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沛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项中,与“四面有山皆入画”构成对联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
B: 一年无日不看花
C: 一夜乡心五处同
D: 一曲新词酒一杯
2、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B: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 在大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 保尔·柯察金在火车站邂逅冬妮娅,他们一见钟情;后来,他俩都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工作需要,天各一方,音讯阻绝。等到在铁路工地不期而遇时,两人都已建立了小家庭。
3、阅读下列选段,指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不幸的是,我的太太在管教雁鹅上面花的心血,大半都被我的父亲毁掉。这位老先生特别喜欢雁鹅,尤其倾心公鹅勇敢的骑士风度,他几乎每天都要把它们请到书房旁边、四周都用玻璃围起来的走廊上吃茶,无论怎么对他解说都没用。而且那时他的视力已经很差了,一定要等到他的脚上踩满了鹅粪,他才会悟到这些客人做的好事。

(节选自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


A: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文中“喜欢”和“倾心”是近义词。
C: 文中“勇敢”的反义词是“胆怯”。
D: 从感情色彩看,“好事”在文中是褒义词。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溃退 仲裁 镌刻 藏污纳垢
B: 娴熟 篡改 彰显 筋疲力尽
C: 萤光 畸形 吹嘘 残绝人寰
D: 蒙昧 滞留 周济 正襟危坐
5、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细胞这种旺盛的生长过程如不加抑制地发展下去,细胞病变生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②当人体处于生长发育期时,体内细胞生长迅速
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
④但这一细胞迅速生长的过程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危险
⑤这一在人类年轻时启动的保护程序,最终发展成了人类的死亡程序
⑥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通过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A: ⑤②①⑥③④
B: ②④①⑥③⑤
C: ②⑥①④③⑤
D: ⑤⑥②③①④
6、

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内容赏析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连那南飞的衡阳雁也掠空而过,不愿作片刻的停留。
C: 这首诗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D: 词中的“长烟落日”,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是描写了塞外壮阔苍茫的奇异风光。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称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B: 法布尔的《昆虫记》 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可以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D: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陶弘景、吴均,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B: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济南的蓝天成了常态。
C: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9、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斜qí 视chēn 姗来迟shān 怒不可jiè
B: 阴mái 告xìng 惟妙惟xiào 断壁残hén
C: 蓄chù 睥睨pì nì 莽莽榛zhēn 万恶不
D: 首qǐ 辩chěng 尽职守kè 鳞次比zhì
10、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②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③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④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⑤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 ④①③⑤②
B: ①④⑤③②
C: ①③④⑤②
D: ①②④⑤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

(宋)太祖时,以李汉超为关南巡检使捍北虏与兵三千而已。然其齐州赋税最多,乃以为齐州防御使,与一州之赋,俾之养士。而汉超武人,所为多不法,久之,关南百姓诣阙,讼汉超贷民钱不还,及掠其女以为妾。太祖召百姓入见便殿,赐以酒食,慰劳之,问曰:“自汉超在关南,契丹入寇者几?”百姓曰:“无也。”太祖曰:“往时契丹入寇,边将不能,河北之民遭劫虏,汝于此时能保全其资财妇女乎?今汉超所取,孰与契丹之多?”又问讼女者曰:“汝家几女,所嫁何人?”百姓具以对。太祖曰:“然则所嫁皆村夫也。若汉超者,吾之贵臣也,以爱汝女则取之,得之必不使失所。与其嫁村夫,孰若处汉超家富贵?”于是百姓皆感悦而去。太祖使人语汉超曰:“汝须钱,何不告我而取于民乎?”乃赐以银数百两,曰:“汝自还之,使其感汝也。”汉超感泣,誓以死报。

(选自宋朝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俾:使。 ②阙:宫殿。 ③讼:控告。 ④取:同“娶”。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与一州之赋 ________

问曰________

边将不能________

河北之民遭劫虏________

( 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以 李 汉 超 为 关 南 巡 检 使 捍 北 虏 与 兵 三 千 而 已

( 3 )翻译句子。

①若汉超者,吾之贵臣也。

②太祖使人语汉超曰:“汝须钱,何不告我而取于民乎?”

( 4 )李汉超身为边将,虽有抵御契丹,保全百姓资财妇女之功,但也有“贷民钱不还”和“________”之过。(请用文中词句填空)
( 5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李汉超“感泣”,发誓以死报效宋太祖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 1 )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 2 )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 3 )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四是

( 4 )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生命与气候》,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士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一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18年第3期,有改动)

( 1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
( 2 )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 3 )本文最后一段中划线的词语“果真如此”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联系本文内容,调动知识储备,请你谈谈若干年后,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就这样改变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看见天空很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