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大余县青龙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联(yín) 急(tuān) (jiǒng)然相异
B: (shuò)谏 汩(mì) 分道扬(biāo)
C: 干(hé) 轩(miǎo) 级而上(shè)
D: 火(gōu) 云(yǔ ) 万俱寂(lài)
2、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周敦颐)(它)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一则)只有通过学习才会知道这样做不值得,教师才能知道困难
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清晨的薄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D: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一则)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 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6、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打/杯/体裁衣 妙趣生/冲直撞
B: 干/禁/养精锐 力挽狂/五彩斑
C: 染/日 风/转乾坤 沐猴而/名全球
D: 稳/气/玲珑结巴巴/张灯
8、对下列文学名著知识或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起初书名为《西行漫记》,后来,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才易名为《红星照耀中国》
B: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等篇章中,详细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成长轨迹。
C: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布封所著,这部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杜会人生。
D: 舍腰蜂的幼虫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把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9、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B: 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C: 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 , 要努力学习才是。
D: 今年“六一”儿童节,初一年级的同学在学校举行的“告别童年”歌咏比赛中,个个龙腾虎跃
10、下面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 2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 3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________ ②使侄录之 ________③执所书问曰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

( 3 )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朵单眼皮儿的花

朱成玉

①花儿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爸爸。每次向妈妈问起爸爸的时候,妈妈情绪总是很激动。后来从邻居处得知,爸爸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妖精”好了,就不要她和妈妈了。听到这些,她那小小的心结了霜,就像秋寒中的一朵小花儿,弥漫着一圈忧伤的雾霭。从那以后,花儿不再向妈妈问起爸爸,如果不小心将话题绕到这上面,她也赶紧岔开。

②花儿心疼妈妈的辛苦,尽量多干一些家务,除此之外,她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因为每次只有拿出成绩单给妈妈看的时候,才能看到妈妈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脸。

③“妈妈多好看啊,大酒窝,还有双眼皮儿。”每每这个时候,她总在心底不自觉地想。

④“妈妈,怎么你是双眼皮儿,我却是单眼皮儿呢。单眼皮儿不好看,我想要双眼皮儿。”

⑤“宝贝,还没到时候呢,你现在啊,就像是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花朵,等你大了,自然就有双眼皮了。不管是随我,还是随你爸爸,你都应该是双眼皮的。”妈妈还是不自觉地提到了爸爸,那一刻,她们彼此望了一眼,愣了一下,继而心照不宣地绕过去。尽管如此,花儿的心还是被一股小冷风猛地抽打了一下。

⑥在大街上,饭店的橱窗里,总能看到一些爸爸妈妈领着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这时候她就会呆呆地望着,心底又流了泪。如果有爸爸在,她该多么幸福啊。现在,她孤单地站在那里,薄薄的,像一片叶子,就算是大热天,也打着冷战。

⑦转眼就上初中了,花儿仍旧还是单眼皮儿。

⑧一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父亲”,她难住了。她终没有落下一个字,空空的白纸像一片雪地,没有一个脚印,只有一个大大的泪痕。老师是个细心的人,她望着花儿的稿纸,抚摸着那滴泪痕,她想,花儿一定是个伤心的孩子。

⑨“我不敢相信,这个作文能难住你。”在办公室,老师问花儿。花儿眼圈红红地说,从小就没见过爸爸,不知道爸爸的样子。是啊,其他的或许可以杜撰,可是这个爸爸却无法虚构。老师把哭泣着的花儿紧紧抱在怀里,不停地摩挲着她的头,老师是打心眼里疼爱着乖巧的花儿。

⑩一次开班会,主题是“孝敬父母”。那天,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们纷纷谈论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讲自己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情形,只有花儿,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她害怕同学们问她关于爸爸的话题。父母是孩子的两个翅膀,而她只有一个,所以飞得很笨拙,很难看。可是终究还是没有躲过,老师点了她的名字。她嗫嚅着,不说话。“别怕,孩子,说吧。”老师不停地鼓励着她。她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非要和她过不去,非要在同学面前揭她的短呢!

⑪ “我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她鼓足了勇气说道,“所以我会更好地孝敬妈妈。”

⑫ 教室里先是静了一下,然后就喧哗起来,她看到同学们脸上既有同情又有鄙夷的神色。

⑬ “同学们,”老师说道,“花儿同学虽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是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她一样可以成为一朵饱满的花儿,尽管暂时还是单眼皮儿。”同学们都被逗笑了。她也笑了,从小到大第一次如此纵情彻底地笑。

⑭ 那天晚上,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单眼皮儿的花,也可以成为天底下最美丽的花儿,只要你肯走出阴霾。妈妈、老师、同学……多么密集的阳光啊,呼啦啦的一下子围上来,张着柔软的触手,一寸一寸暖我……

( 1 )仔细阅读文章,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内容。

事件

心理

表现(行动)

得知爸爸不要妈妈和我

忧伤弥漫

刻苦学习

作文竟是“我的爸爸”

①________

坦言苦衷

②________

害怕发言

③________


( 2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因为每次只有拿出成绩单给妈妈看的时候,才能看到妈妈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脸。

②父母是孩子的两个翅膀,而她只有一个,所以飞得很笨拙 , 很难看。

( 3 )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听到这些,她那小小的心结了霜,就像秋寒中的一朵小花儿,弥漫着一圈忧伤的雾霭。

( 4 )结尾写道“单眼皮儿的花,也可以成为天底下最美丽的花儿,只要你肯走出阴霾。”请谈谈你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遇到“阴霾”时是怎么走出来的。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故宫博物院》节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朗,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金銮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 1 )这几段文字除主要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外,还采用了_____的表达方式。

( 2 )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故宫建筑的解说重点?

( 3 )找出第2段中的方位词,说说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 4 )分别概括一下太和殿的特征和功用。

( 5 )请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简单地说一说,太和殿的装饰为什么有许多龙的图案?
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 “龙”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请你写出“龙”在中国还有哪些象征意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要求:①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鼓励大胆选材,思想能够积极向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刹那间的空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