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陆丰市碣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粗糙 乱篷篷 不懈置辨 咬文嚼字
B: 隐匿 橄面杖 无缘无故 提心掉胆
C: 窒息 天灵盖 转瞬即逝 影影绰绰
D: 颓唐 破夹袄 千军之力 无精打彩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酿(liàng) 吝啬(lìn) 菡萏(hán) 咄咄逼人(duō)
B: 气概(kài) 蝉蜕(duì) 秕谷(bì) 淅淅沥沥(lì)
C: 纯粹(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拈轻怕重(niān)
D: 女娲(wā) 痒酥酥(sū) 御聘(pìng) 骇人听闻(hài)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B: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四十年后,我国作家莫言也获此殊荣。
C: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在作品《威尼斯商人》中成功塑造了“吝啬鬼”夏克的形象。
D: 《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七人巧下蒙汉药,智取了武松押送的生辰纲。
4、

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非机动车闯灯屡见不鲜 , 不少机动车驾驶人表示,交通事故的产生很多情况下是非机动车闯灯所致。
B: 据交警介绍,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首先对自身安全威胁很大,但不少非机动车驾驶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有能力信心百倍地穿行人流。
C: 据观察,该路口等灯行人寥寥无几 , 一男士看到红灯时停下脚步,而其妻子斥责道:“磨蹭什么?你等嘛!”
D: 盐城市公安局在人流如织的解放路路口举办了“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日活动。在活动现场,许多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参与互动,气氛十分热闹。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欣赏动人的景色,莫如去北海。 。宛如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画。

①琼岛高拥,堆砌成一座玉山

②湖面结成厚冰,变成一面大圆镜

③尤其是五龙亭,更显得玲珑剔透

④山上的老柏,被雪衬成了黑色

⑤北岸的楼阁树林,全成了玉琢的

⑥若由北岸看南岸,就更有趣了


A: ①④②⑤⑥③
B: ⑤⑥②③①④
C: ②③⑥①⑤④
D: ②⑤③⑥①④
6、

下面对作者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对小沃尔夫的安慰,又是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全诗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调。
B: 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项链》一文塑造了一位爱慕虚荣,“一夜欢乐换来十年艰辛”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
C: 茹志鹃,生于1925年,卒于1998年,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百合花》塑造了一位热心好客的新媳妇的形象。
D: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是苏轼的老师,《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环境及太守与客人游览醉翁亭的经过,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7、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 ③①⑥⑤④②
B: ⑥③①⑤②④
C: ③⑥①⑤④②
D: ⑥①③⑤②④
8、下列选项中解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安静。
B: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 响晴:响亮的声音,晴朗的天空。
D: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9、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到发射区,意味着“神十”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删去“随着”)
B: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 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
C: 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
D: 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年初,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热浪滚滚,而英国却持续遭受严寒的灾难。(“灾难”改为“侵袭”)
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
A: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句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B: 学写议论文,要避免态度不明确、论说范围过宽、语言不简洁等毛病。
C: 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现代诗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D: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准备东渡黄河时写下了这首词,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1 )一、二句写出了当时环境怎样的特点?

(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都写到鸟鸣,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比较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不亦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________

③吾三省吾身:________

不习乎:________

⑤可为师矣: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3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你知道哪些?写出来个与同学分享。
( 4 )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对你的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秃的梧桐
①——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②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③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④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⑤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⑥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⑦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⑧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⑨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⑩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⑪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 cùi (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g 1óng(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⑫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⑬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⑭——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⑮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⑯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⑰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⑱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选自苏雪林《绿天》)

( 1 )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 2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 3 )文中第⑪⑫段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

( 4 )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俭以养德

张玮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要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为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思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来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客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俭以恭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04期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 2 )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 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最后一课》
D: 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俭以养德”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鲁迅先生收藏了藤野先生订正过的讲义,因为这些讲义中留存了许多记忆。在你的学习经历中也有许多记事本、作业本、改错本、课堂笔记本……那些大大小小的本子上,记录着你的生活,寄托着你的情感,见证着你的成长,承载着你的梦想……

请你将“那 本上,满是回忆”补充完整,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不能使用试卷中的素材:(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爱到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