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湛江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拙劣 绚丽 推搡 厉厉在目
B: 缘起 告诫 湛蓝 误入歧途
C: 靠拢 阻碍 荧屏 行将就目
D: 襁褓 霎时 祖藉 强辞夺理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án)冯唐 (zhuò)酒 (sài)下
B: 貂(qiú) (bìn)微霜 (yàng)管
C: 千(zhàng)里 不(mèi) 如(shì)
D: (máo)下 (zhì)烤 (pī)雳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防止再出现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C: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 2016兰陵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25日上午在兰陵县文化广场召开。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参加中学生体质测试,使我们本周的阅读课受到了影响。
B: 是否专注,直接关系到自习课效率的高低。
C: 如今,在定制公交车上遵守纪律,已经成为树人学子的自觉行为。
D: 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是扬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扬州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被称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一个生活贫困,却舍已为人、关心天下“寒士”、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B: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C: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游览永州之时所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记”是一种文体,以记叙描写为主,也可以议论抒情为主。
D: 《社戏》作者是鲁迅,选自《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掇(cuàn) 水(fú) 家(juàn) 皎洁(jiǎo)
B: 咐(zhǔ) 子(méi) 脑(pàn) 立(qì)
C: 绊(jī) 杂(rǒng) 奋(kàng) 暗(huì)
D: 旋(gǎn) 色(tuì) 争(sòng) 怅惘(wǎng)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字舍予,原名舒庆春,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短篇小说《赶集》,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B: 安徒生,19世纪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C: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与逸事。
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夜上受降城闻笛》等多首。
8、

下面对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与为乐者(思念)
B: 至承天寺(于是,就)
C: 怀民亦未(睡觉)
D: 相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9、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连日来,庄重、热烈、激动人心的毕业典礼,在荆州市各中小学校举行。
B: 催人奋进的演讲,真挚深情的告别,让英姿勃发的青年学子热泪盈眶。
C: 你们的行囊中装下的虽然有难忘的记忆,更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D: 长江的水、洪湖的浪、古城的砖所凝聚的荆风楚韵将伴着你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其中“沁园春”是题目。
C: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的文章,都选自《呐喊》。
D: 《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作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 2 )“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能的慨叹……

下列诗句中借“马”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 )

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chī):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 1 )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朝衣冠________

②皆美于徐公________

③吾与之共越国之政________

号令三军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知不如徐公美/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
C: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达于诸侯
D: 数月之后,时时而进/肉食者谋之,又何
( 5 )(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年份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

平板电脑阅读

2016年

55.3%

66.1%

7.8%

10.6%

2017年

59.7%

71.0%

14.3%

12.8%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年份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平板电脑

电子阅读器

2016年

20.2

13.2

6.6

57.2

74.2

13.9

5.5

2017年

20.4

12.0

6.9

60.7

80.4

12.6

8.1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 ,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

[广州调查]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56.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53.41分钟。

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

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 2017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D: 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 2 )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 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 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 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 3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 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 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D: 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 4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
( 5 )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于舍弃

①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中善于舍弃。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在鱼和熊掌中作出选择,即使仅得到鱼,也是一种成功;如果哪一个都不愿舍弃,盲目地追求鱼和熊掌“二者得兼”,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那才是悲剧。

③舍弃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④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有时由于食物不足,两只幼鸟就会“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在崖下。金雕妈妈面对饿死两只幼鸟,还是保全一只幼鸟的现实,别无选择,只能容忍这种残酷的“舍弃”。东北狼被猎人的铁夹夹住后,面对断腿和丧失生命的两种选择,毅然把被夹的那条腿咬断,然后逃生。东北狼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

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研究和教学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⑥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舍弃有时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时的痛苦,就可能招来终生的痛苦。阿西莫夫当时选择舍弃自己朝夕相处的实验室和讲台,内心无疑是痛苦的,但正是因为他挺住了一时的痛苦,而成就了后来的大业。不作出舍弃,那可能会造成阿西莫夫终生的痛苦和悔恨,也是世界的一个遗憾。阿西莫夫聪明的舍弃,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读者和世界的幸运。

⑦阿西莫夫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本来在某些方面没有优势,却一再地坚持,总想将弱势变成优势,就很可能一事无成。舍弃自己的短项,是为了强化自己的长项,从而让自己更接近成功的目标。

⑧在人生征途中,有迂回曲折的坎坷,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需要你慎重思考,该舍弃时就舍弃,不能为了一棵小树而放弃了一片森林。

( 1 )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文章第②段是从哪个角度证明作者观点的?
( 3 )简要分析第⑤~⑦段的论证过程。
( 4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怎样的舍弃才是有价值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我的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