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和谐 波涛汹涌 侧隐之心B: 揣摩 如坐针毡 目光灼灼 C: 诉讼 海市盛楼 引颈受戳 D: 收敛 相形见拙 影影绰绰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鹤立鸡群 见义思迁 锐不可当 B: 开卷有益 喃喃自语 袖手傍观 C: 抑扬顿挫 各得其所 如坐针毡 D: 鞠躬尽萃 挑拨离间 怀古伤今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呼啸(xiào) 海域(yù) 辽阔(kuò) 湛蓝(shèn) B: 桅杆(wéi) 刹那(shà) 默契(qì) 瞬间(shùn) C: 澎湃(pài) 沸腾(fèi) 丧生(sàng) 绽放(zhàn) D: 凛冽(lǐn) 承载(zǎi) 浩瀚(hàn) 镌刻(juān)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济南地铁1号线的建成和运行,有效地解决了泉城交通拥堵的问题。 B: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 天文学家公布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这颗黑洞的质量约是太阳的65亿倍左右。 D: 微信支付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经成为广大市民购物支付的重要方式之一。 |
5、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向分流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 , 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B: 基础知识的学习最需要扎扎实实的循序渐进,不下苦功夫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C: 当我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时就应该努力改正,歧路亡羊 , 为时未晚。 D: 他为人一点都不吝啬,当朋友们经济上有困难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找这个大方之家帮忙。 |
6、 | 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也开始聚精会神地听儿子说话。B: 一路上,我好像被一种妙不可言的忧郁牵扯着、牵扯着…… C: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D: 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 |
7、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散文八大家:唐:韩愈、欧阳修。宋:曾巩、王安石、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 B: 律诗要求全诗同押一个韵,大多限平声韵,比如:《钱塘湖春行》中的“低”“泥”“蹄”“堤”就是押的同一韵,且是平声韵。 C: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小说从多个方面展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8、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酵(jiào) 笨拙(zhuó) 澄澈(chénɡ) 坍塌(dān) B: 缥缈(piāo) 显耀(yào) 狭隘(ài) 烧灼(zhuó) C: 忙碌(nǜ) 辍行(zhuì) 充沛(pèi) 蜷(quán)伏 D: 放肆(sì) 苛刻(kē) 箪瓢(dān) 嗔怪(chēnɡ) |
9、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阳光照射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 ②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 ③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 ④最是那红梅腊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 ⑤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①④⑤② C: ②⑤④①③ D: ②③⑤①④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与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滂沱pānɡ 懵懂ménɡ 漫骂màn 岿然不动kuīB: 揶揄yā 对峙zhì 嫉妒jì 稍纵既逝jí C: 琐屑xiè 绮丽qǐ 嗤笑chī 断壁残垣yuán D: 造诣yì 扭怩niǔ 笨拙zhuō 呱呱坠地ɡuā |
诗文名句默写。 ( 1 )微君之躬,________?(《诗经·式微》) ( 2 )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 )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4 )曲径通幽处,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5 )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 6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7 )《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援①兄子严、敦,并喜讥议②,而通③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④,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⑤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⑥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⑦,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援,人名,马援。②讥议,讥讽,谈论。③通,结交。④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⑤汝曹,你等,尔辈。⑥是非,议论好坏。⑦施补(jīn)结缡(lí),古时礼俗,父母在女儿出嫁时,要给她系上佩带和配巾,为其整衣。衿,佩带。缡,佩巾。 ( 1 )“如闻父母之名”中划线的“闻”与“陶后鲜有闻”中的“闻”字意思均为:________。请再写出一个与例句中“闻”字意思相同的四字成语:________。( 2 )马援因为侄子马严、马敦“________”和“________”(用原文填写)的行为,写信警示他们要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乌镇梦 吴玄
① 我到达的时候,是清晨,站在秋日的朔风里,我瑟瑟发抖。乌镇有一种幽冷暗香的气质。让人一踏上这块土地,便不禁于朦胧中梦一般走着。
②茅盾的故居依然泛着古朴的香气,人们纷至沓来,把主人的影像踩得更加模糊摇曳,又更加恢宏响亮。相传这宅院是先生用于《子夜》的稿酬所建,这部让作者自己贬评为“半瘫痪”的小说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而今在见此瑰宝遗物的开支散叶,抬眼中见主人旧像,目光越发温和可亲。
③“林家铺子”就在斜对面,三白酒、杭白菊,姑嫂饼、蓝印花布展示着传统的韵味,也张罗着现代的商品。嗅着文化气息而来的人啊,在镁光灯的闪烁中,是否有时间遥想起这里的进士举人先哲们的思索?
④铺子对面是一堵老墙,中间不过三四步,空间逼仄,我只能在铺子对面挨墙用微微惊蛰的姿势僵立着。在没有阳光的光线下眯起眼睛。相机捕捉不到任何灵气,除了人,还是人。这样的场景中,脑中竟幽幽地叹出一句:林小姐芳踪何在?
⑤物化的东西总是让人心痛。所以大部分时间我总是选择在那些保留尚完全的小巷和弄堂中徘徊。是什么在喧嚣中静下来?是眼前那片萎黄飘落的叶子的梵歌?是蓝印花布染出的韵味、大东街记忆的酒香?还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忽然入定入画?
⑥风景在这里却有曼妙之处。乌镇百步一桥,鼓楼雕花栏木还不见腐朽之气,身前落叶印在淡绿的荷面上,船儿被风拖着轻轻碾过。那人家多为勤劳的水乡儿女,借着宝地的生意人当然不少,但你一路走下去,看木格子窗撑开在那里,看雕花栅门半掩在那里,编草鞋呀,绣花呀,翻丝棉棉袄呀,做纸伞呀,一路的风景。那些花甲老婆婆在用古老的织机纺纱的场景简直就是一首落在时空夹缝中的歌!歌声中忘了自己的存在。
⑦ 一木之隔,幽湿且流动的中午的光线美轮美奂,亘古久远;楼梯口的香味随着一个上菜的女子一路飘过来,那是个典型的南方水乡女子,穿着蓝印花衣,身姿透着纤细、柔弱的美。蓝色衣角惊鸿一瞥,勾起人对上个时代江南女子的所有美丽想象。蓝印花布,江南最普通的布料,却贯穿了旧式江南女孩的一生美丽的情结。
⑧想起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蝴蝶于其中的江南,想起一个诗人的表妹身穿窈窕的蓝印花布衣裳,上身是短短的小袄,大脚口的七分裤,连裤也是蓝色印花娇俏样子,想起她衣襟上别着一枝梅花采桑叶的美好样子。在历史的世界里邀游,有些陈旧、隐秘和檀香古色的朦胧。自己也就入画了,只有背景无意义地歇在白纸里呻吟。我的画板支着,白纸里还有白纸。
⑨地上的落叶堆积,其实哪里的落叶到了秋天还不是一样?却依然固执地拾起一枚端详,有几抹萧瑟的暗黄,叶脉沧桑地深红着。丢入河中,不见一丝涟漪,却蓦然看到一个婆娑的树影早已端坐水中。
⑩ 有些思想不能停滞,怀古伤今过于沉沦也是一种疾病。继续走出去,窄窄的街道是那样的幽深,沙灯样式的古灯沉默地看着川流的人群。嘈杂的世界里,我用心去倾听青石板上发出的自己的脚步声。
⑪傍晚,转程去杭州的时候去乌镇站买票,车票居然售空,下一班要等上3个小时。苦笑颓然,想起修贞观山门两旁挂着一副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人世间的事情,本就瞬息万变。
⑫来来去去,都只是一种漂泊的旅程,而追寻的尽头,只是一种文化的缩影。这是一个梦——一个必须亲自抵达才能感知才能无憾的梦。这个梦是我爱着并深深眷恋着的,但是必须离开,离开也许是思念和记忆中的一种最美的样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的茶事
①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②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③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罗下薄薄的清雾,空气中漫布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④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在旅途风尘仆仆一天,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⑤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望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远远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垅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⑥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不知还能喝多久母亲亲手采摘的茶叶了。
⑦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漫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⑧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象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⑨二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7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材料一)日本的捐赠标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材料二)中国农村的防疫宣传标语: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