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楼房倒塌已过去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员救了出来。
B: 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 , 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C: 电影《流浪地球》突破天际的想象、架构宏大的故事与源于传统文化的道具设计,让广大影迷叹为观止
D: 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2、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C: 自以为/大有所益
D: 及/鲁肃过寻阳。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防范意识增强,防止煤矿爆炸事故不再发生。 删去“不”。
B: 《欢乐颂》讲述了五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女孩们共同成长。 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C: 他总是从一个资深新闻人的角度,以流畅干练的语言评说当前新闻热点。 将“干练”改成“简练”。
D: 这位普通农民简单的几句话深刻蕴含道理。 将“深刻”和“蕴含”互换位置。
4、

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

A: 白骨精——又称白骨夫人,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武艺出色,善于变化,诡计多端。
B: “他坐在地上,不肯往起立,又不便老这么坐着。心中十分的乱,嘴里只好随便的说了:‘我管教儿女,与你什么相干?揍我?你姥姥!你也得配!’”这段话是《骆驼祥子》中对刘四爷的一段描写。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
D: 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5、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
A: 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 背水一战
D: 破釜沉舟
6、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2015年米兰世博会秉承以往世博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反映了各国人民探索人类发展路径、追求幸福生活。修改:将“反映”改为“表现”
B: 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感知。修改:将“深刻理解”和“全面感知”调换位置
C: 《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塑造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追求美好爱情的故事。修改:将“塑造”改为“讲述”
D: 梵•高在绘画中经常使用一种鲜明的黄色,被视为他的“艺术签名”之一。修改:在“被视为”前加“这种黄色”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B: 野发而幽香 芳:芳香
C: 山肴野 蔌:菜蔬
D: 者胜 弈:下棋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你对一位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你有什么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B: 你已经交了作业,科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
C: 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 你对夜深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 , 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 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 , 也不能妄自菲薄。
D: 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10、结合语境,横线处所填词语和对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中国家书家训》一书中,作者用链接的方为读者们重新构筑一个空间,一个纯粹的、真实的、私人的、可以把自己投放在其中的精神空间,希望读者能够在其中体会人类最高贵的精神,领略智者最朴实的____________。


A: 告诫 式:
B: 教诲 式:
C: 告诫 式:
D: 教诲 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 2 )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王之乎________ ②愿王之________

③太丘舍________ ④吾日三吾身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A: 温故知新(《论语》)
B: 人不知不愠(《论语》)
C: 相委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D: 学时习之(《论语》)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③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完成各题

精神分羊法的批判(有删减)

赵国庆

①史料记载,在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每年岁终祭神之后,皇上按惯例要下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然而,这却使负责分羊工作的博士总管很为难,原因在于这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有人建议杀羊以平均分肉,另有一建议是采用抓阄的方法分羊。博士甄字认为前者不妥,而后者更是耻辱。人们请教可有良策?甄宇便当众取了最瘦最小的一只羊,众人于是不再争执,分羊任务因此也体面地完成。此事传至光武帝处令其十分欣慰,某次朝会时便问及“瘦羊博士安在”?由此,甄宇“瘦羊博士”之雅号传遍京城,相应地,甄宇的分羊法则也得到了肯定。进一步看,甄宇也正是以他的这一谦让和甘于吃亏的道德品质及其精神而名垂青史。

②然而,甄宇将道德与管理法则混同了。甄宇的道德属于精神范畴,而将甄宇的道德演绎为甄宇的法则——一种处理问题、管理事务的规则,其实是“伪规则”,它不仅有很多负面的效应,甚至是根本不合时宜的。

③就“瘦羊博士”的典故而作追踪分析即可认知,甄博士的道德精神实际上是难以彻底解决分羊(管理)难题的。因为分羊既是“惯例”,想必就不止一次。所以,第一,甄博士发扬风格化解的只是一次分羊难题,但他很难使之保持始终有效。如果下一次他不再发扬风格,这羊就明显分不下去。第二,就算甄博士愿意坚持吃亏,我们却无法保证其他人都愿意向甄博士学习,这单就还是分不下去。第三,如果甄博士出差了,生病了,退休了,总之是他不能在场,也就无人带头挑走瘦羊,则“瘦羊博士”的法则很容易因此而失效,这单就终于再也分不下去了。无须多论,道德约束及其精神因素之所以被视为管理的伪规则,就在于它可以解决一时的麻烦,却不能解决长期的问题。道德约束缺乏规则要素的刚性与持久性,且明显潜藏着管理失效和有效性不足问题。如以道德取代规则,以精神统揽管理,不仅使我们陷入了管理的误区,还在事实上影响着我们管理的绩效。

④管理作为人类的一种智慧活动,从最基础的层面上看,是将这一智慧规律化、体系化,从而使之易于操作,可以保证长期有效性,以及可以增加预见性。很显然,道德约束的因素在此不足以形成管理最本质、最客观的力量。

( 1 )从议论的方式看,本文属于________,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
( 2 )文章第①段详细介绍甄宇博士分羊的过程有什以用意?
( 3 )文中对甄宇的分羊法有两种对立的评价,请找出来并说持此观点的原因。
( 4 )文章说“精神分羊法”这样的。伪规则”有很多的负面效应,并分析了这一点,请从“精神分羊法”不能体现公平这一角度作类似的分析。
( 5 )秦国采纳韩非的“法治”终于一统天下,本文作者也认为用道德因素来作为管理的规则不合时宜,而江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你是如何认识这些的?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青 蛙

①各种蛙都有出色的捕鱼本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青蛙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农民以青蛙鸣声的早晚和大小,来估计庄稼的丰歉情况。唐人章孝标有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青蛙。”

②说到青蛙的捉虫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的前部,舌头是向里伸向咽喉的。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地突然向前一翻,就把食物卷到口中。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看静止的东西却几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青蛙都能分辨清楚;同时能判断在什么时候跳起来把虫子吃掉。如果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科学家作了一个试验,把青蛙养在一只笼子里,拿一大堆死苍蝇来喂它,结果青蛙一只也不吃,不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后来又把死苍蝇拴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摇晃,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苍蝇一样。

③青蛙的食谱很丰富,甲虫、蝗虫、稻螟虫等好几十种害虫,都是青蛙所爱吃的。有人作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够吃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吃2000只。如果按青蛙每年活动期6至8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15000只左右。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消灭的害虫是多么可观啊。

④青蛙的幼虫蝌蚪,不少画家常爱以此为题进行创作。我想起已逝的画家齐白石的一段故事。1957年,我国著名戏剧家老舍曾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白石老人作画。命题要求把无形的青蛙声描绘成有形可见的画面,着实很棘手,但白石老人苦苦构思之后,挥毫画成这样一幅杰作:一片急湍的流水从山间乱石中泻出,水中夹着几只活泼的蝌蚪,高处再抹几笔远山相衬,把诗的意境含蓄地烘托出来了。人们透过这几只蝌蚪形象,仿佛听到十里山泉里传来的阵阵蛙鼓。这个故事虽然是指文艺创作要独辟蹊径,但也说明白石老人对于蛙的生活史是多么熟悉啊。一只蝌蚪大约经过五六十天就发育成蛙。

⑤青蛙不仅对农作物好处极大,也为仿生学的研究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科学家研究了青蛙的眼睛构造,制成了“电子蛙眼”,用它来遥控万里蓝天中航行的飞机。机场上的指挥员,凭借“电子蛙眼”的帮助,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

( 1 )你结合②段内容,发挥想象力,简要阐述一下青蛙舌头位置和舌尖构造对捕食虫子的作用。

( 2 )末尾两个自然段的顺序对调一下是否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从教室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第一个捧着书走过去的,第二个是唱着歌走过去的,第三个是哭着走过去的,然后越来越五花八门,跳着走着,倒着走的,斜着走的,跌跤了爬起来走的……

最后,每位同学都愉快地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奖赏。

其实,走过去是一种经历,人生正是由无数次经历组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有别样的收获。

请以“经历是一种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