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河南良华小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 无论是谁,只要他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 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D: 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虚构”。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②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烈。

③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 逐步 反映 过度
B: 逐渐 反应 过渡
C: 逐步 反应 过渡
D: 逐渐 反映 过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4、莫里哀的成名剧本是( )
A: 《装腔作势的女人》
B: 《伪君子》
C: 《吝啬鬼》
D: 《恨世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天安门广场汇演中,张艺谋导演携手“中国现代焰火艺术家”蔡国强合作打造了一场绚丽绝美的焰火表演。
B: 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锦赛中,中国女排的各场比赛上座率极高,显示出人们对中国女排的喜爱可见一斑。
C: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 国庆七十周年振奋人心的阅兵式,极大地促进了百姓对祖国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6、

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⑤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⑥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⑦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④⑥⑤⑦②
C: ①④⑤⑥⑦②③
D: ①⑤⑥④③⑦②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的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 能否准确地解释粉丝文化的内涵,是正确树立青少年价值观的关键问題。
D: 国庆节前夕,南宁市许多商家开展商品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8、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烙印 探求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B: 依赖 频危 精巧绝伦 轻而易举
C: 萧索 鄙夷 行之有效 通霄达旦
D: 经典 尝试 粗制烂造 重蹈覆辙
9、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

的经典名作, 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我们从中不仅能 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 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 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 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 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10、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颓废 断章取意 惊心动魄 心无旁鹜
B: 凭吊 孤军奋战 良师益友 涕泗横流
C: 殒落 不屈不挠 言行相顾 敬业乐群
D: 谀词 化为无有 无与伦比 脑羞成怒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 2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鸣机夜课图记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授四子书数句。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儿怠,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母授四子书数句

________

儿幼不能执笔

________

③无误,乃

________

④与轧轧相

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抱铨坐膝上教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 旋复持儿泣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C: 儿怠,少加夏楚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 解衣胸温儿背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4 )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折扇

赵珩

①中国人对折扇的喜爱已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值,将其视为集多种艺术审美的工艺品,同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自明代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有收藏扇子的嗜好。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四十三种,成扇或扇页的收藏多达数百种。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数量也颇为可观。读《红楼梦》,贾赦给人最恶劣的印象是巧取豪夺石呆子收藏的古扇数百把。石呆子收藏扇子大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反复鉴赏取舍,方能收集数百把精品,他把那些扇子视为性命,一旦为贾赦霸占,竟致家破人亡。

②我们今天看到的折扇究竟起于何时?历来有很大的争议。一般认为折扇是始于宋代,或说是日本传入,或说是高丽传入,但折扇在宋代已经出现,基本上是没有疑义的。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当属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对折扇做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从日本、高丽传入之说,多因日本、高丽使臣常常以折扇作为向宋元朝臣通谊的“私觌物”,也即见面礼。这种由使臣进贡或馈赠中国君臣的小礼物,从宋代至明代皆有之。直到明代永乐中,“朝鲜进折叠扇,上喜其舒卷之便,命工如式为之,亦谓之撒扇”。因此可以说折扇的普及当在明代初年才开始,而明以前文献中所提到的扇,基本上说的是竹扇、羽扇、蕉扇和纨扇之属。

③以团扇为载体的绘画法书,自明代中叶开始转向折扇。除了职业画家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将题写、书画扇面视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风尚,甚至广及僧道闺阁、商贾市井。纵观明清绘画史,扇面的比重不可忽视,虽然其创作空间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凡工笔写意、皴擦点染无不展现其间,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传神其上,由此成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式。古人重法书,绘画次之,因此总以法书为正面,而以绘画为背面。按照通常的规矩,一柄折扇以一书一画为宜。

④自明代至清初,一般来说是文人画家创作于扇面,而能工巧匠施技于扇骨。直扇骨的材质也更趋于多样化,从一般的方竹到湘妃竹、凤眼竹、桃丝、乌木、檀香、黄花梨、鸡翅木、紫檀、楠木,直至金漆、螺钿等工艺和象牙、折扇是舶来品,那么一经中国文化的浸润,也会发挥到极致。而扇骨的镌刻也是由名家或书或画,定稿后再经名家操刀镌刻,或者说是对扇骨的再度创作。在镌刻扇骨的名家中,既有专门的民间匠作高手,也有本身就是书画家的文人雅士。从清末的赵之谦、任伯年、陈宝琛,到民国时期的张大千、王梦白、汪慎生、张伯英、于右任、齐白石等,无不在 扇骨上进行书画,到今天不少已成为绝品。

⑤戏曲舞台上的不同人物,都会以扇子作为辅助道具,增添舞台审美效果,生旦净丑都有使用。生行中以小生使用最多,显示其风流倜傥;老生执扇,则表现一种安详与闲适。武生用扇的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艳阳楼》高登使用的大折扇,长约三尺许,展开硕大,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桀骜与霸气。旦行用扇有一定的讲究,端庄者多用小型泥金彩绘的折扇,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牙柄泥金折扇。丑行中的文丑、方巾丑也多使用折扇,但却开合动作较大,合拢时以扇柄指指划划,甚至将扇子插入脖领,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恶俗。

⑥时过境迁,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空调冷气普及,即使在三伏溽暑,也能达到“不知寒暑之切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随之变化,折扇作为用具和佩饰已经愈来愈远离了现实生活,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却很难令人忘怀。我怀恋那折扇,怀恋那渐渐逝去的优雅。

(选文有删改)

( 1 )文章开头提到贾赦巧取豪夺石呆子的古扇,运用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文章②—⑤围绕折扇主要写了哪三点内容?(每空15字以内)
( 3 )第②段划线句子的划线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因此可以说折扇的普及当在明代初年才开始,而明以前文献中所提到的扇,基本上说的是竹扇、羽扇、蕉扇和纨扇之属。

阅读《敬业与乐业》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甲】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 1 )引用朱子的话,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说,应该是( )

A: 比喻论证
B: 道理论证
C: 对比论证
D: 举例论证
( 2 )对“甲”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俗人眼里,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学理上讲,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B: 在俗人眼里,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学理上讲,却有高低贵贱之分。
C: 无论在俗人眼里还是从学理上讲,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无论在俗人眼里还是从学理上讲,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有高低贵贱之分。
( 3 )体现本段文字论点的一句是( )

A: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B: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C: 第一要敬业。
D: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死不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