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9年齐齐哈尔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骗(kuānɡ) 阴(huì) (jié)据 而不舍(qì)
B: 粗(zhuō) 空(lòu) 热(zhì) 面面相(qù)
C: 旁(wù) (xiè)渎 防(dī) (shì)才放旷
D: 职(chèn) 狡(jié) 愿(sù) 根深(dì)固
2、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 ,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3、

下列这段话中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文学作品中自然也不乏很多农民的形象,

A: 鲁迅笔下的闰土本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农家孩子,却因社会因素变得愚昧麻木
B: 叶圣陶笔下的旧毡帽朋友指望着丰收获得更多的收入,但难逃谷贱伤农的悲剧
C: 所以也有了这样一群人,陶渊明笔下不堪赋税压迫的农民,躲进了与世无争、和平安宁的桃花源
D: 更有陈胜不满暴秦的统治,率领一大批农民揭竿而起。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结构,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

③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④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是实用。

A: ④②③⑤①
B: ②③④①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②③①④
5、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 ,以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些,就可以 ,就可以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A: 沿途的风景 看风景的心情 多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 少一种尘世的俗累
B: 沿途的风景 看风景的心情 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 少一些尘世的俗累
C: 沿途的风景 看风景的心情 少一些尘世的俗累 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
D: 看风景的心情 沿途的风景 少一些尘世的俗累 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
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是指物作诗立(完成),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王安石《伤仲永》)
B: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平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D: 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抵挡)有余。(《墨子•公输》)
7、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静谧 云霄 人声鼎沸 迫不急待
B: 戳穿 禁固 妇孺皆知 迥乎不同
C: 矜持 战栗 毛骨悚然 摩肩接踵
D: 羁绊 恣睢 根深蒂固 不可明状
8、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川剧,顾名思义 , 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 江西婺源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年6月24日中考结束的第二天,我校初三学子如释重负 , 开始了愉快的暑假之旅。
B: 看他那惊心动魄的样子,就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C: 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
D: 与横空出世的深圳平安大厦及周边的入些大厦相比,这些建筑统统显得微不足道了。
10、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

碎砚诗(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

正有文章劫;甘辞翰墨缘。

谁能并投笔;抱璞保天全。

注释: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也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犹。③她:保持本色。璞,包含看五的石失。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
B: 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
C: 颔联说得到现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
D: 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
( 2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野有麦场 顾:________

②一狼其中 洞:________

以诱敌 盖: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3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B: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C: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D: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后文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 4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 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 1 )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

( 2 )结合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 3 )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

( 4 )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

①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一笔画出四条连续的直线,把图中的九个点连接起来。

②很多同学费了好大劲也画不出来,原因在于他们总是局限在这九个点的区域内画线,总是觉得只能在点上转折。而只要突破了这两条思路限制,并不难按要求画出来。其实题目本来并没带那两个条件,为什么解题的人却不自觉地给加上了呢?这是人们思维的习惯性在作怪。

③这种思维的习惯性,又称思维定式。人们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各种思维定式的建立过程。所谓熟能生巧的“巧”,实质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某种固定联系。有的同学解数学题、物理题特别灵,有的同学背外语背古文明显比其他人快,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极富灵感,正是因为他们头脑里形成了优势各不相同的思维定式的缘故。可以说,多种思维定式的建立对于同学们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我们对各学科及时人门,有利于深人学习各学科知识,并且为我们将来的成功做好了知识准备。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任何思雏定式都建立不起来,那是很糟糕的事情:早晨起来,先穿鞋还是先穿袜子都要思考半天,可就麻烦了。

④但是遇上类似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思维定式又显出了它另一方面的属性:使人们的思索总是沿着固有的轨道进行,从而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思维定式可以使人工作高效率,但它很难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概念。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突破思维定式的结果。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史丰收的速算法等等,无一不是如此。据说在一般飞机发明之前,很早就有人设计了直升机,但直到定翼飞机飞了几十年,直升机也没能上天。因为根据反作用力原理,螺旋桨转动起来,机舱就要向反方向旋转,坐在里面谁受得了?直到处40年代,这一难题才得以解决,而解决方式却又大出前人意外地简单:给机舱加一条长长的尾巴,端点放置一个向侧方旋转的小螺旋桨。这有点像同学们做几何题的体会,必须加设辅助线才能解的题要难得多,原因在于给原有图形凭空加一条或几条线,是需要一点创造性思维的,而辅助线一旦画上,难题立刻变得十分简单明了。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后人一看都非常简单,活字印刷,有线电报,有什么难的?难就难在第一个把它想出来。一位教授让学生把鸡蛋立起来,谁也办不到,这位教授把鸡蛋一磕,立住了,然后说:“就这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到的。”

⑤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无数定式的建立与突破的历史。因此,我们不但需要建立思维定式,更需要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突破了某种原有的习惯性思维,人们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建立起新的思维定式,人们才能享用这些发明创造的成果。学生了解思维定式的两重性,掌握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的辩证关系,就获得极大收益:既能较快地摸清规律,学好各科知识,又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原理,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基础。教师在不同时候,对不同学生,分别有侧重地引导建立或突破思维定式,才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 1 )“思维定式”的实质是________。(用原文回答)
( 2 )第②段中划线词语“那两个条件”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 3 )选文第③④段依次论述了________和________,作者重点强调的是________。
( 4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5 )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直接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
( 6 )文中已列举了很多突破思维定式的例子,请你再补充一个。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是今年的主旋律。在成功的路上,来不得半点虚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奋斗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作为面临中考的毕业生,你做好准备了吗?

请以“奋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背后的谎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