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沙集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文考试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连课内的“匿笑”“(wèi)临”“彩棱镜”“咄咄逼人”等词,都没有掌握,感到很羞愧,决心加强练习,争取下次考试时不失分。
B: 周末,我们一家人来到一个花团锦簇的胜地,我们边欣赏边感(kǎi),这里的景色简直是美不胜收
C: 朱自清笔下,春风酝酿着花香;鲁迅眼里,夏天菜(qí)碧绿;老舍心心念念的济南,冬天江里的绿藻把终年伫蓄的绿全拿出来……
D: 初夏,后园里的花儿、草儿,带着露珠,格外骄媚动人,我们兄妹几个便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tuì)。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迹象 缥缈无踪 逼真 瞬习万变
B: 不爽 铢两悉称 意诣 心旷神怡
C: 摄影 闲情逸致 鼓瑟 微妙微肖
D: 视域 轻描淡写 蛾眉 栩栩如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B: 花儿们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 妈妈动不动就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我只好假装听着。(形容说话啰嗦)
4、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哺乳 惩诫 怪诞不经 参差不齐
B: 匍匐 预警 拈轻怕重 刨根问底
C: 余辉 呻吟 畏罪潜逃 麻木不人
D: 帐蓬 蜷伏 神采奕奕 惊慌失错
5、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 震憾 眶骗 辍泣 身居简出
B: 鄙痍 悬虚 推祟 无遐顾及
C: 沉缅 威摄 浩翰 张皇失措
D: 莲漪 消蚀 惋蜒 相形见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秦 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B: 唐雎对日:“臣未尝闻。”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
C: 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有先生也
D: 天子怒,伏尸百万 聂政刺韩傀也
7、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埃德加·斯诺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下面是红军长征路线中所发生的四件事,时间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飞夺泸定桥——穿过大草地
B: 飞夺泸定桥——穿过大草地——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
C: 穿过大草地——翻越大雪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D: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穿过大草地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G20 落地杭州将促进杭州城市的发展,这对杭州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杭州正在竭力以涣然一新的面貌迎接峰会的到来。
B: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鼓励男孩子多去开拓眼界,探索冒险,胸怀大志,让孩子逐步养成男子汉气慨,变得坚毅、阳刚。
C: 令人惋惜的是,一些曾经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球星,抵挡不住他人的怂恿,沾染了毒品,最终走上自毁人生的道路。
D: 黑夜的维幕笼罩大地,茫茫大漠不再有白天的旖旎风光。经历长途跋涉后的旅行者见此情景,突然觉得疲惫不堪。
9、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小说主人公淳朴的品质、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B: “人,应该赶快生活”出自保尔•柯察金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荒度光阴,要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C: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艾青原名蒋海澄,是著名诗人。
D: 《马说》《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1 )为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耀


( 2 )诗中的橡树、木棉各自代表了什么?

( 3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 4 )试归纳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 5 )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①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②灰丝时蒙卷轴③。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注】①通籍,指做官,步入仕途。②蟫,这里指书中生的虫。③卷轴,卷,念juàn,这里泛指书籍。

(本文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是清朝的文学家袁枚)

(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
A: 至 , 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便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 媵人持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赴蹈火(成语)
C: 故有所览,辄记 吾日三吾身(《论语·学而》)
D: 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全石为底(《小石潭记》)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通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②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 3 )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是什么原因所致。
( 4 )结合本文,联系下面的材料,试具体分析两者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朗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 3 )第③段加下划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 4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合欢,合欢

李晓东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顺便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树,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眼见得十来棵一般高、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每一棵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的、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形成雾状的效果。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味,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那香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里,悄悄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胭脂一样。她从那香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呢,软的呢。

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树的名字让我喜欢,于是就想从史铁生的笔下看看合欢的样子,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进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的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我所失望的只是,题目叫《合欢树》,可是哪里有合欢呢?

合欢的名与树终于成为一体,是在羊城,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奄奄一息,我觉得我马上就要死掉了。顾不得旁人诧异的目光,我把头伸向陵园一角的水龙头,其实那水也是温热的,我把水开到最大,长发在水中奔跑。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颗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密密缀满枝头,蓦然间,十年前的那树回来了。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早在我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满嘴鸟语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即使在这里邂逅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这合欢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里已然有着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

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是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

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胭脂一样。她从那香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呢,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进合欢。

(摘自《读者》2017年第2期,本文有改动)

( 1 )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作者对合欢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

________→失望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味,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那香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

②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里已然有着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

( 3 )联系全文,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 4 )《合欢树》 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文章,可是史铁生终究还是没有走进母亲亲手种的合欢树。本文作者也和合欢树有着多次情感的起伏,文章最后她说能理解史铁生的这种情感了。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

请以“那一刻,我懂得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低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作文。

要求:⑴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真诚、感恩、珍惜、宽容等)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⑶本次作文有3分卷面分,请认真书写,注意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好运常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