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陵城镇章枣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C: 海啸发生时,滚滚巨浪摧毁了沿途的桥梁、道路、庄稼与房屋,真有一番石破天惊的景象。
D: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有代表作《新疆域》。
C: 《大雁归来》的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特。
D: 陶世龙1939年4月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科普学家。
3、

《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 形象好看
B: 活泼诙谐
C: 能勾摄恶人魂魄
D: 公正的裁判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母师长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B: 阳春三月,游览园林固有情趣;可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目不窥园 , 亦别有风味。
C: 一到活动课,操场上就人声鼎沸,气冲斗牛 , 显示出青春的活力。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5、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6、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的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⑤②③④①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②④⑤①
D: ⑤①③②④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8、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家是既让你高飞 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B: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C: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9、

填人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上

②连平常我最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 ③①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10、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 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 , 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1 )请描述诗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中的“妻子”的形象。
( 2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一)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成侯邹忌为齐相》)

(注)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周忌。③曲桡náo;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 1 )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不相/乃王而使田忌伐魏
B: 而问其妻曰/前行,欲穷其林
C: 服衣冠/而往,暮而归
D: 臣知不如徐公美/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 2 )①把“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用三个“/”给文段(二)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 3 )不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一)结构严谨:第一段“比美”,三问三答,第二段“讽谏”,三比三喻,第三段“纳谏”三赏三变。并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 文段(一)中邹忌能够讽谏成功,除了他有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与齐威王善于纳谏分不开,这一点可以从齐威王广开言路的“三赏”中看出来。
C: 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文段(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 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文段(二)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将成为新的杀手?

①就在我们不断攻克现有的疾病时,将在21世纪时刻陪伴我们左右的一颗颗新定时炸弹已经悄然准备就绪,它们就是天然或者人造的新型病菌。

②我们面临的21世纪无疑将是一场血腥的捉虫大赛。可以肯定的是,各种古怪恐怖的新传染病将此起彼伏,针对这些新病魔的战斗将令我们今日与艾滋病所作的艰难斗争显得微不足道。届时,我们手中早已有了艾滋病疫苗,人们只需花几美元或者根本不用付钱就可以得到疫苗。

③今天,新病毒正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在医院和丛林诊所里,异常强大的变异细菌不断出现,人类根本来不及找出对付它们的抗生素。仅从1994年以来,已有30多种新病毒现身,它们之中像艾博拉出血热、F和G型肝炎、安第斯病毒、法基病毒、比利多病毒、白水旱谷病毒等等已经令医学界一筹莫展。而2003年春季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由于易于传播,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④病毒越来越易于侵入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在病毒看来,我们人类无异于一顿越来越丰盛的午餐。在自然界,当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过高、并且过于集中时,由病菌引发的疾病势必爆发,有效地减少该种群的数量。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

⑤推动大自然着手实施这项法则的因素之一便是我们正在兴建的超级城市,它们通常都建立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到公元2015年,地球上将有26个这样的超级城市,其中的22个将出现在并不发达的地域。到2030年,世界上60%的人口都将住进城市,届时,一些巨型城市的固定人口将超过3000万。可以设想一下,把所有这些人都塞入一座城市,撤走绝大部分医生,只留下几座医院,而且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也不复存在。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一颗随时都可能发作的生物炸弹。现在你要复制8到10枚这样的炸弹,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放在世界各地。

⑥更糟糕的是,这些炸弹之间是有导火索相连的。人们乘坐飞机四处旅行,把病毒迅速有效地带往世界各地。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下个世纪,这个生物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只会更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日益频繁地外出旅行,结果自然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⑦除此之外,令人心悸的还有生物武器。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曾运用最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制造了可以抵抗一切传统药物的黑死病系列病毒,并将这种病毒装入导弹弹头。随着生物技术日臻完善,人类将解开越来越多的生物基因密码,生物学家们也将学会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从而制造出致命的、非天然的病毒系列,最终用于弹无虚发的新式武器。

( 1 )第⑥段中的“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一句中的“生物互联网”指什么?
( 2 )文中第②③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此来说明哪方面的内容?
( 3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④段是从“病毒越来越易于侵人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B: 第⑤段是从“人口的集中也会导致病毒的大量侵人”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C: 第⑥段是从“人类的交往来说明人类易于新病菌的传播”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D: 第⑦段是“从生物学家们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天的芭蕾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 1 )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 2 )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 3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 4 )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中,我们会与父母产生矛盾,会与朋友发生误解,会在学习上遇到挫败,但是成长路上,我们依然步履坚实地向前走着,因为那平凡日子里的脉脉温情,因为那青春路上心中的守望,因为那共同携手编织的梦想。

请以“为了心中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你幸福的温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