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平潭岚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映,使更多影迷们开始关注影片的原著到底是什么样的。
B: 语文课程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培育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 天府仁寿大道的开通拉近了成眉之间的时空距离。
D: 青少年不但要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而且要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表示会加大力量生产好产品。
B: 只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紧握团结合作这个最有力武器,人类才可能彻底战胜疫情。
C: 通过实施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D: 巴中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

下面语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立刻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C: 有人从楼上往下扔垃圾,一位行人正好路过,怒气冲冲地冲楼上喊:“谁这么缺德啊!”
D: 提到自己的母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4、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妖(ráo) 褓(qiǎnɡ) 哑(yīn) 心无旁(wù)
B: 进(pián) 渎(xìe) 落(yǔn) 强不舍(ɡuō)
C: 智(ruì) 尽职守(kè) 扶(yī) 气吞牛(dǒu)
D: 笑(chī) 睢(zì) 拮(jù) 怒不可(è)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niànɡ) 唱(hè)  石(jié)   静(mì)
B: 清(chénɡ) 憔(cuì)   蓄(chǔ)   笑(nì)
C: 告(jiè) 卖(nònɡ)  黄(yùn)   心(xù)
D: 整宿(xiǔ) 粗(kuànɡ)   芽(nèn)   发(jì)
6、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 公路上煤渣满天飞,遇到雨水天更是泥泞不堪,让人深恶痛疾
B: 2014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代步车粗制滥造 , 无人监管,不用上牌,导致事故频发。
C: 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
D: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 , 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7、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 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 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下列哪个不是作家鲁迅笔下的人物?( )
A: 孔乙己
B: 华老栓
C: 小福子
D: 阿Q
9、

选出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 天上的云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 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C: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10、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虽然没有那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那繁荣茂盛的绿,
;人们置身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满年轻的激情和活力。正是因为如此,解体案绿叶无穷碧的夏日枫林更值得赞美。
① 透露着的却是一种苍劲的风骨 ②涌动着的却是一种青春的朝气
③奔腾着的却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④展现着的却是一种优美的情韵

A: ②①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 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 1 )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____的态度。
( 2 )《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做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①。北兵②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③之费也。'"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人皆怜之。丙子正月旦日,北军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乡曲人皆能言之。

(二)

杨业,并州太原人。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后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注释】①倅:副的,这里指副知州。②北兵:元兵。③瘗:葬。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仍祀(被)
B: 人皆之(同情)
C: 上我厚(对待)
D: 讨贼捍边以报(希望)
( 2 )对文中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B: 后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C: 后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D: 后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

②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 4 )面对敌兵的进逼,蹇材望与杨业的具体表现完全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桂圆真的如此神奇吗

①桂圆是一种很方便储存的水果,新鲜吃水嫩甜润,晒干后还可以在冬季食用。有不少商家制作了含有桂圆成分的保健品,这些商家大多声称桂圆可以治疗高度近视、改善记忆、预防失眠,甚至还能抗癌。桂圆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

②作为一种水果,人们首先会想到的营养素一般是维生素C。很多相关宣传也声称,桂圆“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是苹果的几倍。要知道,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算是很低的,通常只有4毫克/百克左右,新鲜桂圆中的维生素C约为43毫克百克,干桂圆则只有12毫克/百克。虽然桂圆的维生素C含量确实是苹果的很多倍,但这个量放到水果大家族里依然并不突出,我们所熟悉的猕猴桃(有些品种维生素C的含量达300毫克/百克)、草莓、鲜枣等都比它多,而用桂圆跟苹果对比,就好像乌龟跟蜗牛比谁跑得快一样。

③除了维生素C,科学家还从桂圆中提取出了一些活性多糖,如鼠李糖等。虽然有些研究发现这些多糖有一定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也都是集中在细胞实验和动物研究,距离证明对人体有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④当然,很多宣称桂圆具有保健功效的说法并不只是提到维生素、多糖这类普通的营养成分,他们看重的是那些“抗氧化”的成分。的确,有一些研究发现,桂圆中含有抗氧化物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如单宁、鞣花酸等。通常,纯桂圆汁中总多酚含量为50毫克/百克。科学家也对这些抗氧化物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抗氧化物质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但这只是初步的研究结果,而且基本都是动物实验或者细胞实验,并不能证明对人体抗癌有效果。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水果都含有抗氧化物质,桂圆中的抗氧化物质也算不上什么“特色”。

⑤那么,桂圆是否能治疗高度近视呢?一些研究发现,桂圆中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的确有利于视力健康。因为,视觉形成的最初步骤是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光信号刺激,当存在大量自由基时就会发生过氧化连锁反应形成活性氧介质影响感光细胞的膜结构,导致感光细胞凋亡,影响视功能。花青素等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能够保护眼睛的微血管,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有加速视紫质再生的能力,而视紫质正是良好视力不可或缺的物质。不过,目前的研究主要也是集中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而且,这里只是清除自由基,改善眼睛健康,跟治疗高度近视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⑥桂圆治疗失眠、改善记忆的说法,其实也是对现有研究结果的过度演绎。在前期的实验室研究中,人们确实发现桂圆提取物表现出了一些改善大脑活动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改善大脑活动和“治疗失眠”“改善记忆”可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这只是动物和细胞研究的结果,在进行足够多的临床研究验证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事儿是不是真的靠谱。

⑦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少量吃抗氧化物质是安全的,但多吃可能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不少针对抗氧化物质的研究发现,当少量抗氧化物质作用于人体时能够起到健康促进作用,但是,当剂量过高时会出现不良影响所以,不要以为抗氧化好就任性地大量食用。

⑧在很多商家的宣传中,桂圆还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健康功效,比如促进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美容、延年益寿等。不过,这些说法虽然很流行,很多人也说得头头是道,但其背后的研究证据也都是不够充足的。

⑨总的来说,桂圆的各种“保健功能”现在还停留在假设和“可能”的阶段。多吃蔬菜水果本是一种健康习惯,吃点桂圆也是不错的,但它毕竟只是健康饮食中的一小部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效。想靠桂圆来治疗高度近视和失眠,可能只会竹篮打水。碰到到宣传夸张的桂圆保健品时,也要多留心,避免上当。

选自《百科知识》)

( 1 )请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 2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 3 )请结合下列加点词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①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水果都含有抗氧化物质,桂圆中的抗氧化物质也算不上什么“特色”。

②想靠桂圆来治疗高度近视和失眠,可能只会竹篮打水

( 4 )因为学习紧张,小明的眼睛近视度数增加,还经常失眠,妈妈听说桂圆可以治疗高度近视和失眠,就准备买一些桂圆来治疗。结合文章内容,你准备怎样对他妈妈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世上最温暖的花

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娇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3期

【乙】

棉花!棉花!

①什么样的词,无论如何也没法大声念出来?

②是棉花。

③你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地说出来——棉花!棉花!

……

④母亲和几位阿姨各占据被子的一边,专心致志地忙活着,银针闪烁,长线飘飘,她们看上去强壮、结实、胯骨宽大,头发和乳房却日渐干枯荒芜,这是无尽的生育和劳累所致。缝被子时,她们把身子低伏下去,像对棉花表达虔诚的敬意,又像满心满怀去拥抱棉花。她们圆润、臃肿,铅华褪尽,是另一种棉花。

⑤人们热情歌颂这世界的山川河流、名花异草,高声赞美这个世界的飞扬、伟岸和多姿多彩,可有谁会注意到它的底座——棉花?正是棉花给予这世界广大的慈悲、安宁和贴心贴肺的温暖,但没有人会常常想起它,偶尔一次在逆境的寒风中裹紧棉袄拥一拥被子想起了棉花,也没法大声赞美放歌抒情,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说出来——棉花!棉花!

——摘自《散文》2006年第2期

( 1 )思考文题:①甲文文题“世上最温暖的花”有何含义?②乙文文题为什么连用了两个感叹号?
( 2 )理解词义: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甲文第④段划线词语“有了着落”含义的理解。
( 3 )赏析语句:甲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做点赏析。
( 4 )分析结构:虽然乙文中间删减了几个段落,但仍能看出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请具体说明。
( 5 )探究写法:作为抒情散文,甲乙两文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请说说两文中的“棉花”分别象征了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藏在心中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留恋你的一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