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使李明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B: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C: 傍晚时分,身材高大的王老师的父亲,经常在这条小路上散步。 D: 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让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
2、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擀旋 恬静 暖融融 不甚了然 B: 震憾 点缀 马前卒 人情世故 C: 怠慢 燎原 熙熙然 垂珠联珑 D: 屹立 好歹 破落户 大砌大悟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英国诗人叶赛宁的《夜》和俄罗斯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共同唤起了我们心中自然的诗意,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不断变化,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C: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书中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它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世家是传记的一种体例,主要记叙诸侯之事 |
4、 |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 《春》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 D: 《秋天的怀念》是现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叙事散文,表达出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
5、 | 下面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B: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C: 当你在积雪初溶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D: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D: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 , 却也习以为常。 |
7、 | 下列句子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怀揣梦想,用自己的思绪去勾勒青春轮廓下的美好,各领风骚(sāo)。 B: 被疏枝遗漏的阳光,露出狡黠(jié)的笑容,把惊喜斑斑点点地铺洒在石板路上。 C: 秋雨淡然,包含了智慧的低语,冷寂的逞(chěng)辩,寒凉的清醒,恰如人生一样。。 D: 会迷失自我是因为总羡慕他人,渴望得到自己没有的,得到后又感觉味同嚼(jiáo)蜡。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把“回响”改为“回荡”) C: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
9、 | 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你身边的同学也存在着餐桌上浪费粮食的现象,你将怎样去劝说他?下面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不要浪费粮食,你把剩下的饭菜都吃了! B: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行动”吧! C: 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赶紧把剩下的饭菜倒掉,不要让别人看见了。 D: 不想吃的食物就这么倒掉了,你不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吗! |
10、 |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崎岖 麻木不仁 粗制滥造 翻来覆去B: 愚钝 不可名状 诚惶诚恐 冥思遐想 C: 侏儒 器宇轩昂 正襟危坐 藏污纳垢 D: 尴尬 颔首低眉 油光可鉴 暗然失色 |
阅读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诗中的第二句中的“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试从修辞的角度对诗的三四两句作点赏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①鹬(yù):一种水鸟。②拑(qián):同“钳”,夹住。③喙(huì):嘴。 ( 1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赵且伐燕 ________ ②以弊大众 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3 )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4 )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在蓝色海上飘
赫恩曼尼
12岁那年,我认识了方小舒。
他从讲台旁边的特“忧”生专座抱着书包走向我,本子散了一地,整个教室都在窃窃私语。从此,我们就是同桌了。我的耳边从此充斥着“方小舒”三个字的魔咒。
“方小舒,把头抬起来!”“方小舒,把课本拿出来!”“方小舒,你来我办公室一趟。”被叫到的时候,他就缓缓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前方,如同置身事外的高人,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方小舒,你旁边坐着的可是年级第一!你也不学学!”老师训他的时候,总带上我。
是的,我是第一名,从来没失过手。那时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倔牛脾气,不考第一绝不善罢甘休。而我永远不理解,也不关心坐在身边的方小舒在桌子底下摆弄些什么。只是偶尔看他入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瞟上一眼。在那张堆满练习册和考试卷的桌子底下,方小舒用牙签组装成一辆坦克,用一分一分的人民币折出了航母,用一百张考卷做成一架步枪。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有什么好看的?”我见他整个人都聚拢在地图上,像一只潜伏在海底的虾。“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你懂吗?”他话不多,说话的时候眼睛依旧望着前方,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那时我沉浸在第一名的争夺战中,丝毫不在意方小舒嘴里说的“大学问”。那和我的目标相距十万八千里。
当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一次英文考试,因为听力部分发挥失常,成绩单的第一行不再是我的了。“别哭了,是好事。”方小舒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如梦似幻。我抬起头,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狼狈地望着他。“喏,你看。这里是地中海,这里是小亚细亚半岛,还有希腊半岛。”他指着地图上一块蓝色的地方,手指在上面滑动,精准到位。
他转过身来,对我说:“阿呆同学,你想过有一天会到这样的地方看上一眼吗?就那么一眼。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他的眼睛闪着从未有过的光,不再高深莫测,而是伶俐的敏锐的开阔的。我透过哭肿了的眼睛,看见一个骄傲的方小舒自信地笑着。我这才发觉,自己从未正眼看过他。他的睫毛向上翘着,毛茸茸的,上扬的嘴角两旁嵌着酒窝,白皙的面颊变得红通通的。“阿呆同学,世界很大的,你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不会只是这样。”他不紧不慢地说着,娴熟地叠好旧地图,放在书桌下。
从此,我注意到了他,方小舒——一个渴望被蓝色海洋包围的男孩。他书桌下的那片世界,只属于他。偶尔,也向我敞开。我好奇他为什么对这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感兴趣,毕竟,考试、升学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一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遇见方小舒。“喂,你总不写作业也不是办法,以后我帮你写吧。”我没话找话。“不用啊。反正已经习惯了。突然写得太好老师肯定不信。”他撇撇嘴。“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我试探他。“我想做间谍。”他站定在街角,眼神坚定,语气铿锵,往来穿梭的车辆突然安静下来。夕阳照在他脸上,他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出生入死,泰然处之。”他一字一顿地说。那一刻,空气和时间都凝结了,只剩下一个我所不解的方小舒,站在人群密集的街角,运动服上沾满尘土,嘴角挂着舒朗的笑。
方小舒那年和我一样,14岁。我们结识的两年间,他的地图上画满了红点,我的试卷上打满了对钩。他的航母上的飞机多了一架又一架,我书包里的习题多了一本又一本。他的手枪可以打出一连环子弹,我的成绩单上总是一连环的满分。我依旧热切地回应着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渴望、同学的仰慕,而他不言不语地进行着他的“间谍计划”,用削尖的铅笔画出一座座建筑的构造。
毕业前夕,在我们的毕业纪念册里,方小舒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阿呆同学,那片蓝色的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爱琴海。——方小舒”
当我再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如愿考入省内最好的高中,而方小舒,却不知所踪。
当我拿着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考入理想的大学,因为长时间熬夜视力模糊、身体发胖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打听到,方小舒当了兵,在城郊的部队。听说他长到了一米九,力壮如牛,负重跑总是第一名。
15年过去,我到了这个花费高昂、安身不易的城市打拼,我的生活并不如儿时想象得那样辉煌壮丽。我时常会怀念那个曾在我的年少时光里一闪而过自由的男孩。
城市的夜晚,虽然光鲜亮丽,却总是让人焦虑不堪,噩梦缠身。只有一晚,无论过去多久,我仍清楚地记得。
我身处一片晶莹剔透的蓝色当中,小舟随着海浪悠悠荡荡。阳光照在头发上,浑身上下暖洋洋。我哼着歌,躺在船头。船尾坐着的人,嘴角两边两个酒窝,声音像是从天际而来:“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
( 1 )通读全文,梳理野我冶与方小舒的交往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情节 | 事件 | “我”对方小舒的情感或态度 |
初见 | 方小舒成为“我”的同桌。 | ①________ |
再识 | ②________ | 关注 |
深知 | ③________ | ④________ |
探听 | 方小舒在城郊部队当了兵 | 牵挂 |
梦忆 | 方小舒出现在“我”蓝色的梦海里。 | ⑤________ |
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 3 )文章以“我们在蓝色海上飘”为题,有哪些妙处?( 4 )文章在刻画方小舒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5 )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肯定青少年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让才华变成能耐
游宇明
①指称一个人做事有能力,吾乡不说此人很有才华,而说他蛮有能耐。所谓能耐,就是能力加耐心、耐力的意思。仔细想想,能耐这个词儿,真的韵味无穷。没有耐心、耐力的培育,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显不出才华。
②一个人当然需要才华,有才华,我们做事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有才华,我们才能探知事物深处的秘密,站立于生活的潮头。李白喜欢喝酒,并没有变成酒缸,而是“斗酒诗百篇”;曹雪芹“举家食粥”,并没有沦为乞丐,而是写出了反映一个时代的巨著《红楼梦》。齐白石进北京时不被画界承认,但他的独特风格却吸引许多购画者……这些都是才华改变个人生活的典型例子。
③然而,才华这东西像是火焰,爆发的时候非常耀眼,但爆发第一次之后是否有第二次、第三次,没有谁知道。此时,耐心会走上前台,牵着才华的手爬山沟、涉大河、攀高山、过险滩,有了它做伴,才华一次次地获得了命运的舞台,一次次地被别人察觉到。
④像世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才华的成长也需要时间。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你可能觉得他能力平平,有了那么五年、十年历练,你会感到此君像是变了一个人,他说的话是那么得体,他办的事是那么干净利落,他获得的成就是那么辉煌,这一切都是耐心、耐力的功劳。
⑤正如最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因为有了对耐心、耐力的培育,我们才可以储备充足的知识和经验,我们仓库里的东西越充足,成功的机会才会越大。更重要的是,耐心给我们一种平静的力量,让我们能够掌控自我,获得生活的智慧,而不是,面对生活的各种不如意,以无可奈何自暴自弃的状态或者发火呵斥暴力攻击的方式,让生活,人际,家庭和事业变成一团乱麻,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只是,现在有的人不太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将才华看做是一张塑料布,一经购买就可以永远拥有。有的家长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比如暑假让他上绘画班,寒假让他上奥数班,但家务事不想要孩子插手,怕伤了他的小胳膊;走点远路心疼不已,觉得对不住孩子;孩子受一点点挫折,就愤怒得像个公鸡,恨不得找给孩子挫折的人决斗……这种人可以培养出孩子某方面的能力,但绝对培育不出孩子的能耐。
⑥因此,我们说只有将才华跟耐心、耐力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否则,才华很可能变成偶然一现的昙花。吾乡有个曾国藩,此君当年位居六个汉人大学士之首,被时人称为“曾相”。曾国藩当然有才华,写文章成为“湘乡派”的领袖;打仗,他能够凭一支民兵武装击垮太平天国的军队。然而,曾国藩最初几年跟太平军交手,并不占优势,还曾遭遇过重大危机。1855年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如果曾国藩没有巨大的耐心(当然也有部下和友人的帮助),他后来的仗肯定打不下去。
⑦让能力开路,让耐心、耐力伴行,我们的一生才会有真正的远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章第②-⑤段的论证结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 )第⑤段中提到“耐心给我们一种平静的力量”,请结合文本说说你对“平静的力量”的理解。( 4 )第⑤段中举有些家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5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才华改变个人生活,因为有了才华,我们做事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我们才能探知事物深处的秘密。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些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岁月流逝,他们仍然刻在脑海里、心田里,成了标记,成了象征。请以《 ,印在我记忆的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