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前车乱扔垃圾,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二十多辆汽车追尾,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B: 不一会,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 C: 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D: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 , 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B: 近日,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学开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C: “魅力无锡”的打造,必须注重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 D: 遭受挫折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得到升华,但是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
3、 | 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默而识之( ) A: 默默地了解它。B: 口里不说,心里认识它。 C: 口里不说,心里记住它。 |
4、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留守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与家人的团聚。B: 一旦人群密集区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C: 本来是出于好意,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D: 深圳市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
5、 | 下列句子中的加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们相互不耻下问 , 形成了良好的学风B: 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C: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鞠躬 赃物 张皇失措 风尘苦旅B: 狼藉 荒缪 事故人情 荡然无存 C: 烦琐 取谛 长途跋涉 大厅广众 D: 技俩 烦躁 世外桃园 穷愁潦倒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 B: 面对沙漠里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科学家们也无法解释。 C: “早清明,晚大冬。”这是民间对祭祖时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很多90后是漠不关心这些文化习俗的。 D: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络绎不绝 ,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8、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最可贵的一点是他对人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他的诗作《观刈麦》便是明证。 B: 《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详细记录了周海婴对父亲的记忆和思考,许多内容鲜为人知。 C: 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D: 在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只有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包容互鉴的共赢。 |
9、 |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躁热 愚钝 催枯拉朽 锐不可挡 B: 禁锢 私熟 白首起家 油光可鉴 C: 缀学 宛如 正襟危座 筋疲力尽 D: 荧光 滞留 诚惶诚恐 为富不仁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他办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 , 唯恐出现任何差错。 C: 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随声附和。 D: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
李白有很多写友情的诗作,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指明是写给哪个友人的。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目不见睫 ①臣患智之如目也( ) ② 自见之谓明( ) ( 2 )对画线句“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以增长见识的难度,不在于看见别人,而在于看见自己。 B: 所以了解某事的困难,不在于别人怎样做,而在于自我表现。 C: 所以了解某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怎样,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 D: 所以要增长知识很难,不仅要看见别人,还要看见自己。 ( 3 )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
别样山茶红
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在昆明东北郊鸣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9月。
⑤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雅。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
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⑦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⑧在云南,山茶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它就出现在南诏王细奴罗家里。现存最古老的云南山茶,也许应数生长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树龄六百五十多年。而丽江玉龙雪山东麓的玉峰寺院内一年能开上万朵花,荫地面积全国最大的“茶花王”,树龄大约五百年。大理巍宝山灵官殿的桂叶银红,高18.88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树龄也近四百年。
⑨让我对山茶之美有所顿悟的,却是这样一件事。
⑩那天,我去郊区农村看望一位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他的家,院墙多处泥块脱落,屋顶瓦沟枯草抖索。从厢房到堂屋,说话有回音却看不清周围堆放了些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期而遇或者说狭路相连了,与山茶。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旷、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⑪老人告诉我,他从小爱花。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时种下的,每天都要来仔细地照看。山茶活了,长高了,枝繁叶茂了,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饱满了、绽裂了,笑容也就随之在梦里开花。“今年,我还把它们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参加茶花展览了哩。”想不到老人对美的追求如此炽烈。是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⑫云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栽培养护。尽管栽护它的人境遇会有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于美的不竭的追寻,养护的都是对于美的永恒的渴求。
⑬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
(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苏西
①某一日午前,站在美丽异木棉的树下,抬眼看她们的样子——昨夜西风紧,树下又纷纷扬扬落下许多花儿来。厦门秋日正午的阳光还热着呢,红花瓣在绿草地上有些萎蔫。
②有朋友开车经过,见我路边闲闲站着,停了车,问我:“你在做什么呢?”我指了指美丽异木棉的树,答:“我看看花……”他开车扬长而去,大概会笑我无所事事。伤春悲秋这种事情,在厦门是不太容易发生的,只因为这一城花开,从不停歇,“悲”的念头一升起,便被美丽的花影树生生压下去。
③美丽异木棉,别名“美人树”“南美木棉”,与木棉同科不同属,来自南美洲的阿根廷。大部分人以为它是时下开得热闹的洋紫荆,这真是美丽的错误。美丽异木棉与洋紫荆的区别最明显是叶子不一样:洋紫荆的叶子是大大的羊蹄形,而美丽异木棉的叶子是细长形的掌状复叶,并且酒瓶状的树干长有一圈圈圆形的大刺,不小心可是会被刺伤的。
④据说美丽异木棉的花有红、白、粉红、黄色,甚至这几种颜色的花会出现在同一棵树上,可惜我在厦门只见到淡紫、粉红的花色——有些奇怪的是,花色稍深的,树冠上几乎没有叶子,而花色浅的,花与叶同在。
⑤美丽异木棉的花开,定格住我心中最美的厦门之秋。明净的蓝天之下,看着这一树的花儿,开得单纯自如,风过时悄然落在绿草地上,有不会被打扰的静美之态,想起张爱玲写的:“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⑥同这不是一个传奇的年代,即使有传奇故事发生,也很快地湮没在时代急于求成的嘈杂中。每个人都忙着朝前赶路,忙着追逐各自的目标。有几个人,会在赶路和追逐的时候,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开花落呢?
⑦当然,在这样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在和美丽异木棉相处的刹那间,我应当是快乐的。文明都会成为过去,而大自然的花儿不用理会文明的升或沉,它们自有它们的生存定律。
⑧但近日的某一个黄昏,暮色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眼前的一树美丽异木棉,竟然生出中年人的愁绪来。想起最近重读朱天文的《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人生识字忧患始’,自觉以后,就是在艰辛的漫漫长程中修行的事……海明威的寂寞与死亡,契诃夫的悲悯,谷崎的异色美,屠格涅夫的贵族品格(非阶级的),每人都有一套的。”
⑨恰好看到朋友在杭州的初秋,于西泠印社的四照阁里看刘海粟八十八岁所书赵一鸿那句“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也感慨“人生识字忧患始”,他说刘海粟的“故人”指的是整个旧山河吧。
⑩我便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冬日,大学毕业数年后重返京城,在所住酒店的大堂看到启功八十三岁所书的“暂时流水当旧地,随处青山是故人”,当下悲愁暗生。在北方飘雪的旧地,故人要离乡去国,告别时心如明镜,明白恐怕再见无缘。谁是流水,谁又是青山呢?人世一途,暂时与随处的无奈,由不得你不接纳。
⑪也是一个冬日,从北地归返厦门,看到满城的美丽异木棉,瞬间便觉得接回厦门的地气。厦门还是秋天呢。写信和北方的友人描述此情此景,友人回说他最近也想念南方。我又想,其实南方于我,也并无太多可留恋之处。倘真要说留恋,大概还是留恋这从来不萧索的花草植物,这一树树到冬日也开不败的美丽异木棉吧。看花的时候会恐惧孤独,也确是心境衰老的开始。但选择另一条路,也未必就不孤独。人之一生,大约总是和孤独交战的一生。
⑫可是啊,美丽异木棉一开花,好像就抓住了秋天,那些花影织成的经纬,是沉思,是默念,是“若得其情,哀矜勿喜”,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⑬也是最好的时光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第5期总第416期)
( 1 )根据文章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段落 |
内容 |
①-⑦自然段 |
某一日午前,看到美丽异木棉落花,引发人生思考 |
⑧-⑩自然段 |
________ |
⑪-⑬自然段 |
________ |
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 4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请以“滋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结合自身经历或感受,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④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