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刘振屯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中国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B: 一些商家抓住“互联网+共享”的热点,在创新服务模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C: 北京世园会上,美轮美奂的中国馆园区以“生生不息,锦绣中华”为理念,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
D: 每年秋天的日落时分,一群白鹭在西江江面上飞舞,浮光掠影 , 与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相映成趣。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B: 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
C: 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D: 为了储蓄实名制的健康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
3、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B: 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
C: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长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
D: 《水浒传》是一部以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是明末清初小说家。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哆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B: 文天祥,字履善,自号文山。我们学过他的诗《过零丁洋》。
C: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
5、

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简•爱毕业后登广告找到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于是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
B: 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河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
C: 亲眼看见衣衫褴褛的杜小康在校门外摆小摊,桑桑心里很是难过,便偷偷把桑乔珍藏的.奖品笔记本为杜小康抄写课本。
D: 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形象,他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却是精神上的强者。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B: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一句是条件关系复句;“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一句是假设关系复句。
D: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7、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黄河颂》的写作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表达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意志。
B: 《最后一课》写作的背景是普法战争时期,通过主人公韩麦尔先生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的悲愤、沉痛的心情。
C: 李大钊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作品《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体现了他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D: 《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作家,全文表达了一种对沦陷的家乡土地的沉痛思念。
8、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是 的。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得自己是个既得利益者,为最底层者 考虑,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能被稳稳接住;如果不下坠,也能 。总之,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为世界变得更 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A: 怡然 设身处地 心无旁骛 平衡
B: 茫然 换位思考 心安理得 平衡
C: 茫然 设身处地 心安理得 公平
D: 怅然 换位思考 心安理得 公平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bīn) 伺(guī) 苗助长(yà)
B: 丘(hè) 花(è) 费苦心(shā)
C: 睢(cì) 蹂(lìn) 虚无缥(miǎo)
D: 腼(tiǎn) 痍(chuāng) 手可得(tuò)
10、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__________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②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③晴天又来________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④网络热词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_______ 。

A: 繁衍 左右逢源 消释 莫衷一是
B: 繁殖 绝处逢生 消融 无所适从
C: 繁衍 绝处逢生 消释 无所适从
D: 繁殖 左右逢源 消融 莫衷一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的妙处。

( 2 )“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3 )下列不全属于歌行体的一项是( )

A: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白居易《长恨歌》
B: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琵琶行》
C: 杜甫《兵车行》 李白《蜀道难》
D: 李贺《雁门太守行》 高适《燕歌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迎佛骨。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上曰:“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刺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

(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减)

【注】①洎:自从。②郑余庆:与后文杜英奇、裴度、崔群都是当时名臣。③加极法:处以极刑。④伏乞:臣下对君上,表示诚挚请求的谦辞。⑤夭促:指寿命不长,英年早逝。⑥乖刺:乖,违背;刺,讽刺。

( 1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奖励 其欣悦
B: 登进士第 向所志
C: 故相郑余庆颇为之誉 余人各复至其家
D: 我犹为之 视端
( 2 )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B: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C: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D: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

( 4 )参考字典中的解释,选择合适的义项,分析文末“乃贬为潮州刺史”中“乃”字的意思。

义项:①于是,就;②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5 )《旧唐书》对韩愈的评价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请结合本文,分析韩愈“发言”之“真率”的具体体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种桃种李种春风,一枝一叶一精神精神灿烂

张丽钧

①凡清代画家石涛看得上的书画,定然符合他给出的一个标准,那就是——“精神灿烂”。

②自打这个词语植入我的心境,我发现自己几乎依赖上了这种表达。看到一株树生得蓬勃,便夸它“精神灿烂”;看到一枝花开的忘情,也赞它“精神灿烂”;在厨房的角落,惊喜发现一棵被遗忘的葱居然自顾自地挺出了一个娇嫩花苞,也慨然颂之‚精神灿烂;

③在清末绣娘沈寿的艺术馆,驻足精妙绝伦的绣品前,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何这个女子能让一代巨贾张謇为她写出“因君强饭我加餐”的浓情诗句,她将灿烂之情交付针线,那细密的针脚里,摇曳着她饱满多姿的生命。她锦绣的心思,炫动烂漫,无人能及。

④学校走廊里挂着一些老照片,尤其其中一幅,青年学生在文艺汇演中夺了奖,带着夸张的妆容,在镜头前由衷地、卖力地笑。我相信,每一个从这幅照片前经过的人,不管揣了怎样沉沉的心事,都会被那笑的洪流不由分说地裹挟了,让自己的心也跟着泛起一朵欢悦的浪花。

⑤美国著名插画家“塔莎奶奶”最欣赏萧伯纳的一句话:“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为了让“年轻”永驻,她不惜花费30年的光阴,在荒野上建成了鲜花盛开的美丽农庄。她守着如花的生命,怀着如花的心情,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美妙童话。满脸皱纹如菊、双手青筋如虬的她,扎着俏丽的小花巾,穿着素色布裙,赤着脚,修剪草坪,逗弄小狗,泛舟清溪,吟诗作画。她说,下过雪后,她喜欢去寻觅动物的足迹,她把鼹鼠的足迹比喻成“一串项链”,把小鸟的足迹比喻成“蕾丝花纹”。92岁依然美丽优雅的女人,告诉世界,精神灿烂,可以击溃衰老。

⑥在石涛看来,“精神灿烂”的对面,颓然站立着的是“ ”。我多么怕,怕太多的人被它巨大的阴影罩住。我们的灵魂情态,我们的生命状态,一旦陷入这样的泥淖。它分娩出的产品(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定然是劣质的、速朽的、甚至是富含毒素的……

⑦相信吧!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可以活成一种传奇。

( 1 )请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悟,在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 2 )“精神灿烂”的实质是什么?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所谓“精神灿烂”,就是指人的“灵魂情态”和“生命状态”要活出________,活出________。

( 3 )请至少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塔莎奶奶”的性格特征。
( 4 )请在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精神灿烂”的反义词。
( 5 )积累链接:请默写出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最后两句。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国抗疫彰显中国担当


①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不仅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区域防线,也为全球抗疫积累了宝贵经验,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中国答卷”。


②这张“中国答卷”,记录下艰苦卓绝的努力。大年初一,把疫情比作一次大考,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而此前两天,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采取“封城”措施;此前一天,3支解放军医疗队逆行武汉,紧急支援。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全国各地4.2万医务人员火速赶赴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10天启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美国《科学》杂志登载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防控措施成功地打破了病毒传播链,避免了数十万人感染。


③这张“中国答卷”,见证着亿万人民的坚忍顽强。在这场空前严重的疫情中,我们的许多同胞感染病毒不幸罹难、许多工作人员在一线壮烈牺牲, 。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紧急刹车”,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地封锁千万级人口城市,并在全国范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塞尔维亚媒体用封面大标题写道,“全世界欠武汉人民一声感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中国人民“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


④这张“中国答卷”,彰显了命运与共的责任担当。疫情防控中,中国始终重视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中国早在2019年12月31日就开始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信息,比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了一个月。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针对西方一些人的无端指责,明确指出“中国传递的信息非常清晰,我们却浪费了整个二月份”。在全球抗疫最紧张的时刻,中国的医疗专家组飞赴海外作战,中国的医疗物资运往全球各地,中国的诊疗方案动态更新供各国共享……


⑤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作出了无愧于国际社会的牺牲和贡献,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选自《 人民日报 》 2020年5月8日)

(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从中国抗疫取得经验切入,引出中心论点“中国担当”。
B: 第②段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抗疫艰苦卓绝的努力。
C: 第④段以大量援助事实反驳了西方对中国疫情信息通报不及时的无端指责。
D: 全文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 2 )如果要在第③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连续工作近30天没有休息,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B: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一边提醒公众无事不要前往武汉的同时,自己却选择了逆行。
C: 屠呦呦对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经过分析研究、改进提取,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素,抗疟试验成功。
D: 2020年4月29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参加了为缅怀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牺牲的NHS医护人员的全民默哀活动。
( 3 )文章的标题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你以“记忆中最美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取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禁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随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