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说起湖心亭,两人立刻来了兴致,打算去看一看。一路上,两人又交流了不少关于诗歌的看法。他们的对话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海:读诗词,我们要关注意象。我们学过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本意是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这句除了寄托思念之情,还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B: 小宁:是的,《无题》中有一句“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中“青鸟”就是大雁,因其往来迁徙,后来就成为信使的代称。 C: 小海:诗歌是情感的抒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在对比中表达了对自己弟弟的无限思念之情。 D: 小宁:“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和“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都是指降职、贬官。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不要”) B: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 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内行动、境外指挥,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将“境外指挥”与“境内行动”互换位置) D: 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将“和”改为“等”) |
3、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禁锢(gù) 狡黠(jié) 诓骗(kuāng) 成吉思汗 (hán) B: 陨落(yǔn) 灵柩(jiù) 睿智(ruì) 矫揉造作(jiǎo) C: 喑哑(yīn) 怡情(yí) 亵渎(xiè) 方枘圆凿(nà)) D: 傅彩(fù) 汲取(xī) 诘难(jié) 吹毛求疵(cī) |
4、 |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周末的清晨,一群退休老人就在小区里跳舞,大分贝的音乐把你从睡梦中吵醒,你想请这些老人把音乐放小声些,于是你对老人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喂,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是几点,不知道人家在睡觉啊! B: 各位,一大早就这么大声放音乐,能不能有点社会公德! C: 爷爷奶奶们,难得有个周末,我想多睡会儿,可以让音乐小点声吗? D: 爷爷奶奶们啊,这哪里是音乐啊,简直就是扰民! |
5、 |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位高官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B: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C: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对我有私心,我的小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D: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以后遇到兵败,在兵败之际委我以重任,在危难之际我奉旨执行命令。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骄娆 摇曳 觥筹交错 银装素裹 B: 奔驰 嘶哑 出谋画策 相得益彰 C: 斑斓 赞誉 李代桃僵 心旷神怡 D: 端祥 制裁 孜孜不倦 彬彬有礼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悬虚 辐射 湎怀 轻歌曼舞 B: 燥热 琐屑 糟蹋 原驰腊象 C: 惩戒 安祥 诀别 鸠占雀巢 D: 张惶 落第 轩榭 交头结耳 |
8、 |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排比) B: 他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两腿千斤重。(夸张) C: 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己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比喻) D: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拟人) |
9、 |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家父、舍弟、犬子、敝人都是谦称;令尊、令郎、昆玉、高足都是尊称。 B: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聊斋”一词来源于他书房的名称。 C: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该日有登高、赏菊、插茱英等习俗。 D: “五十知天命”是指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懂得了“听天由命”的道理。 |
10、 | 下列关于课文《羚羊木雕》运用插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B: 插叙的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既为结尾万芳谅解了“我”做了铺垫,也是全文故事发展的起由。 C: 插叙内容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伤害孩子纯真感情的做法。 D: 插叙部分内容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太紧密,是可有可无的。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 1 )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________和________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饮酒(其十七)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①待清风。清风脱然②至,见别萧艾③中。 行行失故路④,任道⑤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⑥。 (选自《陶渊明集》) 注:①(薰)香气。②(脱然)轻快的样子。③(萧艾)指杂草。④(行行失故路)行行,走着不停。失故路,指出仕。⑤(任道)顺应自然之道。⑥(鸟尽废良弓)《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他出过力的人。 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②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③,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④以为三径⑤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有删节) 注:①(祭酒)与下文的“主簿”“刺史”“参军”“督邮”,均为官职名。②(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③(粱肉)指精美的膳食。④(弦歌)出任邑令。⑤(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 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男有分,女有归 C: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D: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3 )请在《陶渊明传》(节选)中找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 5 )诗人在《饮酒》(其十七)中,以________ 和萧艾对举,表达了自己________的道德情操。( 6 )以下各组,全是表现陶渊明的志趣的一项是( )。 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③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④我醉欲眠,卿可去!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7 )历代学者,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渊明其他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是一位悠然自得、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实际上,陶渊明的隐逸更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请依据上面诗文,并结合《桃花源记》,给这种说法补充理由。 |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 1 )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 3 )第⑦段写蓝蝶花有什么作用?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
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的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
“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足够的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一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付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来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撑惨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杯牛奶而已。”
愚昧是黑暗,智慧就是光;冷漠是黑暗,善良就是光;怯懦是黑暗,勇敢就是光;现实是黑暗,希望就是光……我们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像光一样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则强大我们的灵魂。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往事、难以忘却的身影、记忆犹新的画面、催人猛醒的声音,如同光一样至今照亮你的天空。那些对你影响深远且积极向上的人和事是你的一种榜样,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力量,永远与你相伴。
请根据以上提示,以《时至今日,依然是我的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补全题目,然后紧扣主题作文;(2)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