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德安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致 芦荟 不逊 诘责
B: 繁衍 茁壮 疲惫 工课
C: 私塾 严厉 淡泊 狗吠
D: 杂沓 嗜好 筑巢 咳嗽
2、下列句子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
B: 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 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D: 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近期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温,让两国经贸的一些热点问题再次引发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B: 大众喜爱诗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蕴含着独特的语言魅力。
C: 无人机广受青睐,成为人们新的科技宠物,它最大的用途主要是航拍。
D: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让我们领会到众多名人的风采。
4、

下面诗句没有采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B: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C: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D: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5、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愿为鞍马   市:买 东买骏马     市:集市
B: 出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 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 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     强:有余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 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 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D: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7、

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B: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地记叙了登山队员们突击珠峰峰顶的全过程。
C: 本文是一篇新闻的节选,报道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路登上珠峰的创举。
D: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峰景色,给人美的享受。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需要清点现有防护物资,做好物品使用计划()规划房间各类区域,设置污染区、清洁区、生活区;了解当地医院现状……”一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说()能想到的一定做到,能做到的一定做好,这是对武汉人民负责,是对援鄂工作负责()


A: , ,“ 。”
B: , :“ ”。
C: ; ,“ 。”
D: ; :“ ”。
9、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朵红莲,被那繁(mì)的雨点,打得左右(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台阶去,也无法可想。
B: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运动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ào)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shà)那。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nèn)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hè)着。
D: 只听咯(kā)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qiàn)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nì) 禁(kù) 周(jì) 无消息(yǎo)
B: 蛮(hèng) 热(zhì) 酒(sì) 首低眉(hàn)
C: 吹(xū) 农(diàn) 不(xùn) 深痛疾(è)
D: 责(jié) 留(zhì) 和(ǎi) 广无垠(mà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请问“塞下秋来风景异”“异”在何处?

( 2 )请说出这首词作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其筋骨(________)

②曾其所不能(________)

③法家士(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1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B: 文章第2段,从反面到正面,从国家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晰。
C: 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一地拾不起的乡愁

唐宝民

①1998年秋天,怀揣着一纸录取通知书,我离开了那个生长了近二十年的小山村,到千里之外的一所大学报到。以后的岁月里,求学、工作、流浪……我离故乡越来越遥远了。在一个明月朗照的夜晚,在遥远的异乡,我再次读到席慕蓉的那首《乡愁》:“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那一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蓦然了悟,无论我走多远、走多久,都永远无法走出故乡的怀抱。

②前些天,电视台报道了一个老年人,17岁时闯关东来到东北,从此再也没回去过。今年他86岁了,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最后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但他已经无法行动了。电视台立即与老人故乡的媒体联系,故乡的电视台派记者专程到老人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拍了很多张照片,还为老人准备了一捧家乡的黄土。当记者带着这捧土赶到老人家里,老人泪流满面……几天后,老人无憾地离去了。

③生命中曾有过一段流浪的日子,有漂泊,就会有乡愁。漂泊在外的游子,乡愁的感觉是最为深切的。身在异乡的孤独令人迷茫,迷茫的感受,与苍凉、落寞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旅况萧瑟的意境,弥漫着浓浓的客愁异乡的况味。那年秋天,我流浪到淮北的一个小镇,黄昏的薄暮轻卷着雁影,经霜的红叶已经开始惜别枝头,雁鸣日暮里,愁起绿波间,“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那一刻,我忽然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那些曾经的年少岁月,以及与故乡有关的所有往事。那天晚上,我在笔记本上抄下了这样的诗句:“瞬息的欢乐也许会成为永久的愁思,过去的追忆只能增加心中的苦涩,黄叶飘零啊,告诉我岁月在流逝,唯对故乡的爱使我感觉到了春的气息。”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人崔颢的这两句诗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内心的寂寞孤独,家乡在哪里的困惑更牵惹出了客子的千古愁思;“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的这段话,从文化的高度上对乡愁的理念进行了解读。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写满了对故园的思念。席慕蓉诗中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就那么挺立在记忆中,永不老去;而我心目中的乡愁,则是一坛老酒,时间越久远越浓郁。

⑤任何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都怀有很深的感情,那是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很多人,又不愿回到故乡,因为故乡的变化,让他们感到陌生。身在故乡,他们却觉得自己仿佛又是个过客,驻足片刻后,便赶紧逃离。可出来后,又想着它,结果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乡愁是挥不去的思念,是记忆中一首古老的歌谣,是想家时扑簌而下的泪滴……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能让我找到一种灵魂的皈依感,在我的生命中,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空间地域的存在,它还是我永恒的精神家园。

⑥故乡伸手可触又遥不可及。

( 1 )第①段写“我”读席慕蓉的《乡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根据第②段中“一个老年人”最后的愿望,你认为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 3 )第③段抒写了“我”怎样的愁绪?
( 4 )第④⑤段画线句中的“时间”“空间”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5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余光中: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

余光中所说的“乡愁”和本文中的“乡愁”有什么不同之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欢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部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锐、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不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④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zhì)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⑤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收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 1 )作者在这篇演说中,是从________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多选,填序号)( )
A: 外貌
B: 作品
C: 勇气
D: 才气
E: 喜好
( 2 )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的行列”,请你以第②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品质。
( 3 )阅读第③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 4 )第④段中作者侧重从哪个方面对莫泊桑的作品进行评价?
( 5 )从莫泊桑的生命历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一)题目:留住心中的那份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恰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要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出乎预料之外的人、事、物。高兴的、悲伤的、惊讶的、陶醉的……这一个个的意外,可能充满了戏剧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这一个个意外,又似乎是情理之中,引发我们深沉的思索。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意料之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