍(guō)
C: 忿(huì) 鸿(hú) 油(gāo) 一黄土(póu)
D: 唐(jū) 耕(chuò) 智(ruì) 尽职守(gè)
6、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魁梧 抽泣 强捍 无怨无故 下车伊始
B: 涟漪 谛听 秘诀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C: 堕落 凝望 贪婪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D: 和睦 缅怀 轩敞 迥然不同 异想天开
7、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俗语恰当的是 ( )
无数事实证明:艰苦奋斗必得善果,骄奢淫逸必遭祸端。秦穆公勤俭治国,秦则得天下。商纣王酒池肉林,很快便断送商汤江山。可见,节俭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提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的警示,不以恶小而为之,构筑反腐保廉的稳固长城。

A: 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 母亲带了浑身黄色的一只小猫回来。
C: 游过这条并不宽的河,我用了大约半小时左右。
D: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大器之人,语气______,性格______,气势______,举止______,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 不猥不琐 不张不扬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B: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不骄不躁 不惊不惧
C: 不猥不琐 不惊不惧 不张不扬 不骄不躁
D: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10、下列与课文有关 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水经注校证》——陶弘景——北魏
B: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C: 《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
D: 《使至塞上》——《王维集校注》——王维——唐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丙】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_______的悲哀。

( 2 )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墓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郎:郎官,一种官职。②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 1 )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骞以郎应募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何焉________

②小大之________

③匈奴之________

④骞与胡妻及甘父俱归汉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将鼓 蛮夷爱
B: 必以 宽大
C: 何其头为饮器
D: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募能使
( 5 )(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张骞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请结合选文,分别说说他们的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南极,正在变热

①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消息,2018年12月以来,南极周围的海冰以每天253 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减,达到1978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快速度。据了解,在过去的25年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超过3万亿吨的南极冰融化,其中75%是在近10年中融化的。一系列迹象都在表明,南极冰盖正在加速融化。

②数据上的变化或许让远在重洋之外的人们感到有些抽象,但常年在其中工作的科考人员却对南极越来越热这一现象有着非常直观而深切的体会。

③“我的工作是研究两种生长在南极的植物,通过长期观察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来判断气候对环境的作用。”本次“家园归航”项目组中的科学家、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物系教授莎朗·罗宾逊说。她研究南极生态已经20多年了,如今气候变暖,让南极更加温暖湿润,以往的岩石地区长出了植物,数据显示,1950年以后,苔藓的生长速度是之前的四到五倍,南极变得更绿了。

④海平面上升是南极变暖的直接后果之一。目前,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4毫米左右,其中南极洲的冰川融化带来的水量占到1/3。而南极大陆所储存的巨量冰冻水如果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58米,届时,许多美丽的海岛和沿海城市将不复存在。

⑤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南极的众多生物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1975年至2003年,在南极半岛西部,融化的海冰导致南乔治亚岛周边的磷虾减少了七成,部分品种的企鹅、座头鲸等以磷虾为食的动物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此外,依赖海冰生存的帝企鹅、阿德利企鹅也面临着繁殖栖息地越来越少的状况。

⑥“帝企鹅利用海冰来筑巢、喂养,但是气候变暖了,冰变少了,这些品种的企鹅都来到了半岛上,会竞争资源,像阿德利企鹅就得越走越远,向南移动寻找更寒冷的地方筑巢。”莎朗·罗宾逊说。

⑦据统计,近50年来南极的气温上升了近3℃,是全球变暖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而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将更加剧烈。

⑧“随着气候变暖和臭氧损耗,更多的海洋热量将被输送到这些区域,冰盖加速融化,这将导致未来几十年南极洲海平面持续上升,进而影响到大气环流和洋流,使全球气候的变化更加复杂,也可能让其他纬度的一些地区变得更冷,更干燥。”美国南极科考站研究员、宾州里海大学地质系教授于子成说。

⑨事实上,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在2018年2月,原国家海洋局已发布了《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对考察、旅游、探险、渔业、交通等南极活动做出明确的规定。“南极的问题看起来在很遥远的远方,但其实都和我们‘家’里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例如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自然保护区也面临着冰川消融的威胁。此外,很多农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遭遇极端气候灾害和环境污染,从根源上来说,都需要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坚持可持续发展。”罗易说,“保护南极,不应该只是科学家的事,除了全球各国采取的政府间合作和国家的努力,每个公民也都应当行动起来。”

链接材料:首破20℃!南极大陆监测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

中新网2020年2月15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研究人员日前表示,科学家在南极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南极洲气温有记录以来首度跨越20℃门槛。据报道,巴西科学家雪佛(Carlos Schaefer)告诉法新社:“我们从没见过南极洲的气温如此之高。”据悉,这项数据取自南极洲北端外岛链上的西摩岛(Seymour Island),这个岛屿上有阿根廷的马兰比奥(Marambio)研究基地。

雪佛谨慎地说,这个2月9日在南极洲北端外一个岛屿测得的高温纪录,“对整体气候变迁趋势不具意义”,因为这是单次温度测量数据,而非长期监测数据的一部分。雪佛表示,这次测得的高温,是一项为期20年、针对气候变迁对南极永冻土影响的研究计划一环。他说,以往的高温纪录在19℃多。

据悉,近年来,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尤其南极洲冰盖快速融化,助长海平面持续上升,对沿岸巨型城市及小型岛国造成威胁。

( 1 )下列对“南极变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极气温近50年来上升近3℃,冰盖在加速融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影响。
B: 南极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生物面临生存威胁。
C: 2018年12月以来,南极周围的海冰以每天253 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减,达到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
D: 随着南极变暖,气候变化对植物产生影响,南极变得更绿了。
( 2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看数据上的变化觉得抽象,但常年在其中工作的科考人员却对南极越来越热有深刻的体会。
B: 文章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南极正在变热。
C: 南极的问题虽然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南极,不只是科学家的事。
D: 文章以南极变热为说明对象,采用逻辑顺序加以说明,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 3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面对南极变热、全球变暖,我们能做些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关于“变味的网络投票”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在网民群体日益庞大的今天,网络投票因群众参与度广等优点已经成为评选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借助微信等平台,网络投票风潮愈演愈烈,有作文大赛、绘画比赛、最萌宝贝展示、人民最满意医院评选、最美警察评比……

(相关调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朋友圈为孩子投票”这一话题进行调查。在2043人中近四成的受访者经常收到求投票链接。45.6%的受访者曾参与过朋友圈投票,44.7%的受访者认为“绑架式”朋友圈投票让人烦恼、失去乐趣。

据记者调查,在淘宝上,花1块钱就能被拉进4个微信互赞群。在这些群里,每天刷屏的大都是萌宝大赛、百变辣妈等投票链接。一位刷票群主透露,很多比赛本身也在与刷票组织合作,即使政府部门举办的投票活动,你只要肯花钱,想刷第几名都行,网络投票比的就是刷票。他还说,刷票团队成员投票前,不需要认真阅读参赛者的情况。

(精选案例)

“在不?我儿子×××在参加作文比赛,编号×××,有空给他投个票吧,谢了!”2月14日,太原白领胡女士的手机上收到了一位老同学发来的私信。“这已经是我今天收到的第四个‘求投票’微信了,投票让人心烦,不投怕伤感情。”胡女士无奈地对着屏幕一顿猛戳,之后将投票完成的界面截屏回传给朋友,表示自己“圆满”完成对方所托。胡女士说,让她烦躁的是,这些投票要你先关注官方微信,然后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每次都要好长时间。很多时候她并不想去关注这些无聊的公众号,更不想泄露自己的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还有这种作文比赛居然不请专业评委,而以朋友圈的投票结果作为主要评比依据。好些人本身并不具备辨析孩子写作水平的能力,但碍于亲友的请求就盲目地投出了选票。如此评出的奖项,水分可想而知。

王女士为帮女儿赢得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微信公众号举办的绘画比赛,一开始,王女士找亲戚朋友帮忙投票,甚至在单位的工作群里也发过链接进行拉票,但效果不理想,还欠了很多人情。王女士迫不得已花好多钱找人帮忙刷票。王女士坦言,现在各种网络评奖活动全部转到公众号上评比,主要由得票数定名次。在孩子同学家长的微信朋友圈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投票活动,她渐渐发现,不少家长都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帮孩子“挣面子”。

(各方声音)

网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应当理性一点,不要盲目跟风,自己拒绝参加也不强求朋友参加一些变了味的投票比赛,让自己朋友圈的商业味淡一些。

网友二:网络投票候选人一般需要自己广泛发动,才会取得较多的投票,但是感动中国的、最美的、好人们、楷模们,往往是秉持中华传统美德的人,他们的谦虚往往使得自己虽具竞争力却选票数落后。

网友三:网络刷票,就是拼钱,根本不能反映参赛者的真实水平,这种评比反而变相绑架了参赛者,使投票结果变成一个没有意义的、夸张的数字游戏。长此以往,网络投票结果将越来越缺乏公信力,网民也将失去参与的兴趣,网络投票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袁小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面对刷票行为,很多微信投票网站都采用了相应的安全技术,如投票的同时需要填写验证码、限制投票ID的IP地址、限制每个IP地址的投票次数等。还有第三方进行监督,并通过技术手段对刷票行为进行甄别。

赵红梅(心理学博士):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各类比赛时,要擦亮眼睛,选择“含金量”高的,真正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益的。

刘良欢(省政协委员、国家高级律师):全社会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故应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作为政府,更应当在引导社会保持理性、杜绝微信投票泛滥方面,发挥引领,起到表率,而不是盲从大流,追风赶潮。

(摘自互联网,有删改)

( 1 )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朋友圈为孩子投票”的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调查者认为朋友圈投票让人烦恼。
B: 阅读(精选案例),从胡女士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推测,如果朋友圈需投票的作文比赛以专业的评委的评分为主要依据她会很乐意投票。
C: 网络投票结果已丧失了公信力,没有存在的必要。
D: 袁小平认为许多微信投票网站已经陆续在采取措施应对刷票行为。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借助微信等平台,网络投票风潮愈演愈烈,有作文大赛、绘画比赛、最萌宝贝展示、人民最满意医院评选、最美警察评比……(列举各种网络投票比赛有什么好处?)

( 3 )根据以上材料内容,分点概括“变味”的网络投票有哪些不良影响。
( 4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提三点建议:该如何做,才能防止网络投票“变味”?(可从参赛者、参赛者家属、活动组织者、政府监管部门等角度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字数不少于600字。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明媚笑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