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江城区漠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这句话表达得体。
B: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C: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科技封锁,但这一切都无法扼制中国前进的步伐。”这一句话搭配不当,可将“扼制”改为“阻挡”。
D: 《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风骚”本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震悚 猥锁 天伦之乐 味同嚼腊
B: 矜持 竹蔑 哗众取宠 浮光掠影
C: 洋溢 荒唐 伤痕累累 祸不单行
D: 膺品 惦量 如坐针毡 高谈阔论
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许细/绳 商/余勇可 本逐末/退避三
B: 骗/头 问/号/流光彩 循规蹈/目光如
C: 发/咆 扰/咕 脖/引受戮 曲求全/虚与
D: 当/勒 中气 憔/鞠躬尽 尽心血/砥前行
4、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 “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5、

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

A: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B: 歌坛新秀林虹的演技精湛,荣获了“十佳青年歌手”的光荣称号。
C: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小明用愤怒的脚使劲跺着哪裸露在外的木桩。
D: 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6、选择对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 1 )技此耳( )
A: 只、不过
B: 停
C: 到
D: 完
( 2 )可以调琴,阅金经。( )
A: 平素
B: 素昧
C: 不加装饰
D: 素净、淡雅
( 3 )无案牍之劳形( )
A: 劳累 身体
B: 劳累 身形
C: 使……劳累 身形
D: 使……劳累 身体 形体
( 4 )往来无白丁( )
A: 穿白衣服的平民
B: 平民
C: 没什么学问的人
D: 没身份、地位的人
( 5 )陶后有闻( )
A: 新鲜
B: 少
C: 朝鲜族
D: 多
( 6 )出近之( )
A: 稍微
B: 渐渐
C: 略微
D: 悄悄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C: 《水浒传》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洪荒女孩”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死灰复燃 , 再夺亚洲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冠军。
B: 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坎坷之路,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
C: 自从跟他在车站分道扬镳后,我就再没他的消息了,实在可惜。
D: 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9、

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_______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②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
③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④多思考了一些问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0、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冰心,现代著名女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B: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C: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我与地坛》。
D: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背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奉诚园闻笛

(唐)窦卑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元)赵孟頫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注】①奉诚园:原始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②西园: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③山阳笛:“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④赵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

【知识卡片】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2 )吕蒙最后的结果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学会“拐弯”

①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央视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有一个好心态。”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概括和百年人生的智慧,也是对人们的忠告。

②历史像一辆在弯弯曲曲路上行进的车子,每个人都是坐在车上的乘客。车子拐弯了,不随着车子拐弯的人,就有掉下去的危险。斯大林对此说得更形象:“每当历史的车子在转弯时,总会有人从车子上掉下来。”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适应车子的转弯而主动转弯。爱因斯坦说:“人的最高本领是能够主动适应客观条件。”适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人只有主动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适应客观条件“拐弯”,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③俗话说,人生在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这个“拐弯”,不是放弃,不是退出,而是在迂回中窥测前进的方向,在困难中发现有利的因素,在审时度势后做出理智的选择。“文革”时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被勒令守楼和听电话。一般人会觉得这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时光,便利用这3年“好时光”,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有人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左边是向下的趋势,但到底部终止了,转为向上。这是形退实进,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做一件事有时也是如此,本来以为走到了失败的境地,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正好走向另一个成功的途径。伊朗建德黑兰皇宫时,设计者原打算把镜子镶嵌在墙面上。当镜子从国外运抵工地后却被打破了,他们就大胆创新,将这些碎片镶嵌到墙壁和天花板上。于是,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德黑兰皇宫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

⑤可见,人生天地间,学会“拐弯”是极为要紧的事。学会“拐弯”,不仅需要面对困难的好心态,更需要化解困难的大智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改动)

( 1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文章②~④段具体阐述了怎样做才能学会“拐弯”,请逐段简要概括。

( 3 )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有人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左边是向下的趋势,但到底部终止了,转为向上。(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有什么好处?)

②学会“拐弯”,不仅需要面对困难的好心态,更需要化解困难的大智慧。(句中加下划线的“不仅”“更”为什么不能删去?)

( 4 )文章第③段说:“人生在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请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驯服苦难的烈马

朱成玉

极少见过那么多苦难集于一身的人。她简直就是上帝的出气筒,上帝发脾气,拿着鞭子乱甩一气,她成了活靶子,浑身上下被抽打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

她是岳母家的邻居,一个美丽的妇人,一个被命运的风暴卷入谷底的人。

打小就死了爹娘,在姑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终于挨到了嫁人的年龄,姑母迫不及待地将她嫁了出去。婚后没多久,丈夫得了股骨头坏死,一瘸一拐的啥活计也干不了,里里外外都指望她一个人。

女儿在中考的那一年,因为压力过大,学习学傻了,整个人处于半痴呆状态。

许久了,她一直住着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土坯房。房子在雨季,经常漏雨,她就常常请了左邻右舍帮着她修补房顶。这一次,没等房顶修好呢,一场大雨终于把这陈年的老古董冲塌了。

即便如此,村人们也从没在她嘴里听到过一丝叹息和任何抱怨,就连这房子被雨水冲塌了,她也会乐观地说,“这下好,总算能下决心盖个房子,不然总是舍不得拆了它,老天爷给俺做决定了。”

不管生活多困苦,你都不会在她的脸上找到悲伤的答案。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安慰别人,岳母最开始知道得了癌症那几日,每天茶饭不思唉声叹气,她天天来劝导岳母,“癌症算个啥,好好治哪有治不好的病。你得好好活着,你看你多有福气,你现在享受的一个月的福,都够俺攒上一辈子的了。”

听她这么一开导,岳母开朗了许多。

村里很少有比她家穷的了,可她偏偏又是个乐善好施的主儿,不管谁家来要点啥,只要她有的,肯定是有求必应。夏天,她的园子里种的菜总比别人家的多,别人过来摘个黄瓜茄子啥的,都不用和她打招呼。

她的脸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她喜欢打扮自己,尽管没什么好衣服,也没什么好的化妆品,可她就是喜欢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在地摊集市上,只要看到便宜的看着又不难看的衣服,她就会买回去,没有人知道她的箱子里到底有多少衣服。有一次,村里有三家办喜事的,这可把她忙坏了。每去完一家,就赶紧跑回家打开箱子换身衣服,一共换了三次,也就是这次,她在村里名声大噪。人们开玩笑,都叫她“三开箱”。

这“三开箱”自然是贬义的,村人都认为,她一个被苦日子浸泡着的人,就应该是坛老咸菜的样子。她的举动,无异于咸菜缸里忽然冒出翠生生的一株绿来,让人无比讶异。也有人在背地里八卦,说她指不定给家里的瘸子戴了几顶绿帽子呢!这话传到她的耳朵里,她也不生气,身正不怕影子歪,在那些长舌妇面前,反而更有力地扭几下屁股,秀一秀那妖娆的身姿。

人们询问她的近况,她总是“还好还好”地应着。人们失望地走开,似乎希望在她那里得到一点不幸的消息,用以减轻自己的不快。人们乐于欣赏别人的苦难,就像欣赏烟花一样自然,可是她从来不给他们看“烟花”的机会。

她从不向人兜售自己的苦难,用她自己的话讲,那样只会赚取别人廉价的眼泪,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她也常常对她的瘸丈夫和痴女儿说:不要轻易把伤口给不相干的人看,因为别人看的是热闹,病的却是自己。

苦难不是用来晾晒的。晾晒苦难,苦难并不会蒸发和减少,只会更大面积地传播。

“这辈子谁还不吃点儿苦,苦瓜、婆婆丁、苦菜都是苦的吧,可俺就爱吃那口儿。”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说这些话的时候,嘴角依旧上扬,酒窝绽放。

原来,苦难会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把一个人变得如此娴静,如此淡雅。

苦难,在她面前,如同一匹被驯服的烈马,她握着命运的缰绳,驾轻就熟。

她让我懂得,消灭苦难的好办法,不是去晾晒,而是让它发酵,把它变成酒,喝掉。

【注】此文发表于《辽宁青年》2013年第3期

( 1 )文中写到“极少见过那么多苦难集于一身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她”遭受到了那些痛苦?
( 2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村人都认为,她一个被苦日子浸泡着的人,就应该是坛老咸菜的样子。

②人们乐于欣赏别人的苦难,就像欣赏烟花一样自然,可是她从来不给他们看“烟花”的机会。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简直就是上帝的出气筒,上帝发脾气,拿着鞭子乱甩一气,她成了活靶子,浑身上下被抽打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

( 4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她”有哪些优秀品质?
( 5 )作者说“她让我懂得,消灭苦难的好办法,不是去晾晒,而是让它发酵,把它变成酒,喝掉。”读完文章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苦难?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趣是什么呢?

趣是你开心时的粲然一笑,是你忧伤时的双泪潸潸,也是你思念时的一封书信;趣是你指尖弹奏出的美妙乐曲,是你歌喉里飞出的动听歌声……趣好比是山的颜色,花的光影,即使是会说话的人也不能用一句话来描绘他,只有那些内心体会的人才能够知道。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享受的乐趣”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Ru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