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了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和庄重质朴、不哗众、不炫耀的品质。 B: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和壮怀激烈。 C: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D: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静谧愉悦的气氛。 |
2、 | 下面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鞠躬 遗骸 无动于中 张皇失措 B: 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 轩榭 谦逊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 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
4、 | 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时代,空间站无疑会加快人类利用、探索、开发宇宙的步伐。 C: 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D: 运动有三忌,一忌餐后立刻运动,二忌过度运动,三忌盲目运动。 |
5、 | 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不由自主地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 ,而倾听,是让人 。 ① 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 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 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 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 忍不住拍案叫绝 A: ⑤①④②③B: ②④⑤①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②⑤④①③ |
6、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重创/创伤 假期/久假不归 新冠肺炎/沐猴而冠 B: 愠色/瘟疫 夹缝/汗流浃背 铢两悉称/殊途同归 C: 刊载/超载 强横/飞来横祸 硕果累累/日积月累 D: 缴纳/檄文 饯别/明修栈道 宵衣旰食/立竿见影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B: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 扬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
8、 |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B: 宽容是一种博大 C: 宽容是人一生中的福气 D: 宽容是自我的赐福 |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噎(yé) 耸立(sǒng) 哄笑(hōng) 拈轻怕重(niān) B: 酷热(kù) 殉职(xùn) 暮色(mù) 战战兢兢(jīng) C: 狭隘(ài) 蜿蜒(yán) 坍塌(dān) 刨根问底(páo) D: 废墟(xū) 险躁(zào) 目眩(xiàn) 瞻前顾后(zhān) |
10、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毕业多年之后,我非常高兴能够莅临母校,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 B: 小王向别人夸耀说:“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上起课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纷呈。” C: 莉莉,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D: 大会开始前,主持人提醒道:“为保持会场安静,诸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相关问题 |
文言文阅读,回答1-5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影/布石上B: 无/丝竹之乱耳 C: 盖竹/柏影也 D: 余/因得遍观群书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隶而从者(随从)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酒) C: 乃记之而去(代词,指这里的情景) D: 以其境过清(因为)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①段用“青树翠蔓”,写潭四周树木的色彩,“青”“翠”都有“绿”的意思,有重复啰嗦之嫌。 B: 选文第③段巧妙设喻,写了小石潭源头远、岸势曲折的特点。 C: 选文第④段描绘了小石潭寂静寥落的环境,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其遭贬后忧伤心情的流露。 D: 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 ( 5 )选文第②段写了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分析它们的特点。 |
居里夫人自传(节选)
(法)居里夫人
我祖籍波兰,名叫玛丽·斯科洛多斯卡。我于1867年11月7日在华沙出生,是家里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我们兄弟姐妹很小就开始学习了。我6岁时就上学了,是班里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学生。母亲去世时我才9岁,华沙当时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在这外族入侵和承受丧母之痛的时期,我少年时的日子过得郁郁寡欢,沉闷而无生气。不过,依然有着一些愉快的事情,它们仍旧保留在我的记忆之中。亲朋好友的欢聚让人兴奋欢快,给我们郁闷的生活带来了慰藉与希冀。另外,我父亲非常喜欢文学,熟记着波兰以及外国诗人们的诗歌;他自己也能作诗赋词,而且还经常把外国的优秀诗篇译成波兰文。他就家庭琐事所写的短诗常令我们赞叹不已,佩服之至。每个周末晚间,我们都围在他的膝下,听他给我们朗诵波兰的著名诗歌和散文。这样的夜晚对于我们来说其乐融融,而且爱国主义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之中日益增强。
我从少年时起就喜爱诗歌,并且能够背诵我国伟大诗人们的大段诗篇,其中我情有独钟的是米奇凯维兹、克拉辛斯基和斯洛瓦茨基的诗作。当我日后开始学习外国文学时,这种爱好就日益增强。我很早就在学习法语、德语和俄语了,能够阅读这些语言的外文书籍。后来,我感到英语很有用,我就又开始学习英语,不久就能阅读英文书和英国文学作品了。
中学时,我学数学和物理很轻松,成绩颇佳。遇到问题,便向我父亲求教。父亲喜爱科学,而且在学校也教授这类课程。他常常向我们解说大自然及其奥秘。遗憾的是,他没有实验室,无法进行实验。
中学毕业时,我刚刚15岁,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由于用功读书,身体劳累,发育似乎也不理想,父亲便强迫我毕业后到农村去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休息之后,我又回到华沙,回到父亲的身边,希望去一所中学任教。但家境不佳,我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决定。我父亲已年迈,心力交瘁,需要休息,而他的收入却很微薄。因此,我决定找一份待遇好的工作以尽孝心。17岁时,我便找了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离开了家,去外地独自生活去了。
我前去任教的那家人家的男主人是个农庄主。他的大女儿与我年龄相仿,而且在跟我学习的过程中,她渐渐地成了我的伙伴。当我教课之余、时间充裕时,便把村子里在俄国人统治下没法求学的许多孩子编成一个班,用波兰语课本教她们读书写字。
我每天晚上一般都用来学习。我当时并未决定选择什么发展方向。我对文学和社会学很感兴趣,但在自学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真正喜欢的还是数学和物理,因此就一点一点地朝这个方向去发展,最后便做出了决定,决心学好数学和物理,。并暗下决心日后赴巴黎去求学,并为此而做了认真的学习上的准备。而且我还计划着积攒点钱,以便保证今后在巴黎的生活和学习。
在自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有一些困难是自己未曾料想到的。我在中学所学的东西很不完整,与法国的中学相比差距很大。为了缩小差距,我便自己选择一些书籍来自修。这种方法虽不很理想,但却不无成效。除了学到了一些对以后有所裨益的知识之外,我还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1891年11月,我24岁时,终于实现了我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夙愿。到了巴黎,租住了一间很小的房间,艰难地度过了4年的学生生活。
4年中所取得的学习上的进步,不可能一一说出来。我只身一人,没有任何的纷扰,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学业上的进步又使得我心满意足,欢快不已。关于日常生活,可以说是相当艰难,因为自己的积蓄不多,亲人们也无多大能力帮助我。我住在顶层阁楼里,冬天非常冷,取暖炉又小,屋子里怎么也烧不暖和,而且还经常缺煤,所以屋子里脸盆中的水夜晚常常结冰。为了睡得暖和一些,我把所有的衣服全压在被子上。我只有一盏酒精灯可以用来烧饭,其他的炊事用具就谈不上了。为了省钱省时间,我常常是一一点点面包加一杯巧克力、再加几个鸡蛋和一个水果充饥。我独自处理家务,没有任何人帮助,取暖用的煤,也是我亲自弄上七楼的。
在别人看来我过的日子未免过于艰苦,但我却自得其乐,每天都心情愉快地埋头于学习之中。这段生活经历也让我充分地体会到自由与独立精神弥足珍贵。在偌大的一个巴黎,我默默无闻,无人知晓,独自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间。尽管孑然一身,单寒羁旅,无依无靠,但我并不沮丧消沉,并不觉得凄凄惨惨戚戚。当然,有时候,孤独之感会突然涌上心头,好在我的情绪通常十分平静,精神上十分满足,所以孤独情绪转瞬即逝。
我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学习上,特别是在开始之时,学习上有着一定的困难。确实,我以前的基础知识很弱,虽然来前做了一些准备,但却是很不充分的,与法国同学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数学的差距更大,我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我把白天的时间分别用于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晚上则一个人躲在阁楼陋室中刻苦努力,常常学到深夜尚不停手。每每学到新的东西,我便会兴奋、激动起来。科学奥秘如同一个新的世界渐渐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因而也就可以自由地学习它们,掌握它们,这真的让我非常开心。
与同学们的和睦相处也给我留下了愉快的印象。刚到巴黎时,我沉默寡言,腼腆羞涩,但不久我便发现同学们一个个全都学习认真,待人亲切,于是我开始同他们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这更增加了我学习的兴趣。
我的孜孜不倦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先前在知识方面的种种差距给弥补上了,从而可以与同学们一起通过考试。1893年,物理学结业考试时,我名列前茅;1894年,数学结业考试时,我位于乙等,我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颇为满意。
我姐夫后来在谈及我那几年的艰苦学习的情况时,戏谑地说那是“我小姨子一生中英勇顽强的时期"。我自己也始终把这段时期的艰苦奋斗视为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个美好的时期。在这一期间,我孤身奋斗,没日没夜地全身心地埋头钻研,终于达到了有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
(摘编自《居里夫人自传》陈筱卿译 中国华侨出版社)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慰藉 |
裨益 |
羁旅 |
孜孜不倦 |
在别人看来我过的日子未免过于艰苦,但我却自得其乐,每天都心情愉快地埋头于学习之中。
( 3 )“英勇顽强”通常用来形容战士,在文中用来评价居里夫人,你认为是否恰当?请简要分析。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A________ →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B________ →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 3 )结合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在流逝的时间里,在成长的岁月中,总有一些画面会牢牢地留在你的记忆里,如同定格的相片,永远不会褪色……
请以“定格的画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