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B: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者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C: 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D: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
2、 | 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B: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C: 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事可做。 D: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泰囧》以3000万元的小成本投入,上映近一个月来累计票房已接近12亿,这真是耸人听闻。B: 顶着中考压力的初三学子们一定要充满信心,不要妄自菲薄自己,也不能轻言放弃。 C: 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 嗜书如命的海口三轮车司机黄圣山十年如一日诵读经典,聊起中外名作家来如数家珍。 |
4、 | 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亲自明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 B: 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一一审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 C: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 D: 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亲自察看,也一定根据感情处理。 |
5、 | 阅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篇幅短小,但本文的寓意深刻。全文没有一处指责批判,却处处透露着辛辣的讽刺意味。B: 本文三类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奴才”是指长期接受封建思想而养成奴性思想的一类人,“聪明人”是指那些在民众中具有大智慧的一类人,“傻子”是指那些真正敢想敢干的一类人。 C: 本文通篇使用对话,人物语言富有个性,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思想。 D: 文中塑造了奴才,聪明人,傻子三种人物形象,鞭挞了奴才甘心为主子卖命的奴性思维,嘲讽聪明人的圆滑世故,赞扬傻子踏实肯干的品质。 |
6、 |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妖娆(ráo) 拮据(jié) 恪守(kè) 强聒不舍(guō) B: 行事(háng) 诓骗(guàng) 存恤(xuě) 觥筹交错(guāng) C: 娉婷(pīng) 褴褛(nán) 桑梓(xīn) 自惭形秽(suì) D: 恣睢(cuī) 豢养(quàn) 箴言(zhēng) 面面相觑(qù)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默 决别 祷告 喜出望外 B: 贮蓄 静谧 鉴赏 各得其所 C: 莅临 枉然 搓惗 不求甚解 D: 骄媚 分歧 贪婪 饥肠辘辘 |
8、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B: 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 C: 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D: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
9、 |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憔悴(qiáo) 晕车(yūn) 咄咄逼人(duō) B: 匿笑(nì) 侍弄(nòng) 攲斜(qī) 差强人意(chà) C: 高邈(miǎo) 菡萏(dàn) 莅临(lì) 踉踉跄跄(liàng) D: 攒成(cuán) 拗口(ǎo) 应和(hè) 风流倜傥(tǎng) |
10、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 获得冠军。 B: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该洗耳恭听 , 这是家庭沟通中的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 几经周折,老人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这样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咏牡丹(其二) 卜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注释】①卜元亨,元末明初东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拒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 1 )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 2 )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二、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 1 )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 3 )(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放 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⑾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⑿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龙应台。有删改)
汤里有多少“营养”?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样
①一位读者提问:老话讲“吃肉不如喝汤”,认为营养成分都在汤中,喝汤比吃肉有营养。但近几年又有观点认为,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原料本身,汤里所含的营养少之又少……我家是南方人,经常煲汤,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喝。“汤”和“肉”,营养差别有多大?难道这么多年都“吃错了”?请求专家指点!
②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分成几个小问题来讨论。一、炖肉的时候,我们要从中获取什么营养?
③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肉为我们提供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等矿物质。肉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比较接近,消化率高,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铁、锌等矿物质是许多人容易缺乏的,肉中的含量比较多,而且也比较容易吸收。脂肪是热量丰富的营养成分。据.考.究.,在古代缺衣少食的时候,脂肪也可以算是“很有营养”的成分。不过对于多数现代人,热量摄入已经太多。过多的脂肪不仅贡献了大量热量,而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是营养指南中要求“控制摄入”的营养成分。
④不过,“煲汤大补”是一个传统的养生概念。在所谓的“传统养生”里,人们认为汤中有某些“培本固元”“增气生精”的神奇成分。这些成分现代科学看不见摸不着,用仪器检测不到,只是因为古人说有所以就有了。
二,__________
⑤在炖肉的过程中,脂肪、水溶性的维生素比较容易从肉中跑到汤里。脂溶性的香味物质溶解在脂肪里,会随着脂肪一并进入汤里。肉和骨头中有一些游离的氨基酸,在长时间高温炖煮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蛋白质发生了水解,也会释放出一些氨基酸。有一些氨基酸会产生鲜味,比如谷氨酸,就是味精的化学成分。骨头和其他一些煲汤的食材(比如蘑菇之类),还含有比较多的肌苷酸和鸟苷酸。在炖煮过程中,它们也会跑到汤中,称为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这两种物质被称为“呈味核苷酸”。虽然它们自己产生的鲜味有限,但与谷氨酸“互.相.帮.助.”产生的鲜味就远远大于它们各自产生的鲜味之和。此外,在长时间的加热中,一些游离的氨基酸还能与汤中的糖发生反应,生成香味物质。
⑥这些来源不同的风味物质在一起,就为汤带来了浓郁的鲜味。炖的时间越长,进入汤中的这些成分就越多,汤的滋味也就越鲜美。
⑦但是,这些风味物质量跟营养并没有什么关系。虽然谷氨酸等氨基酸也是营养成分,但它们的量并不大,所以对营养的贡献也不值一提。它们进入汤中,并不意味着主要的营养物质也大量进入了汤中。肉中的蛋白质种类比较多,在炖的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会溶到汤里。把一块肉炖熟前后进行称重,在去除了含水量的影响之后,会发现减轻的重量其实非常小。这也说明,包括蛋白质在内的绝大多数营养成分是保留在肉中的。而铁、锌等矿物质跟肉如影随形,进入汤中的同样也很少。
⑧肉中的营养成分是一定的,在煲汤的过程中并不能产生新的营养成分。肉中的维生素本来也不算多,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还有相当一部分耐热性不高的维生素被破坏了。
三,那浓浓的的白汤里,难道不是营养吗?
⑨对于煲汤来说,浓浓的白色才是成功的标志。汤之所以变成白色,是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把照射到它们身上的光线往四面八方散射,就使得汤呈现出了白色。
⑩而这些小颗粒多数情况下是脂肪颗粒。肉中的脂肪被在加热中跑到了汤里,在不停的沸腾翻滚中打散变小,表面上吸附了蛋白质,也就不会再融合到一起。煲汤的时间越长,汤里的脂肪越多,这些小颗粒也就越多,汤也就越白、越浓。因为包裹脂肪并不需要很多蛋白质,所以即便是很白很浓的汤中,蛋白质的含量也还是很低的。
⑪还有许多人认为骨头中含有丰富的钙,通过长时间的炖煮,这些钙会溶解到汤中,所以这些浓汤可以补钙。其实,骨头中的钙是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的,几乎不溶于水。经过长时间的“煲”,汤中的钙还是少得可怜。还有专业人员做过实验,哪怕是加了醋来炖,溶出的钙依然不值一提。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炖了很久的骨肉变得酥软,其实也主要是其中的胶原蛋白溶解了,而不是钙溶解了。
⑫简而言之,白白的浓汤里,脂肪很丰富、风味物质很丰富,但是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是不值一提的。
⑬长时间的炖煮“煲汤”,可以让汤中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从而获得美味的汤。但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还是留在肉和其他煲汤的食材中。所以,对于炖肉和煲汤,可以这么总结:要美味,喝汤;要营养,吃肉。
( 1 )细读文章内容,参照一,三部分,请给文章第二部分拟一个小标题。①据考究 , 在古代缺衣少食的时候,脂肪也可以算是“很有营养”的成分。
②虽然它们自己产生的鲜味有限,但与谷氨酸“互相帮助”产生的鲜味就远远大于它们各自产生的鲜味之和。
( 4 )第⑦段划线句子除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