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B: 《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角色,比如善良乐观的外祖母,乐观淳朴的“好事情”,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小茨冈,他们给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 C: 简•爱小时候与表哥、舅妈进行过抗争,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长大后又以其独立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D: 《繁星》《春水》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
2、 | 下面五句话哪一项排序是准确的( ) ①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②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 ③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 ④总之,写作切忌虚假空泛,无实物、无真事、无真情。 ⑤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说出发自肺腑的话。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⑤②①④ |
3、 | 下列各项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我们在学习上不能敷衍了事,不求甚解。(解说: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是正确的。) B: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初一清晨吃饺子、放鞭炮的情景。(解说:这是一个陈述句,并列短语“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初一清晨吃饺子、放鞭炮”作定语。) C: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吵嘴”。) D: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解说:这是选择复句。) |
4、 | 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 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 , 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 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岑寂(chén) 翌日(yì) 剽悍(biāo) 络绎不绝(yì)B: 俊逸(jùn) 蹇劣(jiǎn) 引吭(háng) 蹑手蹑脚(niè) C: 丰腴(yǔ) 辟易(bì) 憩息(qì) 忍俊不禁(jīn) D: 绮丽(qǐ) 分娩(wǎn) 窥视(kuī) 融融泄泄(xiè) |
6、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茅舍(shè) 颤抖(chàn) 虔信(qiǎn)B: 黝黑(yōu) 镶嵌(qiàn) 舞蹈(dǎo) C: 深邃(suì) 河畔(pàn) 闪耀(yào) D: 瞰望(kàn) 宿地(sù) 白桦(huá) |
7、 | 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御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 D: 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
8、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 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C: 十四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挑剔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恍惚散步…. B: 鲁迅先生走路很稳健,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C: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可以变得无比高尚。 D: 古今中外,能否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 C: 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比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 1 )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比归”的原因。( 2 )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下列各句中“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 )A: 恐前后受其敌 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 屠乃奔倚其下 D: 屠自后断其股 E: 场主积薪其中 ( 2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一狼洞其中(打洞) B: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 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D: 一狼径去(离开) ( 3 )翻译下面语句。 屠暴起,以刀劈其首,又数刀毙之。 ( 4 )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
王得光最后的要求
魏永贵
①王得光的生命开始了最后的倒计时。
②过了明天,王得光的死刑就得执行。
③问王得光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年轻的看守民警用的是很诚恳的语气。看守民警说:“52号,你明天可以要几个你喜欢的菜,还有包子、饺子。你还可以喝两杯啤酒。领导知道你以前的酒量很大,但不能多喝。这已经是对你的特殊照顾了。”
④入监的犯人不说名字。52号是王得光“号服”上的编号。
⑤王得光以前酒量很大,进来以后缺乏酒精的刺激,手一直微微地抖。
⑥王得光的眼睛和嘴唇是一片沉寂的死灰。
⑦按照规定,王得光在这个时候可以提出一些要求,譬如留下遗言,改善伙食,洗一个热水澡,等等。一般情况下,死刑犯人会要几个一直想吃的荤菜,一饱长期寡淡的口腹。用他们的话说,怎么的,也得吃饱了吃好了“上路”,不能当一个“饿鬼”。
⑧52号,有要求就说吧。看守民警又重复了一遍,还是用很有耐心的语气。
⑨王得光那空洞的眼光向监房上的小窗口轮了一眼,干枯的嘴唇启动了:“报告上级,我……想明天晒一晒太阳,我……王得光看着民警,又小声地补充了一句,我想到外面的房檐下……晒晒太阳。”
⑩几天前,王得光被铁笼一样的囚车拉去了法院,接受了最后的宣判。灵魂已经出窍的他一路麻木。
⑪回监狱的时候,囚车路过一片平房。那时候,响着警笛的囚车遇见了溜达到路口的一头牛,不得不停下来等候,透过囚车的铁窗,带着脚镣手铐的王得光看见了难忘的一幕:几个老人在房檐下敞怀晒着冬天的太阳。有一个老头儿甚至在很专注地抠着脚丫。
⑫那时候,暖暖的阳光照在房檐墙壁和牛背上,折射的光芒,刺中了王得光已经枯寂的心。此刻,眼前唾手可得的温暖的阳光,却被囚车的铁窗分割得支离破碎。
⑬现在,他忽然想起了那一幕。52号王得光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享受阳光的抚慰。他想跟一个真正的老人一样,蜷曲在冬天的温暖中。
⑭王得光的要求显然出乎看守民警的意料。看守民警迟疑了一分钟,说,好,我会向上面反映。
⑮王得光的请求很快就成了一个难题。在这样的时候,死刑犯是应该固定在死囚室里,镣铐加身,等待执行时刻的到来,而且是24小时看守。移到监室外不符合规定,还增大了看守的难度。出了问题,那责任可就大了。
⑯领导皱着眉头说,我见过那么多死刑犯,头一回碰到有提这样要求的,这不是给我们出难题吗?领导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⑰那时候冬天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温暖地洒在宽阔洁净的办公桌上,洒在一蓬绿色的植物上。领导踱到了那盆洒满阳光的绿色植物跟前,沉思了许久。最后领导抓起电话说,行,就破例让他明天晒晒太阳吧。
⑱王得光得到第二天可以到监室外的房檐下晒太阳的许可,已是天黑的时候。王得光把眼睛盯着监室上那方黑黢黢的夜空。一丝亮光在王得光灰暗的眸子上闪亮。
⑲那场雨是从半夜下起来的。那是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冬雨缠绕着冷风,搅了半夜,搅了后来的一整天。
⑳寒冷的冬雨啊。
㉑52号王得光枯寂的眼睛盯着监室窗外的冬雨一动不动。
㉒第二天上午,在雨声中枯坐的王得光看见年轻的民警打开了铁门。民警说,52号出队,下楼。
㉓浑浑噩噩的王得光跟着民警走到廊檐下。民警说,52号,坐下,晒太阳。
㉔王得光愣怔着坐到椅子上,廊檐下的气氛有些异常:天依然那样阴沉,冬雨依然下得很急。一队背着枪的民警守在一边,对面的墙上,一张洁白的画纸上,画着一轮鲜红的太阳……
( 1 )请按照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概括。①王得光提出在被处决前想去晒晒太阳这个最后的请求。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民警画了一轮太阳让王得光最后的请求得以实现。
( 2 )文章画线句子四次写到王德光的眼睛,对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百度百科:蒋勋
【百科名片】
中文名 | 蒋勋 | 代表作品 | 《蒋勋说<红楼梦>》《汉字书法之美》《孤独六讲》等 | |
民族 | 汉族 | 个人荣誉 | 1995年 中兴文艺奖 1997年 吴鲁芹文学奖 2003年 九十二年图书金鼎奖 2005年 第四十届广播金钟奖 2009年 第十三届台北文化奖 2010年 九十九年度散文奖 | |
出生地 | 西安 | |||
居住地 | 台湾 | |||
出生年份 | 1947年 |
【艺术人生】
蒋勋,是台湾文化圈里公认的全才。
1972年,蒋勋到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求学。1976年返回台湾后,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东海大学。2000年,他辞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他驰骋于文学领域,以诗歌吟诵激情,用散文细说生活,用小说反映人性。其文笔清理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种。
他翱翔于书画天空,多次举办画展。第一次画展,就以六十多件水墨作品,深获各界好评。他深谙书法,书风兼具颜真卿的气势宏浑和魏碑的苍劲明快,认为书法的顿挫点捺,就是生命的一种实践。
【人物写真】
大红围巾、黑上衣、牛仔裤,深秋北京,64岁的蒋勋坐在人群中从容“布道”,他的声音富含磁性,“有能让人安静下来的神效”。他的“布道”帮助了很多人。有人每晚听着他的声音入睡,有人因为他讲《寒食帖》开始练习书法,还有人决定无论多忙都要出门看看月亮,松弛心情。
近年来,蒋勋游走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在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美学热,被媒体誉为“美学布道者”。
【人物轶事】1.在东海大学时 有一天,蒋勋经过学校草坪经过学校草坪,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书了?于是突然下了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2.有一次,蒋勋谈起离职一事,说:“为什么我要离开大学,我忽然很想做的一件事是社会大众的美的教育,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做,我们有再多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家,其实是没有用的。”
【个人语录】1.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是,美是回来做自己。2.每个活着的生命都要找到自己,美是一种拯救。3.美在生活中,要学会从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力度。4.我们都有一个误解,认为美是看画展、听音乐会,其实美不只在艺术里、在画廊里、在音乐厅里。我一直提倡,美是一种布道。我希望有一天在这个社会里面,我们走出去看到的事物都是美的。5.美的力量能呼唤心灵,进而改变自己。6.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社会平价】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台湾作家 张晓风
蒋勋的文章里有太多的硬伤。如蒋勋讲红楼梦,在讲北静王初见宝玉那一段,他引用了唐玄宗写的《鹅鸰颂》,却说成是唐高宗写的。我们平常开一个讲座,大约事先总要做点功课,但蒋勋讲一个东西好像从不需要找一个注释参考一下。他对具体文字的解释,真是毫无根据,强悍无比。
﹣﹣浙江大学教授 江弱水
蒋勋先生能用十分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原本深奥的道理,让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他的文字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些真相。他的文字让人安心宁静。 ﹣﹣网友 淡水寒烟
@沙砾于飞:江弱水怎么可以这样粗暴地批评蒋勋先生呢?以蒋先生的学识,怎么可能有硬伤呢?这简直是污蔑,是中伤!
@丹尼莎娜:原来蒋勋只是一个不学无术、浪得虚名的人,我以前还追星一般地仰慕他。汗!
( 4 )蒋勋说:“美的力量能唤醒心灵,进而改变自己。”请结合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具体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