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 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 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不惮(dàn) 潺潺(chán) 旺相(xiàng) B: 糜子(méi) 气喘(chuǎi) 油馍(mó) 眼眶(kuàng) C: 羁绊(jī) 烧灼(shuó) 戛然(Jiá) 蓦然(mò) D: 幽悄(qiāo) 锵然(qiāng) 神龛(kāng) 斡旋(wò) |
3、 |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 ) A: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 谜底:互B: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谜底:日 C: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字)谜底:高 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谜底:兆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 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 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D: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份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被国际社会各方寄予了厚望。 B: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激活了大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 C: 林业部门提醒,市民在岘山游玩时切勿不要采摘野花,不要在山上捉蜈蚣。 D: 凭借着“山之峻,江之险”的先天优势,使古老的襄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D: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等作品。 |
7、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D: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8、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技引领发展,倘若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我国走进人工智能时代计日可待。 B: 介绍广西风物、故事妙趣横生的《广西逸事》丛书,是献给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厚礼。 C: 原是当年最高建筑的电视塔,如今隐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已无一技之长。 D: 这天风和日丽 , 南湖沿岸紫荆怒放,游人如织,让大不禁感叹:“人间最美四月天。” |
9、 | 下列划线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炽(zhì)热 洗涤(dí) 不能自已(jǐ) 深恶(wù)痛疾 B: 濒(pīn)临 交卸(xiè) 毛骨悚(sǒnɡ)然 不折不挠(rǎo) C: 禁锢(gù) 畸(jī)形 藏污纳垢(gòu) 东挪(nuó)西借 D: 蹒(mán)跚 挟(xiá)持 坦荡如砥(dǐ) 俯瞰(kàn)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B: 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开展以来,班上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C: 一些小城市的户外广告牌杂乱无章 , 成为城市的“雀斑”。 D: 他用自己光辉的一生谱写出了优秀共产党人的赞歌,深刻诠释了“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真正内涵。 |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夜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①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①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 1 )诗的一,二两句,诗人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春夜的什么特点的?( 2 )这是一首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是如何抒写对亲人的怀念的?有何巧妙之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幼时记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1 )解释划线字。①余忆童稚时__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_____ ③怡然称快________ ④凹者为壑________ ( 2 )用“/”线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②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 4 )文中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却变得趣味盎然,为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 1 )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阅读《出师表》,解答后面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题目一:幸福,人人希望获得,它需要你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追求、去赢得。努力,恰如助推器,助力你抵达幸福的彼岸。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深刻地感受到,不断地努力,可以让幸福感持续叠加。
请以“越努力,越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请以“ ,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