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 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 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
2、 | 下列各组词性归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可以 外出 战术 恐惧B: 坚强 高雅 道德 严肃 C: 先生 思想 颜色 东北 D: 什么 他们 哪里 鲁迅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稽首(qǐ) 家醅(bèi) 油光可签 龙吟凤哕 B: 黝黑(yōu) 荸荠(bí) 囊萤映雪 渗差披拂 C: 干涸(hé) 媲美(bǐ) 不可名状 静影沉壁 D: 招徕(lái) 酷肖(xiào) 与有荣焉 人情练达 |
4、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C: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而且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D: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诗人李白借《次北固山下》描绘了、旭日东升的江南早春景色,表达了身在异乡的羁旅之情。 B: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望梅止渴”“三省吾身”“七步成诗”等成语都出自于此。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D: 《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
6、 |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B: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C: 它的皮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D: 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 |
7、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夹缝/夹袄 匀称/称心如意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 B: 憔悴/荟萃 默契/锲而不舍 殚精竭虑/怒不可遏 C: 龟缩/龟裂 斗志/斗转星移 发愤图强/令人发指 D: 脊梁/贫瘠 胸襟/噤若寒蝉 勘测水位/堪当重任 |
8、 | 对文章中的精美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这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对莫泊桑及其文学创作给予了崇高的评价。B: “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左拉以“面包”为喻,说明莫泊桑的作品比较平常。 C: “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此句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以强烈的无可置疑的语气与炽烈的情感托起莫泊桑的生命之舟,暗示其作品将不朽于世。 D: “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这句话既赞扬了莫泊桑作品之多,又赞扬了其艺术水平之高。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怒不可恶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 断章取义 B: 言行相顾 孤军奋战 涕泗横流 化为乌有 C: 无与轮比 气冲斗牛 恪尽职守 强聒不舍 D: 不二法门 恼羞成怒 自知之明 郭然无累 |
10、 |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 他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 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B: 各学习小组热情分享着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口若悬河,吹毛求疵 , 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C: 广深沿江高速不仅周道如砥 , 畅通无阻,一路上更是能看到壮阔海景,风景如画。 D: 夜幕降临,星临万户 , 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祥和、安宁的气氛。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从内容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 )有的同学误把最后一句诗中的“汗”写成“汉”,显然不对,请你说说为什么不对?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种莲子法:八月、九月中,收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子头,令皮薄。取瑾土①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蒂头平重,磨处尖锐。泥干时,掷于池中重头沉下自然周正。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既坚厚,仓卒不能生也。 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著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 (选自《农桑辑要》) 【注】①瑾土:黏土。 ( 1 )“皮既坚厚”中“坚”意思是________。( 2 )请用“/”为文中画线语句断句。 掷 于 池 中 重 头 沉 下 自 然 周 正 ( 3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两种种植莲藕的方法。 |
“辣条”君,想说爱你不容易
材料一:新闻资讯
2018年1月31日零时40分,郴州市永兴县马田镇医院紧急转出一位昏迷的15岁少年至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医院检查发现该少年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中毒原因据患者父亲介绍为少年当天食用15包辣条,该院急诊科立即将少年转入ICU进行救治,目前其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该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介绍:“辣条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作用时,会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的能力,进而造成组织缺氧。”通常情况下,食用0.2克到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食用1克到2克的话就会导致死亡。
徐自强还说:“辣条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人工色素、甜味剂等,如果长期大量食用,产生的叠加效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很多辣条生产过程不卫生,菌落严重超标,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急性肠胃炎、肾衰竭等疾病。”
(来源:新浪网)
材料二:记者见闻在新浪微博里,包含“辣条”的微博数量高达300多万条,这些拿辣条开涮的段子层出
不穷,吸引不少原本不知辣条为何物的人纷纷下单网购,多款辣条产品销量过万,且主要消费者为中小学生。出于好奇,记者打算走访几家在河南的辣条生产厂。
到河南第一天,记者首先对郑州市及周边的辣条生产厂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出人意料的是,多处厂址已是“人去厂空”,而包装上所留的联系电话,多半是空号或暂停服务。“要找辣条厂,你闻味道就能找到,老远就是一股香精加辣油的味。”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在河南省通许县工业园里,记者果然闻到了浓重的辣条味。然而,记者走近才发现,厂门口挂的牌子是一个服装厂。
几经周折,记者进入厂区。厂房门口散乱地堆放着废弃的锅炉和水管,一口硕大的铁桶里,散发着奇怪气味,红黄色黏稠液体已凝结成块,墙边的小桶里还残留着黑色泥状物。紧挨辣条厂库房的拐角,居然还有一家小型玩具加工厂,一名工人正在给玩具滑梯喷漆,迎风飞散的油漆微粒不时飘进辣条厂库房。临近中午,不时有女工从辣条厂进出上厕所。紧邻厂房的蹲式厕所里,遍地污水横流。
从厕所出来后,他们未作任何消毒,一溜烟地跑进生产车间,甚至连手都没洗就直接回到工位上。几乎没有人佩戴口罩和手套,都是直接用手将辣条一块块装入塑料包装袋。由于长时间接触辣条,双手被浸得泛着红色的油光,一些人的手指出现红肿甚至溃烂,缠着颜色各异的布条继续工作。
(来源:杭州网)
材料三:暗访发现
调查发现,早在2011年5月,河南省内53家辣条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全部被北京市食安委下架。然而,为躲避执法,一些企业或改名,或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继续非法生产,并形成了利益链条,阻挠监管部门执法,加大了监管难度。同时也和部分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或不作为有关。
记者来到尉氏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并希望执法人员能与记者一同前往实地查看,但却遭到了主管副局长张鹏的拒绝。可就在记者离开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到五分钟,蹲守在“神秘”工厂附近的另一组记者,就看到一辆郑州牌照的越野车开进了这家食品厂院内。仅过了十分钟,徘徊在空气里浓郁的辣条味就悄悄散去,屋后嘈杂的机器声也瞬间安静。3日下午4时许,记者致电尉氏县质监局负责人询问检查情况,该负责人称马上要开会,迅速挂断电话。随后,记者又陆续拨打了该局另两位食品安全监管负责人的电话,都说“你打错电话了”。
(来源:人民网)
材料四:校园调查
某中学某班学生迷恋辣条的原因调查
原因 | 百分比 |
零花钱太少 | 18 |
班上的同学都在吃 | 95 |
味道鲜美有瘾 | 26 |
辣条危害认识肤浅 | 86 |
家长教育孩子认识辣条危害的方式及效果调查
A B
( 3 )中小学生爱吃辣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阅读材料后回答。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①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②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 4 )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一)命题作文
“我觉得这个世界美好无比。晴时满树花开,雨时一湖涟漪,阳光席卷城市,微风穿越指间,入夜每个电台播放的情歌,沿途每条山路铺开的影子,全部是你不经意写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复一年朗读。”——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请以“那个美好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跨入初中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校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是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
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幸福”“愉快”“自信”“懊悔”“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