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专家演讲,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
B: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C: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D: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较多地考虑到车辆而忽视了行人造成的。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土——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B: 人脸识别准确吗?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上曾发表论文,称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
C: 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
D: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 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诀别 头晕目眩 憔悴 可望而不可及
B: 倔强 班门弄斧 磅薄 一年之际在于春
C: 闲适 心旷神贻 慷慨 玲珑剔透
D: 行乞 走投无路 迷漫 多姿多采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 “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 金秋时节,望奎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西瓜啊、香瓜啊、李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 《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 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大纵湖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 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 从朝鲜半岛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 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盐城以最快速度融入沿海经济开发区。
8、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指祖国曾有过的漫长而黑暗的历史)
B: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比喻没能变成现实的美好理想)
C: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虚幻的空想像蛛网一样,可以被轻易抹去)
D: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喻指祖国的前程蒸蒸日上,灿烂辉煌)
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么令人心醉呀!那一片秀丽恬淡的自然风光。
B: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 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D: 生活像一面 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老一辈的人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不禁感慨祖国的发展之快。
B: 静默的山,流动的水,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风景画。
C: 在众目睽睽之下,罪犯无处可逃,只得束手就擒。
D: 这些事得发动群众,大家一起干,如果只凭几个人忙乎几天,也只能是事半功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C: 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当的锐气。
D: 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 2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 不可得 竟:竟然
C: 转转不 已:停止
D: 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老河兵闻 康肃笑而遣
B: 睨之久不去 濯清涟不妖
C: 蒙辞军中多务 钱覆其口
D: 蒙始就学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 3 )“尔辈不能究物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B: 我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C: 你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D: 我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
( 4 )面对选文写作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条理清晰,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B: 本文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叙述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简明生动。
C: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庙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D: 本文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兴趣所在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我的老屋我的娘

我家的老屋是20世纪60年代娘过门后和爹一起和泥排坯,一砖一瓦益起来的。实际上,老屋除了梁头下蓝砖砌成的柱子外全是土坯,再没有多余的砖瓦。小时候,我总不想让同学来我家,怕别人笑话我家里穷,还住着土坯房。记得有一次下大雨,雨水冲掉了墙皮,露出了梁头下的砖栋,我兴奋地邀请同学来家里,想让他们知道我家的房子也是有砖的。

我出生在老屋的土炕上,从那时起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我都睡在那里。那个大土炕足足有3米多宽,除了已经成家的大哥、二哥,爹、娘、大姐、二姐、三哥、三姐还有我,一家七口人都挤在那个炕头上,就像住大车店一样睡通铺,脚对脚地躺在炕的两头,身上盖着被我踹烂了的大被子。调皮的我总是喜欢从里子上的破洞钻进被子里,在里面翻筋斗,跟哥哥姐姐捉迷藏,直到娘训斥着把我赶出来。

小时候娘经常跟我说,算命的告诉她,我是石榴木命,根扎在绣楼底下,长大了一定会娶一个像穆桂英一样的大小姐。这不禁让我既充满憧憬又满是困惑:自己这么好的命,为啥还要睡在这土坯盖的房子里,睡在这土坯垒的炕头上?现在才知道,在这个老屋子里住的10年,是我和娘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也是我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每天晚上,娘都凑着黄豆粒大小、闪烁跳动的油灯,一边缝补着全家人的衣服,一边给我讲过去的事情和做人的道理。这间老屋、这个老炕,就是我的启蒙学堂。

爹当时在钻井队当工人,地里的耕种、家里的吃穿,都由娘一个人操持。住在老屋的日子是娘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三年自然灾害,给本就贫穷的家庭带来了难挨的饥荒。娘怀里揣着大姐,手里拉着两个哥哥,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年幼懂事的两个哥哥为了不让娘为难,自己挨家挨户鼓门乞讨。寒风中,幼子那一声声哀求,令娘几度凝噎。这一幕,也成为要强的娘亲一辈子都不愿回忆的片段。20世纪70年代,为了给两个哥哥娶上娩妇,娘又一次跟参一起起早贪黑,和泥摔坯,一口气益起了两座表砖房。80年代,本以为日子会好起来,谁知大哥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击垮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为了给儿子看病,娘向亲威朋友借遍了钱,还卖掉了她珍藏了30年的嫁妆——她的母亲为她精心打制的银饰…

也正是为了还债,一家人又在土坯房中挤了10年,这间老屋在风雨中坚挺到90年代,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老屋拆掉后不久,我就不住在家里,开始给生产队看机井,一个人住在离村子几里外的机井房。哥哥姐姐也都陆续结婚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只有退休在家的爹与娘相濡以沫,互相陪伴。

几年前,爹离开了我们。哥哥姐姐都盖了新房子,他们劝娘离开老宅子和他们一起生活,免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但是,执拗的娘亲说什么也不离开,依然坚守在老屋里,只因这里曾有她亲手筑的爱巢,这里曾是她的孩子温暖的梦乡……

如今,我已离开家乡17年,在北京这个大都市有了温馨的小家,然而每次回到老家,看着满头白发的娘亲,仍会想起小时候那间老屋,总会怀念在老屋住着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步履已经蹒跚却还在为我忙里忙外的娘亲啊,您多么像我生命的老屋,斑驳而又结实,沧桑而又坚毅,为我遮风挡雨,给我温暖和力觉。我就是住在您屋檐下的一只小燕子,白天扑棱着翅膀去觅食,飞得再高再远也忘不了归途。天黑了,雨来了,我便会飞回您的怀抱,钻进了为我筑的巢穴,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围绕在您的身旁。

(选自《光明日报》)

( 1 )文章主要写“我的娘”,但为什么要多次提及“我的老屋”?
( 2 )文章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具体赏析文章中画线的句子。

我就是住在您屋檐下的一只小燕子,白天扑棱着翅膀去觅食,飞得再高再远也忘不了归途。

( 3 )“我”为什么“总会怀念在老屋住着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
( 4 )作者笔下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茶馆(选场)

老舍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他们自带茶叶。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邻近的茶座让了让。

松二爷、常四爷: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

松二爷: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闪过)你要怎么着?

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

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常四爷:(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王利发: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

常四爷:我也得罪了他?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

王利发:(低声说)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找到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常四爷:(往原处走)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王利发:(向宋恩子、吴祥子那边稍一歪头,低声地)说话请留点神!(大声地)李三,再给这儿沏一碗茶来!(拾起地下的碎瓷片)

松二爷:盖碗多少钱?我赔!外场人不做娘们事!

王利发:不忙,待会儿再算吧!(走开)

( 1 )本文巧妙地借助误会推动情节发展,请举例说明。
( 2 )从后文王利发对马五爷的介绍可看出,“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实际上是对常四爷说的,请你写出这句话的潜台词。
( 3 )试比较二德子面对常四爷和马五爷截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二德子的性格特点。
( 4 )简单概括常四爷和松二爷的性格。
( 5 )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四、写作(分值:60分)

芊芊芦苇,拨动了文人的心弦;眷眷亲情,拨动了游子的心弦;殷殷师恩,拨动了学子的心弦……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没有感动的场面,而是缺少一颗仁爱的心。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会有许多拨动你心弦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曾经的记忆已经模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