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有语病的句子是( ) A: 历史悠久的福鼎双华村畲族“二月二”会亲节,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 福安文物专家认为,新出土的税务告示铭文碑见证了下白石昔日的繁荣和历史的变迁。 C: 霞浦海岛乡部分渔家乐发挥微信的宣传作用,开展扫码关注送菜品,吸引了很多顾客。 D: 随着宁德市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清明节车流总量有明显增加。 |
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小说家吴敬梓。B: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写诸侯之事,其中也包括对诸如长勺之战等著名战例的精彩描述。 D: 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
3、 |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春节,乃一岁之首。春节,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的一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燃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B: 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猜灯谜等。 C: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节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等。 D: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
4、 |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 , 自编自演了许多有趣的课本剧。B: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 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 , 自暴自弃。 D: 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
5、 | 指出下列各句中标点有误的一项( ) A: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B: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C: 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D: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
6、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乌黑的浓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B: 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C: 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启发很大。 D: 这句话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呵。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我市中心城区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B: 中日关系能否走向正常化,取决于日本政府是否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C: 部分学者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较多。 D: 在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高亢的声音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澎湃 澜语 芳草萋萋 鞠躬尽萃B: 筹画 仰慕 亦复如是 妇儒皆知 C: 荒谬 延绵 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D: 踌躇 宰割 契而不舍 杂乱无张 |
9、 | 下面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由于作者当过多年中学语文老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B: 这次考试,王小明又名落孙山 , 在班上排倒数第一。 C: 他办事公道,不偏不倚 , 深受群众爱戴。 D: 我早就去信相邀,没想到他今天才来,真是不速之客。 |
10、 |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B: 四大吝啬鬼分别是法国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俄国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法国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孔丘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D: “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句话属于并列复句。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望江南① 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
课外阅读。 史称颜真卿①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 (注释)①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刚而有礼 ________ ②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 ________ ③观其赴火骂逆________ (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 (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 B: 颜真卿是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 C: 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 D: 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 ( 4 )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不以姓名称 ②生平善正、草书 ( 5 )“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这不禁让人想起《管子》中关于“国之四维”的论述,即“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你知道这“四维”是哪“四维”吗?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放烟花
李娟①
①阿克哈拉②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人,所以汉族的旧历年似乎很多年都不曾正经地过过。
但今年却第一次决定认认真真过个年。于是我从城里买了几个大大的烟花,想在大年三十也热闹一下。五百多公里的路,倒了三回车。
②回想一下,长这么大,还从来不曾放过炮仗烟花这些玩意儿。小的时候看邻居家孩子玩,并不特别向往。长大后,更没啥感觉了,反正我们家又从来不过年的。再说了,花那么多钱买回来,点燃后“砰砰”几下就烟消云散、一地碎纸——实在不划算。
③但这一次却不知想到了什么。从来都没过过年,却突然那么想过年……莫非,年岁不饶人?
④吃过饭,还兴致勃勃看了春晚——很多年来这也是第一次。然而电视屏幕上的噪音与雪花点势均力敌,看这样的电视,除了视力外,还得运用非凡的想象力。后来实在忍受不了了,索性关了电视,决定开始放烟花。
⑤没有月亮,外面漆黑一团。但星空华丽,在世界上半部分兀自狂欢。星空的明亮与大地的黑暗断然分割。站在院门口,一点也看不到村子里的其他房屋。没有一点灯火。这时候村子里的人都睡下了吗?
⑥我妈打着手电筒照着我,看着我踩着墙角的柴禾垛把烟花小心放到黑乎乎的屋顶,插在积雪里。又递上来几块石头,让我抵住烟花,怕它喷燃的时候会震动翻倒。四周那么安静,我没穿外套,冻得有些发抖,牙齿咬得紧紧的,却非常兴奋。
⑦接下来我们开始商量由谁来点燃。因为都没干过这种事,还有些害怕。讨论完毕,我们都冻得抖抖索索的了,加之害怕,打燃火机后好半天才能瞄准导线。
⑧烟花一点问题也没有,和曾经看到过的一样,一串串缤纷闪亮的火球从那里迸出,高高地冲向漆黑的空中,然后喷爆出一道道金波银浪。四周寂静无声,白雪皑皑。这幕强烈的情景不但没有撕破四周的寂静,反而更令这寂静瞬间深不见底。不远处的荒野在烟花的照耀下忽明忽暗,更远的地方,沙漠的轮廓在夜色中脉动了两三下。
⑨时间非常短暂,我赶紧进房子去拉外婆。外婆走得太慢,等拄着拐一步一步挪出门,都已经结束了,只看到残落的星星点点碎花最后飞溅了两三下。尽管这样,她也很高兴,惊叹了好几声,然后赶紧躲回屋子。外面太冷。
⑩我开始点燃第二个烟花筒。这回这个是喷花,彩色的火花像喷泉一样滋啦啦地四面乱溅,还甩得噼里啪啦直响,特别热闹。我和妈妈并排站在雪地里仰着头,看着烟花什么也不顾地挥霍着有限的激情。这烟花之外,是四面八方茫茫无际的荒野沙漠……我们是在戈壁腹心,在大地深处深深的一处角落里,面对着这虚渺美好的事物……若有眼睛从高远的上方看到这幅情景,那么这一切将会令他感到多么寂寞啊!
⑪同上回一样,外婆好容易走到大门外,又只看到了点尾巴。于是我不许外婆回去,让她在雪地里等着,当着她的面点燃第三个烟花。
⑫火光中,才看清院墙外黑暗中的高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两三个人,正静静地仰头凝视着这幕绚烂的——对阿克哈拉来说根本就是“奇迹”般的情景。我认出其中一个女人是我们的邻居,她穿着破烂的长裙,裹着鲜艳的头巾,笔直单薄地站在那里,我在瞬间看到她宁静冷淡的大眼睛在烟花的照耀下是那样年轻。
⑬远处有一两幢房子的灯亮了,有人正披着衣服往这里走。但这一次同样很快就结束了。我只买了三个烟花。再也没有了。他们又站了一会儿,等了一会儿,低声说了几句话,才安静地消失在黑暗中。
⑭谁知到了第二天,从荒野散步回来,遇见的人都会由衷地赞美一声:“昨天晚上,你们房子那里好漂亮啊!”
⑮真让人纳闷,深更半夜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看到呢?
⑯甚至,连住在河对岸的老乡套着马爬犁子来我们村里买东西时也这么说:“昨天晚上你们那里真漂亮啊!你们过年了吗?”
⑰别说,这还真是阿克哈拉第一次有人放烟花呢!明年我再也不买这种便宜货了,一定要买那种最高最大的,可以看好长时间的。一定要买好多好多,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
(选自李娟《我的阿勒泰》,文章有改动)
【注释】①李娟:女,作家,籍贯四川,长期生活于新疆阿勒泰地区。②阿克哈拉: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个小村子,居民主要为哈萨克人,说哈萨克语,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宗教节日,而汉族的旧历年(春节)并非他们的节日。
( 1 )文中写到了三处“第一次”,分别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2 )阅读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划线词表达的情感。①站在院门口,一点也看不到村子里的其他房屋。没有一点灯火。这时候村子里的人都睡下了吗?
②火光中,才看清院墙外黑暗中的高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两三个人,正静静地仰头凝视着这幕绚烂的——对阿克哈拉来说根本就是“奇迹”般的情景。
( 3 )在放三个烟花的过程中,除了烟花本身的美,“我”每次都有不同寻常的发现,请阅读第⑧—⑬段并概括这些发现。( 4 )文章第②段说“我”小时候对放烟花并不向往,长大了更没感觉,而且觉得实在不划算,最后一段却说明年一定要买“好多好多”“最高最大的烟花”,“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你觉得这两者矛盾吗?请简述理由。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和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 1 )文中划线的句子表达效果一般,请你修改并说说修改的理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你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④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