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
2、 |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 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制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 句子①删去“大约”B: 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 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 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
3、 | 《天竺国招亲降玉兔》故事中,( )收服了玉兔 A: 嫦娥 B: 观音菩萨 C: 哪吒三太子 D: 如来佛 E: 筋斗云 |
4、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学生在网上阅读的好处很多,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________。其次,________。因为________。再者________。 ①网上阅读信息量大、内容庞杂,同学们很难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②对视力的危害很大,电脑在工作时,其显示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辐射,从而伤害眼睛。 ③“读网”比读书更具有诱惑力,上瘾后就更容易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④相对于传统阅读,网络阅读更容易处于失控状态。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①③②④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班级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老师提出了分层作业的设想。 B: 这次督查的结果差强人意 , 上级领导要求立即整改到位。 C: 孙厂长笑着说:“你们有困难,我们鼎力相助是应该的。” D: 他对机车焊接技术掌握熟练,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
7、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无周密的安全措施,是里约奥运会能顺利开展、向观众呈现精彩赛事的重要保证。 B: 通过《彭德怀元帅》在央视热播后,使彭德怀元帅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 C: 盐城便仓的“枯枝牡丹”历史大约有1200年左右,独具特色,饮誉中外。 D: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
8、 | 《水浒传》中不在马军五虎将之列的是( )。 A: 吴用 B: 关胜 C: 秦明 D: 林冲 |
9、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筑路工人在铺设水泥路面的时候,隔五六米就要留条缝隙,叫“伸缩缝”,为的是防止热胀冷缩不拱坏路面。(删去“不”字) B: 日方不顾中方的警告和反对,执意挑起钓鱼岛事件。(把“警告和反对”改为“反对和警告”) C: 她在报告中倡导孩子应少看电视,多读点书,只有能够安静地读书,将来才能安静地看世界。(应把“才能安静地看世界”中的“安静”改为“冷静”) D: 我们只要不断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删去“我们”)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日记不仅记录了他对圆明园的惊叹,也记录了皇帝家庭鲜为人知的生活。 B: 做人要正派,要品行端正,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C: 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 , 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D: 他在信中充分表达了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夜书所见》(叶绍翁)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5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夫君子之行。________ ⑵年与时驰 , 意与日去。________ ⑶每以家弊。________ ⑷至心尚之。________ ( 2 )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B: 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 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________ ( 4 )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 )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
流光似水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一到,孩子们又提出了买一条手划艇的要求。
“行,”爸爸说,“等咱们回到卡塔赫就买。”
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比父母想象的执拗得多。
“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现在就要,在这儿就要。”
“可是,”妈妈开口了,“要想在这儿航海,你们只能打开浴室喷头放水了。”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而在马德里,他们全家挤在卡斯特拉纳街47号的五楼公寓里。可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得了全班第一,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孩子们做到了。于是爸爸把这些都买来,那是一艘漂亮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小艇在车库里,”午饭时爸爸说,“问题是车库也没多大地方了,而且没法拿上来,走电梯或者楼梯都不行。
可是第二个礼拜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现在呢?”
男孩子们说:“没怎么样啊,我们只是要把小艇放在房间里,現在已经放进来啦。”
又一个礼拜三,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窗,打破客厅里一个亮着的灯泡。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流泻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于是关掉电门,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神奇的冒险是我参加一期家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托托问我为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勇气多思考。“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我说。
于是他们每礼拜三晚上继续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陆地睡得像天使。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裝,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和压缩空气枪。
父亲说:“你们把一艘不能用的划艇放在女佣房间已经够糟了。现在你们还要潜水装备,岂不更糟糕。”
“如果我们第一学期赢得金栀子花奖呢?”乔尔说。
他们的母亲惶然说:“不,已经够了。”
他们的父亲责备她太强硬。
她说:“这两个孩子该尽本分的时候,连根钉子都赢不到。可是为了得到他们要的东西,他们什么奖都拿得到,连老师的职位都能抢到手。”最后父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可是到七月,托托和乔尔各获得一个“金栀子花奖”,且获得校长公开表扬。那天下午,他们没有再开口,就在卧室里发现两套未拆封的潜水用具。
于是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在电影院观赏《巴黎最后探戈》的时候,他们把公寓注满了深约两寻(约十二尺)的金光,像温驯的鲨鱼在床铺等家具底下潜游,从光流底部打捞出不少几年来迷失在黑暗里的东西。
在年终颁奖大会上,两兄弟被赞誉为全校典范,获颁杰出奖状。这次他们用不着开口,父母主动问他们要什么。他们非常讲理,只要求在家个开宴会招待同班同学。
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正在观赏《阿尔及尔战役》时,卡斯特拉纳街的行人都看见一道光瀑从一幢树影掩映的旧楼流泻下来,溢出阳台,一股一股沿着房屋正面倾注而下,呈金色洪流急奔下大道,一路照亮了市区,直亮到瓜达拉巴。
救火队为应付这个紧急状况,撞开五楼的门,发现公寓满是金光,一直淹到天花板。豹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琴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载浮载沉,像一条金黄色的软骨鱼不停地扇动。家用品诗意盎然,自己长了翅膀在厨房的天空飞翔。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那些鱼是浩瀚的金光沼泽里惟一活生生而且快快乐乐的动物。
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窥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从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街47号五楼——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
( 1 )请通读全文,按照文章内容把下列空格填写完整。
名人评《骆驼祥子》
毕树堂从艺术上肯定了《骆驼祥子》三方面的价值:一是“写出了北平的真实,言语、风俗、习惯、气象、景物,所有色色形形的调子,无论美丑好坏,都是地道北平的”;二是“写出各个人物的性格”,“都和骆驼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三是称赞小说的幽默风格“用得很有分寸,恰切而合理”。
(材料一)
①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②像洋车夫的“拉晚儿”,就如同现今北京的的哥跑夜班车;将腰带“杀进腰”,就是紧紧裤腰带,打起精神头儿,好去卖力的拉车;“车口儿上”就是停车处,管饭食叫“嚼谷”;还有“胶皮团”,“谱儿”,“耍个飘儿”等等,全是很纯熟的北京口语。
(材料二)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材料三)
①杨宅用人,向来是三五天一换的,先生与太太们总以为仆人就是家奴,非把穷人的命要了,不足以对得起那点工钱。只有这个张妈,已经跟了他们五六年,唯一的原因就是她敢破口就骂,不论先生,哪管太太,招恼了她就是一顿。以杨先生的海式咒骂的毒辣,以杨太太的天津口的雄壮,以二太太的苏州调的流利,他们素来所向无敌的;及至遇到张妈的蛮悍,他们开始感到一种礼尚往来,英雄遇上了好汉的意味,所以颇能赏识她,把她收作了亲军。
②高妈说话圆滑“像留声机片”,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
③一切的路都堵上了,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虎妞。他第一得先伺候老婆,那个红妖虎牙的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他已不是人,而只是一块肉。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猫叼住的一个小鼠。
( 1 )请选择其中一个材料,根据毕树堂的评论,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骆驼祥子》谈谈“地道的北平口语”或“人物性格”或“幽默风格”。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关于习惯,你有怎么样的经历和体验?
请以“我的 习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把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