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新疆钢铁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 , 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 , 热闹非常。
D: 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2、

下面句子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剩下的复习时间指日可待
B: 许多腐败分子在落入法网后才痛心疾首地诉说深刻的教训,充当启迪世人的反面教材。
C: 马年春晚出现不少新面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D: 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 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 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 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 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B: 客死(客人死了)
C: 吹嘘(夸张地宣扬)
D: 琐屑(细小而琐碎的事)
5、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庸俗的作品总是让有品味的读者感到索然无味
B: 不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总是怨天尤人 , 是永远不会获得成功的。
C: 舞台上精彩的表演让观众望洋兴叹 , 掌声不断。
D: 他的提示让我恍然大悟 , 很快就解答出了这道题目。
6、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欺(wǔ) 奋(kàng) 择(jué) 震耳欲(lōng)
B: 眼(kuàng) 追(suò) 劣(zhuō) 接而至(zhǒng)
C: 媚(wǔ) 沟(hè) 褓(qiǎng) 不修边(fú)
D: 望(tiào) 默(hán) 动(rú) 目神迷(xuàn)
7、

填入文段空格中相应的句子,最贴切的一项是( )

其怡情也, ;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

A: ①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②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B: ①最见于处世判事之时 ②最见于独处幽居之际
C: ①最见于杂处群居之时 ②最见于读书演算之际
D: ①最见于读书演算之时 ②最见于杂处群居之际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豪取11连胜拿下世界冠军,令日本女排夺冠之梦戛然而止。
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70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C: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应该是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
D: 鲁迅的小说《故乡》将杨二嫂尖酸刻薄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作者是( )
A: 北岛
B: 顾城
C: 杨炼
D: 海子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 甚矣,汝之不惠!
C: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 —厝朔东,一厝雍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 1 )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

( 2 )"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④并:连同;⑤以:用来⑥何:哪里

(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契其舟 ________

②不亦乎 ________

③项为之 ________

④席上菱 ________

( 2 )选出句中加横线的“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剑自舟中坠于水
B: 人自护其短
C: 常蹲
D: 自度
( 3 )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③北土亦有此物否?

( 4 )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有删改)

( 1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说明傀儡“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 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另一方面也借摔倒来发泄心中的苦痛。
C: 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的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
D: 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致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
E: 作者语言朴实,用从容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个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然而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
( 2 )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 3 )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 4 )小说题目“生”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你从这个主题中又获得什么人生启示?
阅读散文,完成下题。

梧桐花

佚名

①一不留意,梧桐花就这样茂腾腾地在人间最美四月绽放了,煞是惊讶,不由驻足凝望这树开花的树,任思绪飘飞……

②记得梧桐花的花语是情窦初开,在夏季开的最为热烈,从不屑与其它花红柳绿争春是经过了等待以及时间考验的花,香气清淡恬静,不随波逐流,坚韧、坚贞、忠诚是她的品性;怎成 会在这人间芬芳四月天就炸开了呢?内心充满着不解与困惑。

③看吧,满树的小喇叭挂满枝头!立刻让这皱巴饱经沧桑的梧桐树鲜活起来。每一个小喇口的花瓣都是向外卷曲,努力地向外延伸着,花瓣表层有一层短短的毛,嫩嫩地、柔柔地。颜色由浅而深,那深深浅浅的紫对着阳光尽情绽放!人都是高等的视觉动物,
怎会不陶醉在迁流光溢彩中呢!

④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物质生活还是很贫乏的,但爱美是每一个女孩子的天性,到梧桐开花的季节也是女孩子们最开心的季节。我们会围绕梧桐树,绕来绕去,玩着童年游戏,树下落满了梧桐花,玩累了,乏了,我们躺在花海里,尽情地吮吸着这大自藏芳香,想象着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故事,然后叽叽喳喳的分享给同伴。在没心没肺地疯玩、在姑妈再三地吆喝“艳回家吃饭”声中,不情愿地和伙伴分开。我总会捡拾完整的梧桐花带回家,央犬姑妈给我做花环,姑妈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一会功夫,一个美美的花环项链就出言土了。我会迫不及待地带着这花环项链跑东家往西家,得瑟的炫耀着,快乐地舞着,仿佛我就是梦中那个最美的公主。至今想来
那场景仿佛如昨!

⑤成年后的我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各种首饰,挂件算是一应俱全,甚至还能常换常新,可是那种拥有的快乐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刹那便烟消云散,被生活中俗事缠身,久久不能释怀,比如做一件事,总想遵照自己的意愿,失之毫厘便觉得谬以千里;比如爱一个人,总想对方是自己渴望的模板,略有出入就认为格格不入。缺失了纯粹的快乐!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再也回不去的快乐,那开在记忆中最美的花呀此刻就在眼前,我还能找到那份纯纯的快乐吗?

⑥一阵风吹来,一束、两束的花飘落地下。梧桐花落,不像樱花梨花那般一片花瓣一片花瓣的在微风中飘洒,而是整朵花连同柄一起,在风中急速旋转而下,仿佛对树没有一丝留恋。看着脚下的花朵,它好像朝着我调皮的笑着,似乎告诉我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我要在最美的季节里绽放,不为别的,只为我心中的梦想。心中的纠结一扫而光!我释怀了,梧桐花,我要大声赞美你。

⑦其实,花和人一样!生活本身充满沟沟坎坎,五味杂陈,不是只有春天和诗意,更多的时候是漫长的冬天和冰天雪地。只不过懂生活的人,乐观向上的人,永远把春天藏在心底里,不在意眼前的繁盛或者萧条,也不会在意等待多久可以等来春暖花开,他们总在生活的细微处最低处咀嚼生活的真滋实味。

⑧不觉间加快了脚步……

( 1 )写出作者面对盛开的梧桐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惊讶一( )——( )—( )—美

( 2 )文章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

( 3 )赏析句子。

①看吧,满树的小喇叭挂满枝头!立刻让这皱巴饱经沧桑的梧桐树鲜活起来。每一个小喇叭的花瓣都是向外卷曲,努力地向外延伸着,花瓣表层有一层短短的毛,嫩嫩地、柔柔地。 颜色由浅而深,那深深浅浅的紫对着阳光尽情绽放!(请从描写的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②梧桐花落,不像樱花梨花那般一片花瓣一片花瓣的在微风中飘洒,而是整朵花连同柄一起, 在风中急速旋转而下,仿佛对树没有一丝留恋。(请从写法的角度加以品析)

________

( 4 )“缺失了纯粹的快乐!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再也回不去的快乐,那开在记忆中最美的花呀此刻就在眼前,我还能找到那份纯纯的快乐吗?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

( 5 )请你对文章第⑦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春》的开头。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急切盼望着的事情吧。

请以“盼望着,盼望着”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这感情、是否过于暧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