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④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⑤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A: ①③④⑤②B: ⑤④①②③ C: ②⑤④③① D: ③②⑤④①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您的到来,使寒舍蓬荜生辉。 C: 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 , 奇妙无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令游人流连忘返,更引起无限遐思。 D: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纯粹(cui) 掺和(huo) 拈轻怕重(niǎn) 杞人忧天(qǐ) B: 称职(chèng) 抽噎(yē) 怪诞不经(dàn) 畏罪潜逃(qián) C: 怅然(chàng) 晕眩(yun) 参差不齐(cī) 刨根问底(páo) D: 蜷伏(quán) 禁锢(jìn) 惊慌失措(huāng) 骇人听闻(hài)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 A: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所以走红,其原因是因为剧情完成了对主流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询唤。 B: 能否在抓实中小学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关键在于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 C: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和无比精彩的赛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D: 为提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同度、知晓度、参与度,当下,龙岩全市上下掀起了一股“垃圾分类”的行动热潮。 |
5、 | 下列句子依次采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少年儿童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巴掌大的篮球场能容得下几个人。 4)清澈见底的小溪欢快地流进了大海妈妈的怀抱。 A: 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B: 比喻 反问 拟人 夸张 C: 比喻 反问 夸张 拟人 D: 拟人 反问 夸张 比喻 |
6、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筑工地上管理混乱,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B: “欢乐中国行”来青海演出,附近人家十室九空 , 人们都看节目去了。 C: 两个小男孩都是十四五岁,正值豆蔻年华。 D: 我刚才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 , 下面请大家各抒己见。 |
7、 |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胡不已乎 惧其不已也 死而后已B: 大道之行也 策之不以其道 益慕圣贤之道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天下独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 兵革非不坚利也 父利其然也 利尽南海 |
8、 | 关于《海底两万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 。B: 小说如此动人,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C: 小说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 《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鲸的触须。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B: 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 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 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
10、 | 对下面长句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邮票的图案设计、边框的图案装饰、色彩的运用、文字和面值的安排,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B: 邮票的安排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C: 图案、色彩、文字和面值凝结着辛勤劳动。 D: 设计、装饰、运用、文字和安排凝结着劳动。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1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 2 )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3 )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4 )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
阅读《三峡》,完成1-4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1世纪教育网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 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 春冬之时 乃记之而去 D: 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 4 )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 |
①一只青蛙,最近走红起来。
②这是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让一只“特立独行”的青蛙成为人们竞相争养的“宝贝”。它独自吃饭,读书,做手工,外出旅行。你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地归来。偶尔,它会为你拍一张照片寄回,让你知道它身在何处,甚至还寄来一些“土特产”,给你些小惊喜。不过,你们的联系也仅限于此,更多时候你见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
③没有激烈炫目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朴素到寡淡的游戏设置,却能让这么多人走心地投入,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的内心共鸣。
④养蛙,养娃。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而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父母辛劳半生、奔波忙碌,所希望的,也是多换得一些“三叶草”,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安稳的成长条件。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⑤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所覆盖。前一晚你还看到“蛙儿子”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已不见踪影,空无一蛙。更多的时间,是你自己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你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你离不开这座房子去陪它看外面的世界,只能守在原地等它回家。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为人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真正懂得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毕竟,游戏的体验与现实相比,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⑥而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们的现实侧写。他们每天迎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陪伴,更多的时间是形单影只排解内心的孤独。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于是寒暄和问候中,多说一些新成绩,少说一些不容易,就像游戏里青蛙寄回的照片,不时展现的各种美景,让你感到愉悦和安心。
⑦青蛙所到一地,便会寄来一张照片,让你知道它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正和谁在一起。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如这只青蛙一样,及时和父母分享你的生活?你未必需要每日一次的联络,哪怕几天跟他们通一次电话,发几条微信,告诉他们你最近在忙些什么。他们未必懂,也未必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但他们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在乎,参与进你的日常,知道自己没有游离于你的生活。而那些来自父母的关怀与问候,在某个寂寞夜晚,也能成为温暖身心的热汤。
⑧这只青蛙虽令人着迷,却总让你有种隔膜感,因为哪怕回家,它也只是低头做自己的事,默不作声。反观自己,每次回家,是不是只有在“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起床了”这样的时刻才和父母搭上一句话?在回程的路上,和父母告别时,才想起原来这次回家也没和他们好好地说几句话?或许你已经习惯一个人每日的虚拟社交生活,但那几日的抽离,可能换来的是父母更久的快乐与温暖。哪怕是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散步,也远比“低头看触屏,抬头摸鼠标”的“自处”要好。那种“一起”的状态,是年迈的父母最渴望的事。
⑨其实,所谓“空巢青年”的“孤独寂寞冷”,并非老无所依的惆怅,很多时候,恰是封闭和“懒宅”的衍生品。跳出这种慵懒的心理区,用积极的心态去丰富自己的生活,用充实的规划来填补无所事事的“无聊”时光,暖的不只是我们的“冷巢”,也是给家人一个安心的回应。
(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旅行青蛙”游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戏走红的原因是青蛙能够时时与玩家互动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释】方:原由,道理
②好男儿,志在四方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 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 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 科学上叫 “蛰伏” 。 有人会问, 冬天里睡得多、 睡得久, 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 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拿鱼来 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
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 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 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
降到极低的水平, 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 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 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 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 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 以挨过环境 严酷的时间段。 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
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 眠时心脏 5~10分钟才跳 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
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 。这种 “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 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
体型小的新陈代 谢快, 寿命短; 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 寿命长。 比如大象就活 80年, 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 30多岁,后者却只有 3、 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
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 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 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
大觉的幸福感, 也许还能长生不老。 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 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 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 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 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 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 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 146期,有删减)
(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 4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