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建德市新世纪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永(juàn) 愚(méng) 欺(wū) 泥(nìng)
B: 巨(chuàng) 滟(liàn) 集(wèi) 峋(lín)
C: 息(qī) 裂(jūn) 山(lán) 然(yí)
D: 颈(píng) 女(gōng) 红(guì) 巴(niān)
2、

下列没有围绕画线句论述的一句是( )
学习要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A: 古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 “水滴”和“绳锯”的力量可谓小矣,但是经常不断地朝着一个目标去“滴”,去“锯”,最终会收到“石穿”“木断”的效果。我们学习上要打好基础,也必须有这种精神。
C: “满招损,谦受益”,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
D: 只要坚持不懈地下功夫,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基础是一定可以打得坚实的。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沈星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 , 既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B: 近阶段,毒生姜、镉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 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成城志,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D: 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4、下面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 ①这样的话,亏你说得出口。 ②这样的话,亏你说不出口。
C: 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否则他是不会来的。
D: ①他缺乏经验,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②他缺乏经验,工作难免不出现一些错误。
5、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相形见绌
B: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家徒四壁
C: 器宇轩昂 神密莫测 莫衷一是 孤苦伶仃
D: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千山万壑 长吁短叹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丧(bēn) 唐(tuí) 解(pāo) 悄幽邃(chuàng)
B: 扁(zhā) 色(jué) 味(xìng) 心满意(chèn)
C: 蛮(hèng) 遒(jìng) 地(xué) 滋暗长(qián)
D: 形(hú) 陌(qiān) 空(lóu) 首低眉(hàn)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 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联欢晚会开始了,节目非常精彩。永正同学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收看,享受着天伦之乐
C: 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 , 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D: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鬼斧神工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宋词是词人们心灵的散佚着他们洞穿历史心扉的灵气。有“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的辛酸,也有“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不乏风雨飘摇中的“凄凄惨惨戚戚”的孤弱无援的这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 ,这是沧桑不换之后心灵的折射。


A: 回声 苦闷 欢欣 无聊
B: 回响 苦闷 欢欣 无聊
C: 回声 欢欣 苦闷 无聊
D: 回响 欢欣 苦闷 无聊
9、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 动物园里有洁白优美的天鹅,威风凛凛的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栩栩如生的孔雀。
C: 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下题。

黄鹤楼

崔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 《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 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 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嗔:生人家的气;怪罪。②焙:用微火烘(药材、食品、烟叶、菜叶等)。

( 1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山村环境有怎样的特点?用什么写法?

( 2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郁离子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以窥其藩。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机,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逐麋来,止其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节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冥山:作者虚构的山名。②藩:篱笆。③帅其人:率领他家里的人。帅,同“率”。④殷钲:敲击金属器物。钲,古乐器,似钟。⑤燎辉:燃起火把。⑥振铎:敲击金属器物。⑦树墉:筑墙。⑧挖深沟。⑨弛其机:放松弓弩。⑩貙(chū):一种比狸稍大而的野兽。⑪隈:墙角落。

(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傅说于版筑之间 ________ ②征于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3 )(甲)文开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 4 )(乙)文中若石的悲剧印证了(甲)文中的什么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③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⑥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⑦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 2 )第④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 3 )文中第④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4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冲”和“搂”有什么表达效果?
( 5 )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谈“ 忍”
①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
②“忍”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导“忍”。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忍”,并不是一味地叫人忍让、忍受和忍耐,并不是委身以求志、苟且以偷生。今人标榜“忍”,也不仅仅为求得一时的风平浪静、无所作为。相反,它暗含着等待时机的策略、隐而不露的智慧。“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因为机会不可能俯拾皆是,它需要认真寻找;力量也不可能随时都有,它需要慢慢积蓄。
③“忍”是有大小之分的。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是大忍。由此看来, 。难怪有位名人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了。
④不过“忍”似乎总与寂寞相伴。寂寞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历练,耐得住寂寞是做学问、成大事都必须达到的境界.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这方面可作为后人的典范。他少年成名,但不为名利所动,而是潜心书斋,求学海外,进一步提高自己。晚年更是能耐得住寂寞,拒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不出席各种公共场合。有人看到他的文章后慕名来访,他说:何必非要看到下蛋的鸡呢?他于大都市中避居一角,读书,静思,冷眼旁观人生与社会。他不愿成为主流,成为主流,只能给思考、创作造成累赘。要知道做学问、搞研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和诱惑,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倘若背离其正道,醉心于镁光灯下,热衷于出风头,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⑤不可否认的是,“忍”的过程似乎总是痛苦的,总伴随着身心的煎熬。但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磨砺意志,锤炼本领,增益所不能,承担起天降斯人之大任。

( 1 )结合上下文,为文章第③段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

( 2 )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章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含义。

( 3 )文章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 4 )根据你对文章第②段中“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文。
(1)美丽,是如诗如画的风景,漂亮俊朗的容颜;是丰富渊博的学识,乐观豁达的胸襟;还是脚踏实地的追求,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丽无处不在。
请以“ 如此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忍不住”,有时忍不住欢笑,有时忍不住流泪,有时忍不住赞扬,有时忍不住后悔,有时忍不住好奇,有时忍不住思念……
请以《忍不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为写作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擅长隐身”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