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课文《皇帝的新装》,回答问题。 下列各条全是皇帝被骗的主要原因的一组是( ) ①皇帝生活奢侈,一心想得到漂亮的新衣。 ②皇帝既愚蠢,又爱虚荣。 ③大臣们怕自己成为“不称职”、“愚蠢”的人,因而自欺欺人。 ④皇帝不懂得衣服是怎样做成的。 ⑤骗子们的计策正中了封建统治者的要害。 ⑥宫廷中的大小官员阿谀奉承,无耻献媚。 A: ①②⑥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②③⑤ |
2、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藤椅 衔着 隐隐约约 提心掉胆 B: 安祥 凝望 畏罪潜逃 滚来滚去 C: 懒惰 失踪 若有若无 忘下断语 D: 惩戒 芙蓉 性情忧郁 默默无言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荫蔽 惭愧 侍弄 翻来复去 B: 决别 分歧 鉴赏 截然不同 C: 企盼 云霄 感概 呼朋引伴 D: 奥秘 博学 烂漫 油然而生 |
4、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山中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B: 诗的前两句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扛”,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 C: 诗的后两句,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D: 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诗人虚写景物,是他心中的想象。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今年中考数学试卷渗透了一些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系数远超去年。B: 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仪征市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C: 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D: 低头族颈部肌肉损伤的原因,是颈椎长期承受重压所造成的。 |
6、 |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渔家傲·秋思》是他的作品。 C: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行路难”为乐府古题。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
7、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对于这是否构成侵权,双方各执一词,最后只得对簿公堂。B: 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中日两国人民经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城下之盟 , 我们应保持这种睦邻友好关系。 D: 许世友将军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是个暴虎冯河的常胜将军。 |
8、 | 下列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杳然 奥密 器宇轩昂 粗制烂造B: 滞留 长髯 暗然失色 诚惶诚恐 C: 譬如 诘责 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 D: 解剖 禁锢 鹤立鸡群 油然而生 |
9、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在那田陇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B: 夜间的伸开的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愿的了,倒应该是我退让。 C: 忙而不乱,急而不躁,是她做事的一贯风格。 D: 公交车站上,市民们自觉排队,井然有绪,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10、 | 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 , 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到西部扎根。 C: 经过十年生态治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D: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 , 尽展其长。 |
阅读《我看》,完成下列小题。 我看 穆旦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睛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 1 )补充完整第三节的诗句。( 2 )第二、五节里分别含有一个错别字的词,他们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B: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C: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D: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 4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 ②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 ( 5 )下列对诗歌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我看》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辨性理解。 B: 《我看》的前两节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落照图。 C: 《我看》的第三节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D: 本诗的最后一节,“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诗人要如鸟、如云、如树一样活得自由自在的愿望。但也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伤。 ( 6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第一,二节描绘了哪三幅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②诗歌第四节是向远古的哲人致敬,但是他们的咏叹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你会想起孔子的哪两句感叹? ③结合全诗分析诗中的“你”指的是谁。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夫人必有不忘贫贱之心,而后可以居富贵。方信之饿而食于漂母也,甚矣惫矣,且食且谓曰:“苟富贵,当千金酬汝。”曰:“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夫漂母者,我能却千金之报,不忘贫贱之素。而信一豆诛项氏其态泱泱若沛公之酬我薄者智反出漂母下矣。信之破齐也,以假王请,高祖怒,用子房言,遂王以齐。其后,高祖急于灭项羽,信等兵不至,使人言多与之地,信乃与彭越报进兵,信之矜心胜,莫过此矣!高帝之提信而欲诛之,断在此时矣!夫人臣为其主立功,而以地与爵要之,已使其主不能堪矣。故其后虽无告变之言,亦及于祸。范蠢为越谋吴,勾践裂地以封,去之海上,人主知其无他志。信不知出此,病自抑损,无忘困厄之辱如遏少年漂母时,奉以诛天,宣哉!汉之并项氏,信之力居多,天下已定,不能免信以死,而激之变,信之目亦将不暝也夫。 (选自郭光静《将差文钞·轴信论》)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①方信之饿留食于漂母也________ ②苟富贵________ ③断在此时矣________ ④去之海上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夫人应为其主量功,而以绝与舟要之,已被其主不能堪矣。 (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而 信 一 旦 诛 项 氏 其 意 泱 泱 若 沛 公 之 酬 我 簿 者 智 反 出 漂 母 下 矣。 ( 4 )下列选项中对文本理解和贫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信在早年遇到漂母时是落蝶的,对漂母当时给予的帮助其内心是感恩的。 B: 在高祖灭掉项羽的过程中,韩信全力辅佐,忠心耿;等到成功后,韩信产生了某种骄做的甚至不满的情绪。 C: 本文运用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作者对韩信的情感比较复杂,既肯定了韩信的功业,又指出了韩信的人性弱点。 ( 5 )对于韩信的被杀,作者评论“宜战”,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
阅读《地震后为什么会有余震》一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而余震是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地震。
②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情况是一个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一系列余震,它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余震强度比主震小,大多数的余震都不会造成破坏。虽不足为患,但多次就成灾。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余震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科学家称,主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余震数量大约是第一天的一半,而到第10天,余震数量则是第一天的1/10。
③地震后为什么会有余震呢?
④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时隔不久最多一两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①”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美国地质调查的Karen Felzer和加州大学的Emily 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还发现,在距离震中50公里之外,余震的发生数量急剧下降。更确切地说,他们发现至震中距离与余震次数约呈指数-1.35左右衰减。这意味着一个平稳的量引发了整个运作过程,在50公里的距离中静态压力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动态应力②”是余震的罪魁祸首。
⑤研究者说这个结果将对地震过后预测余震的发生产生影响。
【注】①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②应力: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任一截面单位面积上双方产生的相互对抗的力。
傻子
叶圣陶
傻子姓什么,叫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一生下来就睡在育婴堂墙上的大抽屉里。孩子生下来了,父母没法养活他,就把他送进那个大抽屉里。这种事儿总是在半夜里干的,所以别人不知道。第二天,育婴堂里的人看见抽屉里有孩子,就收下来养着,让乳娘喂给他奶吃。
长到两岁光景,他还是又瘦又小,脸上倒有了一些老年人的皱纹。他只能发出“唔哑唔哑”的声音,不会说话,不会叫人——有谁跟他亲热,让他叫呢?他也不会笑。
有一天,乳娘高兴了,抱着他逗他玩。乳娘把一颗粽子糖含在嘴里,让他用小嘴去接。乳娘按着他的小脑袋,把他的小嘴凑近自己的嘴。他还没接着粽子糖,才长出来的锋利的门牙却咬破了乳娘的嘴唇。胭脂似的血渗出来了,乳娘觉得很痛,在他的小脑袋上重重地打了两下,狠狠地骂他:“你这个傻子!”“ 傻子”这个名字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用了。傻子六岁出了育婴堂,一个木匠把他领去做徒弟。……
有一天,傻子从人家做完工回来,天色已经黑了。他慢慢地走着,忽然踩着一件东西,拾起来一看,是一个小口袋,沉甸甸的;凑在路灯下一解开来,好耀眼,是十来个雪白光亮的小圆饼儿。傻子不懂得这就是银元。
傻子站在路灯下想:“这些又白又亮的东西,我没有一点儿用处,带了回去,今夜还是吃两碗饭,盖一条破棉絮。师傅倒是挺喜欢这东西的,不知道为了什么?”
他想来想去,实在想不明白。又想:“管它呢,反正没有用,扔掉算了。”他正要把袋朝垃圾桶里扔,一转念:“这袋东西总是谁丢失的。那个人要是跟师傅一样,也挺喜欢这东西,丢失了一定非常伤心。我把它扔进了垃圾桶,那个人找不着,不要哭得死去活来吗?”傻子想到这儿,决定等候那个人来找。
做夜市的小贩回去了,喝醉的酒客让人扶着回去了,巡查的警察走过了,店铺的门都关上了,街上空荡荡的,只有路灯放着静寂的光。傻子总不见有人来找这一口袋东西。他觉得很奇怪:也许是路灯丢失的吧,要不,大家都睡了,它干吗老瞪着一只眼睛不肯睡呢?
那边有脚步声来了,是急促的轻轻的脚步声。傻子想:一定是那个人来找丢失的东西了。借着灯光望去,是一位老太太,眼眶里含着泪花。她一边走一边看着地面,没瞧见站在一旁的傻子。
“老太太,”傻子迎上去,“你是找一口袋又白又亮的东西吗?在这里!”“快给我吧,阿弥陀佛!”老太太笑了,干瘪的脸笑得真难看。
师傅不见傻子回来,一点儿不放在心上,以为他掉在河里淹死了,或者让骗子给拐走了……第二天天亮,师兄才发觉傻子躺在身旁,就推醒了他,问他昨夜上哪里去了。傻子把经过讲了一遍,师兄从被窝里伸出一只手,指着他的额角说:“你这个傻子!”……
这一天,所有的工厂都停了工,所有的店铺都歇了业,因为国王要在广场上演说,老百姓都得去听。国王非常勇武,常常带兵攻打邻国,没有一回不打胜仗的。可是新近他打了败仗——头一回被邻国打败了。
傻子跟着大家来到广场上。广场已经站满了人,好像数不清的蚂蚁。傻子慢慢地向前挤,挤到了演说台下。他抬起头来,看见国王满面怒容,眼睛似乎要射出火来,两撇翘起的胡子好像枪尖一般。他正在演说:
“……从未有过的耻辱!从未有过的这样大的耻辱!咱们只能打胜仗,怎么能让人家给打败呢?可恨的敌人呀,我要把他们全都杀死,一个也不剩。恨不得这时候就有一个敌人站在这里,让我一刀砍下他的脑袋,才解我心头之恨!……”
广场上没有别的声音,只有国王一个人在吼叫。傻子非常可怜国王,看他这样恼怒,恐怕立刻会昏倒。可是眼前又没有可以让他砍脑袋的敌人,有什么方法消解他的恼怒呢?傻子一转念,方法有了,他高声喊: “国王,不必等敌人了!你要杀一个人解解气,就把我杀了吧!”
“傻子!傻子!”广场上的人都喊起来,那声音就跟呼叱猪狗一个样。大家都说从来没见过这样傻的傻子,竟敢打断国王的庄严的演说。
谁也没想到国王的怒容消失了,眼睛突然发出慈爱的光。他满脸堆笑地对傻子说:“谢谢你教训了我!我要把敌人全都杀死;你非但宽恕他们,还愿代他们死。我实在不如你。以后我再也不打仗了。”
国王请傻子一同进宫里去喝酒。他听说傻子是个木匠,就请傻子雕一座高大的牌楼,作为永远不再打仗的纪念。……
牌楼完工了。行揭幕礼的那一天,国王亲手把一个大花圈挂在牌楼正中。全国的百姓都来庆祝,大家向傻子欢呼,把傻子抬了起来,把鲜花洒在他的身上。
走过牌楼跟前的人总要指指点点地说:“这是傻子的成绩。”
( 1 )本文主要写了傻子的哪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作文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难忘那个微笑
(2)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深秋再走一步是寒冬: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或许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其实,生-活有时挚像逆水行舟,它需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有时只需要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要求:①读完文段后,根据文意自命题目,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字体工整,卷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