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万安县高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帮助小林提高成绩,老师想尽办法,真是处心积虑啊。
B: G20杭州峰会落下帷幕,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G20峰会文艺晚会。
C: 这次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 初三了,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日’浴阳光,预防近高”。
C: 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逐一做了回答。
D: 自己不倒,哈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

②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

③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

④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⑤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


A: ②③①④⑤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③①⑤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莅临:来临)
B: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D: 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响晴:响亮而晴朗)
5、

本文段共用了下列哪些修辞方法?( )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A: 比喻 拟人 排比
B: 排比 拟人 引用
C: 引用 比喻 拟人
D: 引用 对比 拟人
6、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 )
个园北大门外盐阜路的内河风光带,景色迷人。
①登上停泊在御码头的龙舟画舫
②这里还是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
③当年乾隆皇帝三下扬州,曾以天宁寺的西苑作为行宫
④沿河漫步西行千余米,清代八大刹之一的天宁寺就在这里
⑤可以领略“两堤花柳皆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十里瘦西湖风光

A: ②④③①⑤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③②①⑤
D: ②④⑤①③
7、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A: ⑤①③②④
B: ②④③①⑤
C: ②④⑤③①
D: ④⑤③①②
8、下列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
B: 颔联中“随”字化动为静,讲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入”字写出了江水脱离群山,向原野奔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和喜悦之情。
C: 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天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景象。
D: 尾联中作者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不禁起了思乡之叹,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9、

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B: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 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 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10、

下面从文段中抽出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照文意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①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②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③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④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⑤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⑥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A: ⑥①④②③⑤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⑥②①④⑤③
D: ⑥①②④③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此诗作于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后;②梁园:西汉梁孝王的后苑。

( 1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为:(________ ) 宜:(________ )

( 2 )翻译下列语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3 )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 4 )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①她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春季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她越发沉默了,像是一个闷葫芦。她原本还不算差的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做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对她敬而远之,甚至排挤她。

②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她向老师要求把座位挪到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不相干的,她的心在窗外的世界里:A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南来的燕子们在树间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和着,嬉戏着;树下几株细弱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摆动„„她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

③B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不久,燕子开始南迁,只剩下树下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望着眼前这个黯淡的世界,她哭了。

④秋天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老师姓徐,长得很漂亮,同学们非常喜欢她,都愿意在课间时跟她谈天说地。她也喜欢徐老师,但是她不敢上前。徐老师的目光几次落在她脸上,她都躲闪着避开了。有一天,徐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上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那里。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板擦落在她的桌上时,她先是一惊,接着就愣在那里。同学们欢呼着要她唱歌,她不肯唱,也唱不出来。同学们不依不饶,使劲鼓掌催促她,徐老师也走过来鼓励她。她涨红了脸,望着徐老师,眼里竟噙满泪水。徐老师就说,既然不想唱歌,就罚写一篇作文吧,明天交上来。课后,徐老师还特意对她说,只要用心写,写多少都行。

⑤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生计,很少能够照顾到她,只有每天晚上父女间的几句简单交流能让她感到安慰。然而就在春天,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⑥第二天,徐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徐老师却只字来提。那天,徐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⑦从那天起,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逐渐开朗起来,而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她交往了。学期结束时,她还做了班长呢。

⑧几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要在春天来临时,摇曳它细弱的身躯,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为春天增加一抹生机!

⑨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徐老师在她的那篇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 1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 2 )语文活动课上,当同学们和老师让“她”唱歌时,“她”为什么“涨红了脸”?
( 3 )选文第⑥段中划线的“郑重其事”一词用得恰如其分,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 4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徐老师给“她”作文写的批语“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拓展训练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 ,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我祝福秋天……

( 1 )本文通过对________ 的描绘,抒发了________ 的情怀。

( 2 )说说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① 这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
②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
③ 那缥缈的游丝迷蒙着游子的心。

( 3 )“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和“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两句中划线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

( 4 )文中说“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请找出文中原句来具体阐释。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中,“小”常常被我们忽视,其实“小”亦有价值。一个善意的举动虽小,却能给人带来温暖;一次创新的尝试虽小,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前行的脚步虽小,日积月累,却能带我们走向成功。不要轻视小,小中有真情;不要忽略小,小中见大义。

请以“小亦可为”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不少于6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现在的我,只是暂时很想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