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周星期一,学校都举行隆重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 B: 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扩大该院重点专科的影响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C: 在经营过程中,以营造环保、健康、安全的购物环境为目标。 D: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
2、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B: 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C: 只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D: 他连续三天无故旷课,我们能不指出他不遵守学校纪律的问题吗? |
3、 |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
4、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常见的新闻体裁有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 B: “孤山寺北贾亭西”,“亭”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报君黄金台上意”,“台”是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多为高而敞的建筑,但体量不大。 C: 汪曾祺《昆明的雨》中“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前句出自杜甫《春望》,后句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D: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言简义丰。如李清照《渔家傲》中用典《庄子•逍遥游》,“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现实处境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 B: 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C: 杭州的开发商们,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尝试着低碳住宅的应用和研发,并将此作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差异性经营的竞争力。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玲珑剔透(tì) 阑栅(shān)B: 言简意赅(ɡāi) 褴褛(lǚ) C: 弛名中外(chí) 应酬(yīng) D: 浮想联篇(piān) 寒噤(jìng) |
7、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要建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要破除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B: 那个小妹妹在超市里走丢了,由于找不到妈妈,她不知所措的哭了起来。 C: 我常常想起高考前那金戈铁马的紧张生活。 D: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 , 因此巧妙绝伦。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上。B: 小李工作非常积极肯干,总是提前上下班。 C: 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D: 齐辉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
9、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B: 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临殿廷主持。 C: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D: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小说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都选自其中。 |
10、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C: 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 , 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 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 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天蔽日 隐:隐瞒 B: 良多趣味 良:甚,很 C: 绝巘多生怪柏 巘:山峰 D: 哀转久绝 绝:消失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4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 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 5 )从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 6 )作者写三峡四季水况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而是先写“夏水”? |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军号声声
①“军号一响,那士气就鼓起来了,战士们就往前猛冲。在冲锋号的鼓动下,不久就冲上了阵地,消灭了敌人,我军胜利了。”我刚到村口,就被这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了过去,他有八十多岁的样子,站立都不稳,可话语声还很洪亮。周围那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样子,任他自言自语,谁也没有接这个话茬。
②我们全家搬走这么多年后,我突然生出回来看看的念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他对那把铜号还是那么有感情。
③小时候,我对这把铜号是很羡慕的。不能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总感到很遗憾。
④他的这把铜号,其实是有破损的,喇叭口处残缺一块,从这个地方向里还有一道裂纹。他每天都悉心呵护着,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特别是到破损处时,会格外轻。
⑤擦完后,他就把铜号横过来,在眼前轻轻转动着,转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头来,郑重地用右手握起来,举到眼前,右眼对铜号嘴儿认真看去,然后挪到左眼前,右眼眯起来,用左眼看一会儿,然后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们认为他就要吹响这把铜号了,可他总是让铜号和嘴唇似接触又不接触的,最终也没有吹响。
⑥我们都很失望,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失望的长叹:“唉——”
⑦这时,他才会转过头来,看我们一眼:“怎么,想看看?”
⑧我们凑上前去。他把铜号在我们眼前晃了晃,然后陷入沉思,轻轻地说:“我的战友正吹着冲锋号,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停一停,喉结滚动了几下,又接着说:“他就牺牲了,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音真响亮。”
⑨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⑩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⑪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了毛病。
⑫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⑬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⑭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⑮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⑯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文/高军,有删改)
阅读《春》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3 )选文第②节除了写雨,还写了灯光、房屋、雨中的人等,写这些有什么作用呢?(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作文: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请以“亲人给了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选填:“力量”、“支持”、“鼓励”、“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