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徐州市睢宁县职教中心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 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安之若素 , 久久不愿离去。
C: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2、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大讯飞认为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目的,坚决反对各种滥用技术的行为。(删去“的目的”)
B: 每天饭市都有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载歌载舞,充分感受云南的热情。(在“充分”前加上“让人”)
C: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同时,也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对调)
D: 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充满着大家的生活,尤其是周末,打开电视机,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综艺节目。(将“形式”改为“类型”)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以及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阻力回国的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这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就是文章的线索。
B: 《老山界》这篇小说采用了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七律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D: 《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虽然这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仍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相同的爱国主义心声。
4、下面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 词题为“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道出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 “八百里”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气势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争的激烈和胜利。
D: 最后一句中的“可怜”,有特定的意味,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惆怅。
5、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巢(xué) 衣(guān) 扣人心(xuán)
B: 粗(guǎng) 脑(suǐ) 心如意(chèn)
C: 坎(kē) 负(zài) 水船高(zhǎng)
D: 首(qiáo) 憎(wù) 谆谆教(huǐ)
6、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 四乡立即传升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把“回响”改为“回荡”)
C: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8、

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B: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
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9、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陆草木花/何陋
B: 李唐来/怡然
C: 濯清涟不妖/人不知不愠
D: 爱者甚蕃/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欣赏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共鸣。”句中划线的词依次是实词、虚词。
B: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 “我们热爱和平,希望战争远离人类。”句中“和平”与“战争”是一对反义词。
D: “越是孤陋寡闻的人越是夸夸其谈。”句中划线的词语是褒义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 1 )上面诗歌出自________(作者)的作品,他第一次用此笔名发表的成名作是《________》。
( 2 )诗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对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 3 )“土地”是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如《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请结合《我爱这土地》,说说“土地”凝聚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核舟记(节选)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 1 )在下面的“词语积累卡” ①、②横线上填写空缺的内容。

词语 例句 解释
例句解释
高可二黍
杂然相
赞成 赞同
曳屋许声
拟声词
先生何人也
由是感激,遂先帝以驱驰
答应


( 2 )下面各项中画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能径寸之木 徐喷
B: 石青糁 公将鼓
C: 启窗观 出淤泥不染
D: 若听茶声 吴广以为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4 )如果这件艺术品准备在博物馆展览,你会怎样介绍它?下面的文字是有关“核舟”的解说词,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①③需用原文语句填空)
这件“核舟”,堪称微雕艺术的高峰之作,为明代王叔远所做。原材料只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 王叔远“因势象形”刻核舟,舟上五人,不但须眉毕见,而且“各具情态” 。另外,凸显篛蓬,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34个字,“勾画了了”。清代魏学洢曾用细致的笔墨,用顺序说明此舟,充分体现了雕刻者的“ ③ ”。现在就让我们感受艺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吧。
①“ ” ② 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回答后面问题。

①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

②回到家,看见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父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

③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父亲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父亲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

④我见父亲没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

⑤我急得想哭,希望父亲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父亲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会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

⑥“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⑦“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

⑧“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

⑨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

⑩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弟弟、妹妹送去……

⑪岁月如歌,往事如风。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我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

( 1 )根据提示,概括“我”在主要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过程。

气愤愤→________→急得要哭→________→觉得自己过分→________

( 2 )按要求品析词语和句子。

①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品析划线词语)

②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 3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 4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包子王

①一到肥大脆嫩的春笋上市时,同事小纪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他会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惯性,先坐一辆穿街走巷的迷你公交,到老王那里吃包子,喝一碗荠菜粥,再沿着秦淮河畔的栈道走七八分钟,享受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再回到地铁线路上来。

②让他改变行程的,不但有秦淮河岸鼓出叶芽的河柳,还有老王只做这20来天的应季包子:春笋腊肉包、霉干菜肉丁包、马齿苋香肠包。

③就是一两块钱的早餐包子,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小纪就说了个事:老王有一回路过逸仙桥,看到那边的市民广场有人玩大石锁,玩家三月份就穿着短袖小褂,露着鼓鼓囊囊的肱二头肌,看他们把几十斤重的大石锁抡得生风。老王也心痒,想上去试试,刚惴惴地开口,人都用“你真不晓天高地厚”的神情睨他,默默让出一个够宽的圈子来,生怕老王脱手砸中自己。但老王一上手他们就呆了:中号的大石锁他能玩得溜圆,这穿夹袄的小老汉是何方神圣?

④老王就笑:我还有二两力,那是在南京城剁了15年包子馅练出来的。

⑤老王的包子,哪怕是最便宜的一块钱一个的青菜香菇包,包子馅都是手剁的,为什么不用绞馅机?老王大摇其头:绞馅机省力归省力,一绞,蔬菜的汁水都出来了,包子馅等于都是菜渣渣,木渣渣的纤维塞牙不说,还含不住油脂和香气,少了那种清鲜松软、绵柔甜润的味道。手剁的馅芯,蔬菜的汁水有一半含在里面,包子上笼一蒸,里面会有灌汤效果。

⑥老王一年到头做青菜包子、老豆腐包子、萝卜丝包子。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太阳加大了它的热力,老王老婆撑出的竹杆上,霉干菜一挽一挽地挂着,被晒出了暗红的调子;腊肉香肠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紧瘦的奇香,一切都恰到好处。

⑦老王的喜悦体现在他的剁馅声中,春笋在沸水中煮去涩味,可像剁白菜一样粗切细剁。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马齿苋在沸水中烫一下,剁前要细切,然后粗剁一下,尽量含住汁水,霉干菜是剁不动的,完全靠手劲细切,饶是老王这样的熟手,切完一天要用的霉干菜和腊肉,手腕也酸软。老王手头有一本《水浒传》,是说书人整理的本子,已被他翻到毛边,他笑说,自从切过霉干菜,就晓得镇关西何以忍不住大怒,鲁智深命他细切十斤瘦肉、十斤肥肉,又加十斤软骨,细细把他的横劲儿挫去十分,这等“消遣”,谁受得住?

老王这人“轴”,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包子馅还得丰满,透过包子皮,能看到春笋腊肉包嫩黄中夹杂暗红色,马齿苋香肠包是暗绿中夹杂水晶红白的。他还有一样“轴”性子,早上最后一屉包子,说什么也不卖与路人,得留着,他留着等谁呢?

⑨九点半光景,他要等的人摇摇摆摆来了,三月艳阳天,还载着棉帽子,穿着灰棉裤,都是须眉皆白的老人。他们两三相约,说要出了老年公寓透透气,看看街景,都八九十岁了,护理人员最多许他们在无人陪伴的情形下走出500米,他们就来老王的包子铺互相做东请客。老王收的钱,青菜香菇包五毛一个,马齿苋香肠包八毛一个,还是15年前的价格。

⑩要是他们乐意,老王会拿出家里的粗茶给他们泡上一壶,陪着说说话。老王只是简单地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老了,就没人愿意问你想要什么,和谁在一起,吃啥饭了,这多可怕;这些老年人,以前有地位有学问也好,没地位没学问也罢,如今谁羡慕谁?能走出这500米去,能硬硬朗朗地吃下两只包子,能花五块十块请个客,能有说得上话的朋友,就是福气。干嘛不让他们福气长一点呢?

(选自2013《青年文摘》第19期)

( 1 )第⑧段划曲线句“老王这人“轴””,老王的“轴”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
( 2 )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横线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

②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 3 )本文主要写老王善做包子,但第③段却写老王在广场玩大石锁的事,是否多余?
( 4 )从“包子王”的身上,你觉得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微笑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胸怀,一种处变不惊的人生理念;一种潇洒,一种直面人生的成熟与智慧。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请以“笑对生活”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痛/离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