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郑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孩子病因不明,继续飞行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机上全体乘客随声附和机长,同意飞机返航回武汉。
B: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C: 杞人忧天在今天有很大的正面说法,对保护大自然,保护水资源,保护清新的天空具有积极的意义。
D: 齐白石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灵机一动 , 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了。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一种新型智能化农业模式崭露头角
B: 有的人不知感念恩情,反而把接受捐助当成习惯,把别人的帮助看作孤陋寡闻
C: 许多学生循规蹈矩有余,独立思考不足,更别说具备质疑权威、挑战权威的勇气。
D: 先秦楚国的丝织品,通过西南水路,途经云贵输往缅甸、印度一带,这一条古丝绸之路,更鲜为人知
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张家界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 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B: 媒体属性强的新浪网向社交化媒体拓展,用户规模旺的360导航网向平台型媒体迈进,两者相辅相成 , 都是在向新媒体转型。
C: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D: 今年以来,凤凰社区开展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传活动。
5、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
B: 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
C: 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也不怕。
D: 李刚邀请赵明参加父亲的寿宴,赵明高兴地说:“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 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 305 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 即为夏季的开始。
D: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8、选出词义在语境中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 )
A: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C: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 瀚海阑干百及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9、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美轮美奂的G20晚会《最忆是杭州》在杭州西湖震撼“放”。跨越世界的梦幻之桥,立体地呈现了音乐作品,引发了人们对炙人口的诗句和“白蛇传”的美丽传说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的美学气质。“开屏”的巨型彩扇,配合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显得外惊艳。

A: bàn zhàn kuài fēn
B: pàn dìng huì fèn
C: pàn zhàn kuài fèn
D: bàn dìng huì fēn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杂谈》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高建群写的《云海》一文选自《青春缘》,原题是《月亮的海》。
C: 两篇《游高粱桥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与其弟袁中道所作。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1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曩:以往,过去,从前。

(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略无处(通“缺”,断缺)
B: 引凄异(属于)
C: 二人对(饮酒)
D: 越钱塘,长江(横渡)
( 2 )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王命急宣 异二者之为
B: 渔者歌曰 温而知新
C: 不能察,必以情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乙翁欲扶 送杜少府任蜀州
(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时以为天要塌了

①10岁的时候,我跟伙伴一起玩。他爬到墙头上,我拿了一面镜子在下面照他。他的眼睛被强光刺到,突然摔下墙头。他的腿被摔骨折了,进了医院。我吓坏了,以为他这辈子会成为残疾人。我第一次闯这么大祸,我甚至想,是不是警察要把我抓走,关进监狱。

②到了傍晚,我还在村边徘徊,不敢回家。怕回到家,母亲一定会狠狠打我一顿,而且明天会怎样,我完全不知道。那时我以为天要塌了,伙伴成了残疾,我一辈子要负罪。暮云飞渡,倦鸟归巢,我心中涌起巨大的恐惧感,仿佛整个人要被某种东西吞噬掉。我咬咬牙,回到家。母亲用鞋底狠狠地打了我几下,然后带上点心、水果,拉着我去伙伴家赔罪。不久后,伙伴完全好了,腿一点没受影响,重新活蹦乱跳起来。天没有塌下来,我的日子重回平静。

③20岁的时候,我复读一年高考依旧落榜。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失败者,我的人生从此完了,再也看不到一点光明。家里没人的时候,我把所有的书都摊到地上,自己坐在书的中间,面对着十年寒窗读过的这些书,放声大哭。我以为天要塌了,像我这样的人,还配谈未来吗?好几天,我不发一言,像个木偶一样。一天早上,父亲对我说:“太阳又出来了,天塌不下来!再去读一年吧!”后来,我如愿考上大学,觉得人生也开始柳暗花明。

④几十年里,我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事。当时以为天要塌下来了,生活无法继续下去。可是并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曾经的那些失意,在当时来说像洪波巨澜一样,快要把人吞没了。往事经年,意兴阑珊,多深刻的痛苦都会淡漠。多年后再看这些经历,把曾经“天塌下来”的大事放到漫长的人生之河上看,发现不过是翻了几朵小浪花而已。

⑤或许,你此刻也正经历着“天塌下来”的大事,以为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但是,天不会塌下来,生活还会继续,所有的事都会成为过去,你向前的脚步会踏平坎坷,重新走入坦途。

其实,天根本就塌不下来。

( 1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的作用
( 2 )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多年后再看这些经历,把曾经“天塌下来”的大事放到漫长的人生之河上看,发现不过是翻了几朵小浪花而已。”

( 4 )与第⑤段画线句照应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请简要归纳
( 5 )有人觉得第⑥段可以删去。你认为呢?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去年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的数据引起了国人热议,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PM10”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PM2.5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而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有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院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虽然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强。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 1 )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 2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一段的作用。

( 3 )选文④、⑤两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 4 )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下列各句加线词语去掉后意思不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A: 一般而言 , 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B: 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
C: 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
D: 而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 6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小明爷爷进行户外锻炼的时间和地点是否合适?请结合选文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请将作文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青春期盛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