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西宁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萧索 红装素裹 根深帝固
B: 嬉闹 恼羞成怒 一抔黄土
C: 诘难 吹毛求疵 开倦有益
D: 滞碍 惟惟连声 断张取义
2、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撂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中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家人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 ⑤④②③①
B: ④①②③⑤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④②①③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没有运用下列哪一项修辞手法( )
A: 对偶
B: 互文
C: 夸张
D: 借代
4、

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qīn) 分岐 开(tuò) 恍然大悟
B: 着(zhuàn) 海鸥 树(chà) 宽洪大量
C: 开(zhàn) 惟恐 脸(xiá) 混为一谈
D: 息(bǐng) 感慨 徘(huái) 小心翼翼
5、对下面两则《论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A: 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问。
B: 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C: 两则都表现出孔子认为学《诗》比学礼更重要。
D: 两则都表现出了孔子对弟子的肯定与鼓励。
6、

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穿棱 困惑不解 搓捻 不可名状
B: 迁徒 繁花似锦 觅食 期期艾艾
C: 企盼 美不胜收 遨游 落英缤纷
D: 繁衍 冥思苦想 惭愧 风云凸变
7、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袍子 理智 镀金 狡滑
B: 钦差 雕像 凯歌 聘请
C: 虚荣 滑稽 头衍 澄澈
D: 愚蠢 庇护 爱慕 绵廷
8、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B: 谈到怎样教育下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C: 吸取父亲的教训后,他自己发明了一种“自动晒收衣架”,其科技含量明显高出父亲一筹,真是“后生可畏啊!”
D: 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9、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住绩!”王同学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 “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 “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 “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1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 , 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 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美丽。
C: 那些书皮五光十色的侠怪小说,渐渐变得无人问津
D: 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 , 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高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请从炼字的角度,简要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的妙用。
( 2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 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虽乘奔御风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其境过清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 4 )[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 5 )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最佳饮料﹣﹣白开水》,完成各题。

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合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一300毫克/升,自来水为20一30毫克/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克/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饮料中的果糖会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病症。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饮用。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 1 )题目中的“最佳”二字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两个方面上?

( 2 )分析第③段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 3 )梳理结尾一段的行文思路。

( 4 )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第①段中划线词语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水仙辞

宗璞

①丈夫上课回来,带回两头水仙。可不是,一年在不知不觉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已到了养水仙的时候。

②许多年来,每年冬天都要在案头供一盆水仙。近十年,却疏远了这点情趣。现在猛一见胖胖的茎块中顶出的嫩芽,往事也从密封着的心底涌了出来。水仙可以回来,希望可以回来,往事也可以再现,但死去的人,是不会活转来了。

③记得城居那十多年,澄莱与我们为伴。案头的水仙,很得她关注,换水、洗石子都是她照管。绿色的芽,渐渐长成笔挺的绿叶,好像向上直指的剑,然后绿色似乎溢出了剑锋,染在屋子里。在北风呼啸中,总感到生命的气息。差不多常在最冷的时候,悄然飘来了淡淡的清冷的香气,那是水仙开了。小小的花朵或仰头或颔首,在绿叶中显得那样超脱,那样悠闲。淡黄的花心,素白的花瓣,若是单瓣的,则格外神清气朗,在线条简单的花面上洋溢着一派天真。

④等到花叶多了,总要用一根红绸带或红绉纸,也许是一根红线,把它轻轻拢住。那也是澄莱的事。我只管赞叹:“哦,真好看。”现在案头的水仙,也会长大,待到花开时,谁来操心用红带拢住它呢。

⑤管花人离开这世界快十一个年头了。没有骨灰,没有放在盒里的一点遗物,也没有一点言语。她似乎是飘然干净地去了。

⑥人们常赞梅的先出,菊的晚发。我自然也敬重它们的品格气质。但在菊展上见到各种人工培养的菊花,总觉得那曲折舒卷虽然增加了许多姿态,却减少了些纯朴自然。近闻水仙也有种种雕琢,我不愿见。我喜欢它那点自然的挺拔,只凭了叶子竖立着。它竖得直,其实很脆弱,一摆布便要断的。

⑦她也是太脆弱。只是心底的那一点固执,是无与伦比了。因为固执到不能扭曲,便只有折断。

⑧她没有惹眼的才华,只是认真,认真到固执的地步。五十年代中,我们在文艺机关工作。有一次,组织文艺界学习中国近代史,请了专家讲演。待到一切就绪,她说:“这个月的报还没有剪完呢,回去剪报罢。”虽然她对近代史并非没有兴趣。当时确有剪报的任务,不过从未见有人使用这资料。听着嚓嚓的剪刀声,我觉得她认真得好笑。

⑨“我答应过了。”她说。是的,她答应过了。她答应过的事,小至剪报,大至关系到身家性命,她是要做到的,哪怕那允诺在冥暗之中,从来无人知晓。

⑩我们曾一起翻译《缪塞诗选》,其实是她翻译,我只润饰文字而已。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常译到很晚。我嫌她太拘泥,她嫌我太自由,有时为了一个字,要争论很久。我说译诗不能太认真,因为诗本不能译。她说诗人就是认真的,译诗的人更要认真。

⑾她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事业,那点译文也和她一样不复存在了。她从不曾想要有出类拔萃的成就,只是认真地、清白地过完了她的一生。她在人生的职责里,是个尽职的教师、科员、妻子、母亲和朋友。在到处是暗礁险滩的生活的路上,要做到尽职谈何容易!我想她是做到了。她做到了她尽力所能做到的一切,但是很少要求回报。她是这样淡泊。人们都赞水仙的淡泊,它的生命所需不过一盆清水。其实在那块茎里,已经积蓄足够的养料了。人的灵魂所能积蓄的养料,其丰富有时是更难想象的罢。

⑿现在又有水仙在案头了。我不免回想与她分手的时候。记得是澄莱到干校那年,有人从外地辗转带来两头水仙,养在漏网的白瓷盆里。她走的那天,已经透出嫩芽了。当时两边屋里都凌乱不堪,只有绿芽白盆、清水和红石子,似乎还在正常秩序之中。

⒀我们都不说话,心知她这一去归期难卜。当时每个人都不知自己明天会变成什么,去干校后命运更不可测。但也没有想到眼前就是永诀。让她回来收拾东西的时间很短,她还想为在重病中的我做一碗汤,仅只是一碗汤而已,但是来不及了。她的东西还没有收拾好,用两块布兜着,便去上车。丈夫草草替她扎紧,提了送她。我知道她那时担心的是我的病体,怕难见面。我倚在枕上想,我只要活着,总会有见面的一天。她临走时进房来看着水仙,说了一句“别忘了换水”,便转身出去。从窗中见她笑着摆摆手。然后大门呀的一声,她走了。

⒁那竟是最后一面!那永诀的笑容留下了,留在我心底。是她,她先走了。这些年我不常想到她。最初是不愿意想,后来也就自然地把往事封埋。世事变迁,旧交散尽,也很少人谈起她这样平常的人。她自己,从来是不愿占什么位置的,哪怕在别人心中。若知道我写这篇文字,一定认为很不必,还要拉扯水仙,甚至会觉得滑稽罢。但我隔了这许多年,又在自己案头看见了水仙,是不能不写下几行的。

⒂尽管她希望住在遗忘之乡,我知道记住她的不只我一人,我不只记住她那永诀的笑容,也记住要管好眼前的水仙花。换水、洗石子,用红带拢住那从清水中长起来的叶茎。

1982年1月

( 1 )文中对水仙的描写集中在第③段,请从划线词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绿色的芽,渐渐长成笔挺的绿叶,好像向上直指的剑,然后绿色似乎出了剑锋,染在屋子里。

( 2 )作者是如何以水仙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的?

( 3 )作者写水仙,其实是为了写朋友澄莱,寄寓自己的情思。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一)命题作文

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他不为天气晴雨所动,也不为宦海沉浮、人生起伏所困扰的豁达胸襟。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都曾有过热切盼望却无法得到的东西,我们也曾遇到过当时觉得是天塌地陷般无法面对的事情或无法解决的困难,然而时过境迁或把心态放平和之后才发现,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请以“也无风雨也无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二)给材料作文

国王收到了一份礼物一只威武的猎鹰,他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猛禽。可从到王宫的那天起,这只猎鹰就待在枝头纹丝不动。国王召集了各方神医和术士,命他们设法让这只猎鹰飞起,但所有人都无功而返。于是国王命人去找一个熟悉野外环境的农夫进宫。第二天早晨,国王看见那只不可救药的猎鹰正盘旋在御花园的上空,就问农夫:“你到底用什么方法让这只猎鹰飞起的?”农夫低着头回答道:“陛下,我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砍断这只鹰抓着的树枝。”

上面的材料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摆脱依赖,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成功往往源于逼迫;断绝退路,才会有出路;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最根本的矛盾;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