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遂川县巾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学生感言)

以下感言中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九上语文书,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民族:


A: 唐代诗人杜甫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B: 法国作家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用反语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心理,揭露了英法联军劫掠并焚毁世界奇迹——中国圆明园的罪行。
C: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艾青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D: 作品中,有远大的志向、自强不息的形象很多,如范仲淹虽政治失意,但坚守着“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虽贬官滁州,却有“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屠格涅夫用低沉而忧郁的笔调写医生和地主女儿之间因为死亡而带来爱情悲剧的篇目是《猎人笔记》中的《枯萎了的女人》。
B: 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用君子国的故事批判了富人的刻薄吝啬,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潜意识中对于饥饿的忧虑和对温饱的渴望。
C: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以回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
D: 《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篇”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从正面表现了战争的激烈残酷。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 女蛇”了。(秘密)
B: 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
C: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不轻易流露)
D: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立大功的人)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他脸上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非凡的器宇。器宇:气概,风度。
B: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诘责:责问。
C: 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正襟危坐:形容拘束、紧张的样子。
D: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5、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盘(huán) 染(xuān) 饰(zǎo) 伤痕累累(lěi)
B: 量(diān) 子(shāi) 素(gǎo) 呱呱坠地(guā)
C: 诡(jué) 怯(nuò) 官(huì) 吹毛求(cī)
D: 睥睨(pì nì) 夜(sù) 子(huǎng) 浮光影(nüè)
6、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证据确凿 人声顶沸 机构臃肿 搏学多才
B: 仰慕之情 家瑜户晓 妇儒皆知 鞠躬尽瘁
C: 深恶痛疾 出言不逊 匿名举报 诘责当局
D: 器宇轩昂 禁固思想 张惶失措 颔首低眉
8、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是( )
A: 引经据典
B: 引而不发
C: 引吭高歌
D: 引人人胜
9、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宾客大宴请(适逢 ) 满寂然(同“座”,座位)
B: 妇抚儿(喂奶) 人有百手(即使)
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用力拉) 屋许许声(拉)
D: 不能其一处(说出) 两战战(大腿)
10、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
A: 唐朝
B: 五代
C: 南宋
D: 明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鉴赏。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 2 )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咀嚼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

晏子使楚________

今方来,吾欲辱。________

王曰,何?________

齐人善盗乎?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吏二缚一人诣王
B: 缚者曷为者也
C: 圣人非所与熙也
D: 系向牛头充炭直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4 )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词语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

晏子:________ 。

( 5 )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 其实“橘”指的是:________ 国人,“枳”指的是________ 国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就是天堂

蒋子龙

①天堂往往被神话故事描绘得云遮雾绕、虚无缥缈,没有绿色和人间烟火。我所经历过的天堂恰恰相反,那里是一片绿色,而且是一种生机勃发的翠绿,富有神奇的诱惑力和征服性……差不多人人都有过这样的天堂——那就是童年。童年的色彩就是天堂的颜色,它为人的一生打上底色,培育了命运的根基。因此随着年纪的增大,会更加想往能再次躲进童年的天堂。

②我儿时的冬季是真正的冰天雪地,没有被冰雪覆盖的土地被冻得裂开一道道很深的大口子。即使如此,农村的小子除去睡觉也很少呆在屋里,整天在雪地里摸爬滚打。因此,棉靴头和袜子永远是湿漉漉的,手脚年年都冻得像胡萝卜,却仍然喜欢一边啃着冻得棒硬的胡萝卜一边在外面玩耍:撞拐、弹球、对汰……

③母亲为防备我直接用棉袄袖子抹鼻涕,却又不肯浪费布做两只套袖,就把旧线袜子筒缝在我的袄袖上,像两只毛烘烘的螃蟹爪,太难看了。这样一来,我抹鼻涕就成“官”的了,不必嘀嘀咕咕、偷偷摸摸,可以大大方方地随有随抹、左右开弓。半个冬天下来,我的两只袄袖便锃名瓦亮,像包着铁板一样光滑刚硬。一直要到过年的时候老娘才会给我摘掉两块铁板,终于能看见并享受到真实而柔软的两只棉袄袖子。

④春节过后,待到地上的大雪渐渐消融,最先感知到春天讯息的反倒是地下的虫子。在场院的边边角角比较松软的土面上,出现了一些绿豆般大小的孔眼,我到阳坡挖一根细嫩的草根伸到孔眼里,就能钓出一条条白色的麦芽虫,然后再用麦芽虫去捉鸟或破冰钓鱼。鸟和鱼并不是那么容易捉到,作为一种游戏却很刺激,极富诱惑力,年年玩儿,年年玩儿不够。

⑤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大地开始泛绿,农村就活起来了。我最盼望的是榆树开花,枝头挂满一串串青白色的榆钱儿,清香、微甜,可生吃,可熬粥,可掺到粮食面子里贴饽饽,无论怎么吃都是美味。农村的饭食天天老一套,能换个花样就是过节。这个时候又正是农村最难过的时候,俗称“青黄不接”——黄的(粮食)已经吃光,新粮食尚未下来。而农民却不能不下地干活了,正需要肚子里有食,好转换成力气……

⑥一提到童年的天堂,就先说了这么多关于玩儿和吃,难道天堂就是吃和玩儿?这标准未免太低,也忒没出息了,让现在的孩子无法理解。现代商品社会物质过剩,食品极大地丰富,孩子们吃饭成了家长们的一大难题,家家的“小皇帝”们常常需哄着吓着才肯吃一点。在我小的时候,感觉肚子老是空的,早晨喝上三大碗红薯粥,小肚子鼓鼓的,走上五里路一进学校,就又感到肚子瘪了。可能是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活动量大,平时的饭食又少荤腥多粗粮,消化得快,肚子就容易饿。容易饿的人,吃什么都是享受,便觉得天堂不在天上,生活就是天堂。而脑满肠肥经常没有饥饿感的人,饥饿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天堂,或是通向天堂的阶梯。我记得童年时候每次从外面一回到家里,无论是放学回来,还是干活或玩耍回来,第一个动作就是踅摸吃的,好像进家就是为了吃。俗云:“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会过日子的人家都是将放干粮的篮子高高悬于房顶,一是防儿,二是防狗。这也没关系,在家里找不到吃的,就到外面去打野食,农村小子总会想出办法犒赏自己的肚子——这就是按着季节吃,与时俱进。

⑦春小麦一灌浆就可以在地里烧着吃,那种香、那种美、那种富有野趣的欢乐,是现在的孩子吃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进入夏、秋两季,地里的庄稼开始陆续成熟,场院里的瓜果梨桃逐渐饱满,农村小子天天都可以大饱口福。青豆、玉米在地里现掰现烧,就比拿回家再放到灶坑里烧出来的香。这时候我放学回到家不再直奔放饽饽的篮子,而是将书包一丢就往园子里跑,我们家的麦场和菜园子连在一起,被一条小河围绕,四周长满果树,或者上树摘一口袋红枣,或者找一棵已经熟了的转莲(向日葵),掰一口袋转莲子,然后才去找同伴玩儿,或按大人的指派去干活,无论是玩儿或干活,嘴是不会闲着的。

⑧甚至在闹灾的时候,农村小子也不会忘记大吃。比如闹蝗灾,蝗虫像飓风搅动着飞沙走石,铺天盖地,自天而降。没有人能明白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一露面个个都是凶猛的大蚂蚱,就仿佛是乌云所变,随风而来,无数张黄豆般大的圆嘴织成一张摧枯拉朽的绝户网,大网过后庄稼只剩下了光杆,一望无际的绿色变成一片白秃秃。大人们像疯了一样,明知无济于事,仍然不吃不喝没日没夜地扑打和烟熏火燎……而孩子们对蝗虫的愤怒,则表现在大吃蚂蚱上,用铁锨把蚂蚱铲到火堆上,专吃被烧熟的大蚂蚱那一肚子黄子,好香!一个个都吃得小嘴漆黑。

⑨当然,农村的孩子不能光是会吃,还要帮着家里干活。农村的孩子恐怕没有不干活的,可能从会走路开始就得帮着家里干活,比如晒粮食的时候负责轰鸡赶鸟、大人干活时在地头守着水罐等等。农村的活儿太多太杂了,给什么人都能派上用场,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能顶事了,能顶事就是长大了。但男孩子第一次下地,还是有一种荣誉感,类似西方有些民族的“成人节”。我第一次被正式通知要像个大人一样下地干活,大概是五六岁的时候,我记得还没有上学嘛,提一个小板凳跟母亲到胡萝卜地间苗。母亲则挎着一个竹篮,篮里放一罐清水,另一只手里提着马扎。我们家的胡萝卜地在一片玉米地的中间,方方正正有五亩地,绿茵茵、齐刷刷,长得像蓑草一样密实。我们间苗从地边上开始,母亲坐在马扎上一边给我做样子,一边讲解,先问我胡萝卜最大的有多粗,我举起自己的胳膊,说最粗的像我的拳头。母亲就说两颗苗之间至少要留出一个拳头的空当,空当要留得均匀,但不能太死板,间苗要拔小的留大的……

⑩许多年以后我参军当了海军制图员,用针头在图板上点沙滩的时候,经常会想起母亲给我讲的间苗课,点沙滩就跟给胡萝卜间苗差不多,要像筛子眼儿一样点出规则的菱形。当时我最大的问题是坐不住屁股,新鲜劲儿一过就没有耐性了,一会儿蹲着,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喝水,喝得肚子圆鼓鼓的又不停地撒尿……母亲后来降低条件,我可以不干活但不能乱跑,以免踏坏胡萝卜苗。于是就不停地给我讲故事,以吸引我坐在她身边,从天上的星星直讲到地上的狗熊……那真是个幸福的下午。自从我能下地野跑了,就很少跟母亲这样亲近了。

⑪小时候我干得最多的活是打草,我们家有一挂大车,驾辕的是牛或者骡子,还有一头黑驴,每到夏、秋两季这些大家伙们要吃的青草大部分得由我供应。那时候的学校也很有意思,每到天热,地里家里活儿最忙的时候,也是我最愿意上学的时候,学校偏偏放假,想不干活都不行。夏天青草茂盛,打草并不难,难的是到秋天……

⑫秋后遍地金黄,金黄的后面是干枯的白色,这时候的绿色就变得格外珍贵了。我背着筐,提着镰刀,满洼里寻找绿色——在长得非常好的豆子地里兴许还保留着一些绿色。因为豆子长高以后就不能再锄草了,好的黑豆能长到一人高,枝叶繁茂,如棚如盖。豆子变黄了,在它遮盖下的草却还是绿的,鲜嫩而干净。秋后的嫩草,又正是牲口最爱吃的。在豆子地里打草最苦最累,要在豆秧下面半蹲半爬地寻找,找到后跪着割掉或拔下。嫩草塞满了把,再爬到外边放进筐里,然后又一头钻进汪洋大海般的豆子地。

⑬我只要找到好草,就会不顾命地割满自己的筐。当我弯着腰,背着像草垛般的一筐嫩草,迎着辉煌的落日进村时,心里满足而又骄傲。乡亲们惊奇、羡慕,纷纷问我嫩草是从哪儿打来的?还有的会夸我“干活欺”!(沧州话就是不要命的意思)我不怎么搭腔,像个凯旋的英雄一样走进家门,通常都能得到母亲的奖励。这奖励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允许我拿个玉米饼子用菜刀切开,抹上香油,再撒上细盐末。如果她老人家更高兴,还会给我二分钱,带上一个焦黄的大饼子到街里去喝豆腐脑。你看,又是吃……但现在想起那玉米饼子泡热豆腐脑,还香得不行。

⑭我最憷头的活儿是拔麦子、打高粱叶子和掰棒子。每当我钻进庄稼地,都会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弱小和孤单。地垄很长,好像比赤道还长,老也看不到头。我不断地鼓励自己,再直一次腰就到头了。但,腰直过十次了,还没有到头。庄稼叶子在身上脸上划出许多印子,汗水黏住了飞虫,又搅和着蜘蛛网,弄得浑身黏糊糊、紧绷绷。就盼着快点干完活,跳进大水坑里洗个痛快……令我真正感到自己长大了,家里人也开始把我当大人用,是在一次闹大水的时候。眼看庄稼就要熟了,突然大雨不停,大道成了河,地里的水也有半人深,倘若河堤再出毛病,一年的收获将顷刻间就化为乌有。家里决定冒雨下地,往家里抢粮食,男女一齐出动,头上顶着大雨,脚下踩着齐腰深的水,把半熟的或已经成熟的玉米棒、高粱头和谷子穗等所有能抢到手的粮食,掰下来放进直径近两米的大笸箩。我在每个笸箩上都拴根绳子,将绳子的另一端系在自己腰上,浮着水一趟趟把粮食运回家。后来全身被水泡得像白萝卜,夜里我睡得像死人一样,母亲用细盐在我身上轻轻地搓……

⑮至今我还喜欢游泳,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练的。在我十四岁的时候,母亲去世,随后我便考到城里上中学,于是童年结束,从天堂走进人间……但童年的经历却营养了我的整个生活,深刻地影响了我一生的生活。我不知别人是不是也这样,我从离开老家的那一天就经常会想家,怀念童年的生活……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蒋子龙曾经写过多篇回忆童年的文章,在农村度过的十二载童年时光“始终是他内心深处的一块净地,一角绿洲,一片蓝天白云。”在选文中,作者讲述了哪些难忘的童年经历?

( 3 )童年的精力营养了蒋子龙的整个生活,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性格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童年的作者具有哪些特点?

( 4 )作者自写自画,从容道来,文章多才多趣,别有情致。作者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再现了童年美好的生活。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当我弯着腰,背着像草垛般的一筐嫩草,迎着辉煌的落日进村时,心理满足而又骄傲。

( 5 )选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第⑨自然段中“当然,农村的孩子不能光是会吃,还要帮着家里干活。”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6 )重新打量儿时岁月,一切都涂抹上了一缕审美的光晕,过往的每一幕都值得深刻铭记,尤其是劳作归来。打回嫩草后“我”往往会得到母亲怎样的奖励?为什么这份奖励让“我”如此难忘?

( 7 )作者擦拭了岁月铜镜,往昔光影浮现出来,越来越清晰。再次与同年邂逅,感慨良多。即使童年伴随着辛苦的劳作,作者仍将其称为“天堂”。请你谈谈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少儿编程热,需要冷思考

材料一

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将编程纳入中小学基础课程,我国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在中小学阶段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可见,编程学习低龄化,正成为教育的新趋势。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电子产品深入影响着这些少儿的日常生活,在分析、设计、优化的编程实践中,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将得到锻炼。

30多年前,“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布局,为中国赶上信息时代奠定了人才基础;而今,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我们理应未雨绸缪。不可否认,时下的少儿编程行业有待规范,但这并非编程本身的错,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更好地与少儿对接。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的探索,多一些由易到难的课程设置,必将有更多孩子进入编程的大门。(张铎木)

材料二

键盘上手指翻飞一刻钟,完成精彩小动画,这样的“操作”出自一位8岁的编程小学员。现如今,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市场规模接近40亿元,用户规模约1550万。行业发展方兴未艾,也有不少机构闻风而动,有人甚至把编程培训当作一片新蓝海。

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在成长,但还不成熟。统一的行业标准、权威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工具不达标、师资不到位的机构不时被曝光。与此同时,“不懂编程就是数字时代的文盲”“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力”等夸大其词的噱头,有虚假宣传之嫌。重利益轻教育,注定无法满足学生、家长的期待。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应该有监管。近年来,教育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让教育环境更加清朗。针对上述新现象,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为编程培训来一次“编程”。(沈林)

材料三

从过去的“奥数热”到时下的“少儿编程热”,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无论出于“技多不压身”的想法,还是“望子成龙”的心理,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们为少儿编程“加了一把火”。

有学者认为,从逻辑思维到运动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类型。分析孩子属于何种智能类型,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在一次次“起跳”中成长。学习编程也如此,是考虑天赋兴趣、给孩子选择权,还是大包大揽、“赶鸭子上架”,结果大不相同。

有意义的人生各有各的姿态。编程也好,数学也罢,弹琴也好,写诗也罢……教育如同马拉松,家长不必为孩子喷薄而发的“加速度”自喜,也不必为厚积薄发的“慢变量”着急,陪伴孩子找到兴趣点,人生才会更精彩。(郭雪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3日,有改动)

( 1 )从上述材料看,少儿编程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2 )针对少儿编程热现象,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 3 )邻居陈阿姨想给六岁的孩子报一个编程培训班,于是拿一张某培训机构的宣传单(如下表)向你咨询。请结合上述材料,给她提四条合理化的建议。

课程方向

儿童编程思维与中文游戏编程

智能机器人编程

少儿APP开发

课程内容

学习编程入门知识,锻炼编程逻辑思维,可独立完成简单游戏作品。

学习智能硬件知识,通过编程实现与机器人的软硬件交互,初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

完成16个以上编程作品,可制作简单的安卓APP程序。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自拟题目。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白衣宝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