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ɡ) 妖娆(ráo) 佝偻(ɡǒu) 亵渎(dú) B: 惊骇(hài) 游弋(yì) 宽宥(yǒu) 麾下(huī) C: 恣雎(zì) 嗤笑(chī) 栈桥(zhàn) 箴言(zhēn) D: 停滞(chì) 豢养(huàn) 绾发(wǎn) 箪食(dān)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张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每节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学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因此他的课特别受欢迎。B: 赵女士在几家大医院都没有治愈的感冒,被这个小诊所的大夫治好了,这真可谓妙手回春啊! C: 北国的春天姗姗来迟 , 当江南遍地桃李笑春风的时候,塞北依然是“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景色。 D: 包头是一个倚山濒水的城市,向北是峰峦鳞次栉比的阴山,向南是波涛汹涌、曲折回环的黄河。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杭州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秀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B: 这次人事调整,要严肃纪律,对那些媚上欺下、跑官要官者要坚决给予处理。 C: 阅读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 , 只注重一句一段的局部,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 D: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
4、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一方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短篇小说大师。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 D: 《乞丐》中的“我”对待乞丐并非一般的施舍,而是以真诚、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乞丐,以高贵的精神理解乞丐。 |
5、 | 根据注音,用多音字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涨价涨红涨水头昏脑涨 B: 笼罩囚笼笼统烟笼雾罩 C: 和面和谐和气一唱一和 D: 模子模板模具大模大样 |
6、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狭隘/洋溢 贮蓄/伫立 殉职/不徇私情 荒诞不经/垂涎欲滴 B: 滑稽/狡猾 粗犷/空旷 掺和/随声附和 恶语中伤/中规中矩 C: 嘹亮/瞭望 干涸/禁锢 差别/参差不齐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D: 嗔怪/缜密 蹒跚/栅栏 遐思/瑕不掩瑜 莽莽榛榛/日臻完善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B: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C: 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D: 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某景区用“纣王妲己”做宣传,真是哗众取宠 , 自毁长城。 B: 雕梁画栋的古戏台,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C: 小明写完作业,关了灯,蹑手蹑脚地上床睡觉。 D: 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我面前。 |
9、 |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荆门市教育局积极开展“放眼看世界,我与‘一带一路’”。各校踊跃参加,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B: 这次成功演示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讯,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 C: 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 D: 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是否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B: 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是文字的集合体。 C: 无从得到这种受用的原因是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造成的。 D: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才能接触到作者的意境。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感遇①(其一)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 1 )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 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 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 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 2 )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①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②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③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④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返。 【注释】①媪(ǎo):老妇人。②阕:止息,终了。③扣:问,询问。④鼓:弹琴。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①以弹絮为业 ________ ②酷类其声耳 ________ ( 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杰出琴师的教授。 B: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不同琴师的教授。 C: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不同的人教授琴技。 D: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其他的人教授琴技。 ( 3 )文中从侧面表现乔山人“善弹琴”的语句是“________”。 ( 4 )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
驿路梨花
彭荆风
①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②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③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④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⑤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⑥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⑦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⑧“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⑨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⑩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 1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的刘根生《“第二”的价值》,完成下列各题。
①一教授在课堂上问: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又问:世界第二高峰呢?台下一片沉默。这种“记得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当元帅。当我们不能成为“第一”时,是否甘为“第二”?“第二”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自然界中,在胡蜂凭借“身高马大”袭击蜜蜂蜂巢时,一只工蜂会冲上去死死缠住它,更多的工蜂则会紧跟而上,工蜂最终靠集体力量战胜胡蜂。第一只冲上去的工蜂格外可敬,但其他工蜂的壮举同样可贵。毫无疑问,正是众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③“风行草偃,从化无违”,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江苏南京,听到电台播发有人抢劫奥迪车的消息,多名出租车司机协助警方围追堵截,成功将涉案车辆拦截。四川遂宁,看到有人抢劫,前后多人追了上去,终使抢劫者无路可逃。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拒绝用剩油炸油条,他带了这个头,越来越多的油条店不再重复使用剩油,“良心经营”之风蔚然。无数事实表明,正义所以能战胜邪恶,光明所以能战胜黑暗,善美所以能战胜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④许多时候,意义远比名次更重要。在自行车队中,有“破风手”和“冲线手”的角色区分:“破风手”在比赛中负责冲破气流,为紧跟其后的“冲线手”减轻空气阻力,临近终点时,体力相对充沛的“冲线手”奋勇冲刺,为车队争取冠军。无论是“破风手”,还是“冲线手”,名次虽不同,但各担其责,各出其力,贡献不分大小。在社会风气的形成、道德价值的引领中,没有“破风手”的引领就缺少目标和方向,没有“冲线手”的跟进就难以形成趋势和力量。
⑤做“第二”当然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正向价值的选择。择其善者而从,择其不善而改,向着正能量靠拢。“上梁”歪则跟着歪,别人送礼请吃自己也不闲着,这样的盲从只会使得违纪违法绵延不断。如果第一人挤占生命通道,众多“第二人”视其不善而不从,生命通道又怎会屡屡出现被挤占的局面?如果第一个人哄抢交通事故中散落的物品,“第二人”站出来制止而不是抢得更猛,是不是就能隔断哄抢的传播链?正是诸多“第二人”择定的价值,共同熔铸出道德向上拔节、人心砥砺前行的中坚力量。好风气要靠每个人来坚守,每道“梁”都顶得住,无论是政治生态还是社会风气,才不会出现裂痕和塌方。
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生一世,做何种人,成何种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环境,见贤思齐、起而行之都是难能可贵的进取态度。只要有颗向善上进之心,第几又何妨?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日 第4版)
( 1 )第①段中叙述了教授的课堂提问,有哪些作用?( 2 )简要分析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有人认为,第⑤段如果删去并不影响论证效果,你的观点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你所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这里有你走过的路,有你牵挂的人,有你做过的梦……这座城总有一些人让你挂怀,总有一些事让你回味。
请以《爱上一座城市》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完成作文,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要求:工整、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